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40的人瞭,也就買個老破小。”

“傢裡這裡亂,搞衛生要瘋吧。”

“頂樓漏雨,沒有電梯老瞭怎麼辦?”

“靠啃父母買的房,有啥可炫耀的。”

“有這錢回老傢買個大平層不香嗎?”

......

辭職做傢居博主,分享裝修經驗和生活故事後,五月聽到的詆毀,不少。

他不是沒有過焦慮和自我否定的時候,但也總能及時自我調整,最後得出結論:房子是自己住的,生活是過給自己看的,隻有嘴,長在別人身上。

如今,你再去看他的社交賬號,會發現,他變松弛瞭。

五月買的確實是頂層老破小。

老房子面臨的所有問題,他都知道。但以他當時的能力,這是他在北京唯一可以夠得著上車的房子。

他不想再租房,再經歷反復的搬傢,哪怕這個房子再不完美,它也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個穩定的居所。況且,老破小逆襲,又不是沒可能。

並且老破小周邊的配套設施也很齊全,不僅交通出行便捷,煙火氣也十分濃重。最重要的是,它盛滿瞭五月對未來的所有期待與向往。

所以在交房後,五月就開始琢磨要怎麼改造這套小三居。

不過由於老房子的格局和承重墻等原因,能改動的區域十分有限。考慮到父母一年都不會來北京住半個月,於是他大膽舍棄瞭一間臥室,讓公區更寬敞,使得改造擁有更多可能性。

如今,這套不到70m²的老破小,已經成瞭五月的夢中情屋。

房子進門就是一個小玄關。

地磚區別於廚房和客廳,單獨鋪貼瞭小花磚,既能劃分區域,也讓歸傢擁有瞭獨特、輕快的體驗。

入戶左側是一組通頂鞋櫃,對面是一處隨手置物區域,旁邊設置瞭一面全身鏡,雖然整體空間不大,但可謂功能與顏值兼具。

沿著玄關往裡走,是一體化開放式的客餐廳

由於房子南北通透的格局,使得視覺上開闊明亮,更顯寬敞。

餐廳不僅是用餐的區域,還兼具瞭收納、置物功能。

整面墻都定制瞭儲物櫃,中間還見縫插針地內嵌下瞭一臺冰箱,一眼望去,毫無違和感,顏值也很高。

用餐區域僅以一組實木餐桌椅+餐邊櫃構成,顏色互相呼應,自成一體。

實木的溫潤搭配綠色的背景墻,加以射燈以及各種裝飾物的點綴,讓餐廳有種說不出的獨特韻味。

平日裡,不管是在這享受美食還是小酌,都足夠詩情畫意。

客廳與陽臺打通後,窗外的自然光也能充分照進室內,使得原本不算寬敞的空間更顯通透敞亮。(前段時間,他又把沙發和電視對調瞭一下)

休閑區以橘色皮沙發、透明小圓幾、米色地毯構成,搭配綠植,以及各種五顏六色的單品點綴後,視覺上給人以沖擊感,卻又不顯突兀,反而令人耳目一新。

沙發背後還塞進瞭一個15厘米的置物架,剛好能隨手置物。

靠近窗戶一側還放瞭個可折疊的黑色沙發,1.2米的寬度,打開就能秒變一張床。

沙發和電視換瞭位置後,電視背景墻一側,延續瞭餐廳的綠意。

此外,空調、電視統統上墻,既能節約空間,也方便打理。

陽臺納入客廳後,並沒有做成常規的洗烘、晾曬區域,而是成為瞭五月的“後花園”和1㎡書房。

犀牛角、狼尾蕨、黑金剛、虎皮蘭、小斑馬、七葉蓮、網紋草……各種各樣的綠植,整齊有序的排列擺放在此,成瞭整個空間裡最獨特,又最動人的軟裝。

在這裡碼字看書,是一件愉悅又治愈的事兒。

這樣一套說不出具體風格的房子,剛剛好滿足瞭五月的所有喜好與審美。

房子的每一個角落,每一件物品,都藏著很多的小心思。滿滿當當雜貨鋪一樣的傢,裝滿瞭他對生活和傢全部的熱愛。

於他而言:

