最近房君才有时间一口气追完了TVB新剧《新闻女王》。

这部剧一经开播,就屡屡上热搜。

很多人说,这才是职场大女主剧该有的样子:

打破“家庭-事业-家庭”的闭环,不靠贵人和运气,而是用自己实打实的专业,去解决职场中的各种难题。

除了人物刻画很受欢迎、台词犀利外,这部剧的演员选择也很巧妙。

比如,主演佘诗曼。

时隔六年再回TVB,她的台词功底和演技,一如既往地精彩。

有趣的是,如果你看过她这些年的经历,就会发现:她的人生跟戏里一样,搞事业毫不含糊,感情上格外清醒。

在有人因饰演少女被群嘲装嫩,有人感叹自己中年已至无戏可拍的时候,佘诗曼却很少因为年纪而焦虑。

时间在她身上缓缓流过,她的眼角眉梢上也被刻出一道道细纹。

可这一切非但没有减损她的气韵,反而让她整个人更为饱满生动,既有历经风雨后的温婉大气,又有不服输的坚韧心态。

很多人都说她运气好,入行26年,从不会因为无戏可拍而苦恼,甚至在一些剧里不是主角,片酬也是所有演员中最高的。

但这些,都是佘诗曼自己为自己搏来的。

《士兵突击》的一句台词放在她身上,特别合适:

“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

佘诗曼的突然翻红,热播剧《延禧攻略》功不可没。

那时她43岁,距离拍摄《金枝欲孽》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而当她再一次穿着宫廷服装,轻轻一挑弯眉时,观众还是会不禁感叹一声:“佘诗曼果然是宫斗剧出来的扛把子,能当上皇后果然不是吹的!”

而且,她是在来回奔波于两个剧组时,拍完这部戏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轧戏”。

要知道,“轧戏”在这几年来可不是什么好词,说一个演员“轧戏”,基本就是在说“不敬业”。

可“佘诗曼轧戏”,在网友眼里却不那么一样了:

“娴妃演成这样居然还是轧戏?那我更要夸她演技好了!”

“她能轧戏还能保持水平,有什么好嘲的,能者多劳不是吗?”

“有这个业务能力,我不觉得轧戏有什么问题。

没错,对于佘诗曼来说,“轧戏”从来都不代表敷衍,她也交出了一份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卷——

仅用15天,没有妆容变化,只通过眼睛、眉毛、嘴唇的微妙转变,就演活了那个从佛系到黑化的娴妃。

这位TVB黄金时代最后的当家花旦,在步入中年后,靠一个不被看好的古装剧、一个不讨喜的配角,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如今,她又以大女主的姿态重回TVB,再次让人惊艳了一把。

佘诗曼扮演的新闻主播文慧心,重新定义了职场女性的新形象——没有那么多好运加持,你最好的贵人就是你自己。

直播时,对手故意刁难,关掉了提词器。

文慧心却从容不迫,临场发挥,条理清晰,整个脱稿讲述的过程稳定又专业。

被对手穿小鞋被迫离职,她直接在最后关头策划了一场直播,破了台里近十年的收视纪录。

在感情问题上,文慧心更是无数女性的最强嘴替。

“老爸没办法选,老公是你自己选的,还选个这么废的,你真失败。”

“你宁愿用戴着三克拉戒指的手擦眼泪,也不愿意用你的伤痕去证明你反抗过,那你就是懦弱。”

可以说,佘诗曼将这个“职场上杀伐果断、感情上清醒自洽”的大女主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尽管这部剧最后有一点烂尾,但她依旧凭借过硬的演技,赚足了口碑。

很多人惊叹她的天分与运气,但其实,“拼命”二字,才是她的人生底色。

佘诗曼不止一次说过,演员就像烟花,短暂而迷人,想要延续色彩,要靠自己也要靠命运。

在22岁前,她的人生,与娱乐圈沾不上一点儿边。

读女校、零表演欲、在瑞士学酒店管理,直到22岁在母亲的建议下,参加香港小姐比赛获得季军后,才踏入了娱乐圈的大门。

一入行,佘诗曼就出演了金庸武侠剧《雪山飞狐》里的苗若兰。

第一部戏就演主角,佘诗曼当时是有点“骄傲”的:“如果这都不算命运的安排,真的不知道什么才算。”

可因为初出茅庐又演技生涩,她差点被挑剔的香港观众怼死:台词功力差、“鸡崽声”(有气无力)、反应迟钝、演技差……

毫不夸张地说,她几乎享受到了一个花瓶,可以得到的一切冷嘲热讽。

但在压力下来的时候,佘诗曼对自己是狠的,这让她的故事,多了一些天道酬勤的色彩。

被全香港diss了以后,她请教前辈,天天宅在家里大声读报纸,读到邻居都觉得她烦。

出道的头三年,她一共拍了七部电视剧,演技肉眼可见地进步,也慢慢找到了职业的感觉。

远超过旁人的投入,是佘诗曼回报命运的方式之一。

她不是天赋型选手,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平均每年贡献3部剧,约一百集,最长五天四夜没睡觉。

直到五六年后,才在《金枝欲孽》中大放异彩。

此后,凡是佘诗曼参演的电视剧,都收视高企,而她自己,也年年是视后的热门人选。

“熬得住,才会苦尽甘来”,是港媒对她最中肯的评价。

这世上有一种人,越是身在山顶越加倍努力,因为他们知道行在高处更需谨慎、持恒。

佘诗曼就是如此。

在那段很多中年女演员,因为无戏可拍而无比焦虑的日子里,佘诗曼的中年,却没有危机。

在TVB的时候,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如《宫心计》《公主嫁到》《法证先锋》等。

后来TVB式微,转战内地的她又完美诠释了娴妃、范湘儿等人物角色。

但比起事业的风生水起,佘诗曼的感情生活,就不是很顺了。

毕竟,情这件事太过主观,它不像是工作,努力就能开花结果。

刚出道那会儿,曾有富豪向她表白,但佘诗曼不甘心仰人鼻息一辈子,便果断拒绝嫁入豪门了。

这么多年来,被她公开承认的男友,只有陈浩民一个。

他们于2002年公开恋爱,2005年就因为聚少离多而分道扬镳了。

再后来,佘诗曼就有点像《新闻女王》里的文姐了。对男女关系拧得很清不强求,搞钱搞事业才是人生主旋律,渐渐成了港媒口中一年能赚一个亿的大富婆。

凭借着高财商,她先后投资了餐饮、房产、基金等多个领域,身价早已过亿,每个月单靠收租,就能赚20多万。

但佘诗曼,却一直住在一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与其他明星富豪相比)的房子里。

相比于香港富豪钟爱的富丽堂皇与珠光宝气,佘诗曼的家可谓是接地气极了。

客厅区域大概10㎡左右,仅用沙发和茶几就给填满了。

电视墙略显老气,欧式风格的壁纸搭配壁灯,电视柜是常见的矮柜。

落地窗的设计满足日常采光,连接着阳台,观赏香港全景很是方便。

窗帘是采用香槟色的遮光帘设计,颜色较深,具有很好的隐私保护性和遮光性。

沙发背景墙也没有什么装饰,只摆放了一张她自己的照片,空旷利落。

厨房是开放式的,比较小但基本的厨房用品齐全,宅家的时候,佘诗曼都是自己研究一日三餐。

棕色系的长方形餐桌搭配蓝色餐椅,旁边是一排的收纳柜,上方用隔板区分,摆放着很多小物件,随意自然。

鞋柜也被隐藏在餐厅区域,存在感很弱。

卧室整体上是浅色调装修,暖黄色的灯光营造出慵懒舒适的气氛。

在这个朴素却慵懒的家里,佘诗曼把独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闲暇时,她和普通人一样喜欢宅家,喜欢追剧、看书、看电影。

因为爱吃,做饭成了她的一大爱好,红烧肉、咖喱鸡各种美食信手拈来。

吃饭之前,还会认认真真地摆盘拍照。

因为厨艺好又平易近人,佘诗曼家经常是好友的聚会地,热热闹闹胡侃逗趣。

但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她又像一个内外运转格外规律的体系。

在画室画画,一坐就是一下午。

吃饭也很有规律,为了保持身材,常年坚持少食多餐。

不宅家的时候,佘诗曼的生活又变得很“刺激”。

她喜欢赛车,平时有空的时候,便会约朋友去开开车追追风。

“如果佘诗曼不在娱乐圈发展,那她一定会成为赛车手的。”

从一片叫骂声中熬到影后,从邻家女孩逆袭成亿万家财的“豪门”,现在的佘诗曼,已经48岁了。

独自生活的勇气、别人拿不走的实力和丰富的爱好,这些附加在佘诗曼身上的东西,都为她提供了强大的安全感,也为她的人生带来了无限美好。

但也有人惋惜,说佘诗曼事业有成但感情无果,人生不算完整,也不够幸福。

但每个人都对幸福有着自己的定义。

对于佘诗曼而言,幸福就是有健康、家庭、好友和喜欢的工作。

至于婚姻,她也依然期待着:“我相信我会找到的。”

不过在那之前,她还是想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说啊,当我们成为挺拔的大树,而非攀附的凌霄花时,才能真正实现那句有点理想的话——

人生的自由,就包含了做自己的自由。

(本文转载自装个好房子,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