“傢不在大,也不在新。用心投入過的傢,充滿熱愛和整潔的傢,都稱得上是夢中情屋。”

當然,展示人前的都是美好,買房背後的焦慮和艱辛隻有他自己知道。

出生在西北某個小村莊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小鎮青年」。他父親的主業是個測繪員,常年奔波在外。母親則是一名民辦教師,可教瞭40年的書,直到最後也沒能轉正。

為瞭讓兒子能走出老傢,以後能在定居的城市有個安身立命之處,老兩口除瞭勤勤懇懇工作之外,也沒少努力。

他們發展副業,耕田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而這一切,也都被五月看在眼裡:

“我媽開過幼兒園,一個人最多帶40個小孩。我爸做過生意,去青海運過菜籽。為瞭賺錢,父母跟風在地裡種過百合,賠過錢。”

“但就是憑著那股不服輸的勁,在我爸媽的折騰下,我傢成瞭村裡為數不多蓋起磚瓦房的萬元戶。”

父母的勤儉努力,後來也一直影響著五月。

他畢業後,從一千元的基本工資,到互聯網大廠的月入上萬,期間就沒怎麼改變過消費習慣——

存錢、省錢。

不抽煙,不海吃海喝,很少旅遊,很少吃零食,很少買衣服,房子能合租就合租,一個人從不打車……以至於剛到北京的那會兒,五月常常被人調侃為“屌絲”。

可他心裡很清楚,為瞭買房,為瞭與父母一起努力,不得不把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瞭用。

終於,在四年前的雙十一,湊夠200萬首付的五月,終於“上車”瞭,北漂6年後,他在北京也有瞭一處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首付200萬,貸款170萬,掏空兩代人的口袋,五月在北京買下瞭一套房齡30年、面積69.5m²、位於頂樓的小三居。

所以,當大傢指責他“啃老”時,他不認。父母幫襯瞭他,但他自己也沒有擺爛躺平。

這是兩代人的努力。是1+1>2帶來的圓滿。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麼費勁,背負這麼多貸款,何必要買房呢?

但對於五月而言,買房是那個當下不得不做的選擇。

30歲那年,五月無法再忍受自己的「處處妥協」——

為瞭節省房租,和室友合租,忍受對方每次如廁後的一片狼藉,以及排隊等衛生間的每一個內急瞬間;

為瞭保住工作,對領導強顏歡笑,忍受對方無止境的PUA,以及接受不喜歡的人和事。

在那一瞬間,五月突然意識到:

“明明就是內卷和內耗,卻不斷給自己洗腦這是在奮鬥。那種挫敗感讓我從心底感到厭惡。”

“越厭惡,就越渴望安定,越想要有個屬於自己,能藏起來治愈的窩。”

人被負面情緒裹挾時,是需要一個出口的。而買房,就成瞭那時最能讓他安心的一件事。

當然,買完房,焦慮的情緒還是會時不時出現。

比如買完房的第3年,公司裁員,他從月薪5位數變成收入為0 ,工作不好找,還要還8K的房貸;

比如入住4年後,傢裡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多,滿滿當當無從整理;

也比如他想找幾個朋友,打開通訊錄卻發現合適的人沒幾個,失去社交。

......

但是,活得具體一點,可以跨越焦慮。

沒有工作的日子,五月做起瞭傢居博主,靠碼字維持日常生活。消費降級,關掉信用卡、花唄,每個月的生活費控制在2000以內。放低欲望,日子也能過得踏實而安定。

傢裡的東西很多,又舍不得丟,就換一種方式斷舍離,把自己用不上的東西送給有緣人,也算是延續瞭物品的價值。

沒有社交,就宅在傢裡幹一些零碎的活兒,打掃衛生,規整生活,看看電影,獲得一些力量和安慰。

當一個人活得具體,倒不一定能過上理想的生活,但一定能成為理想的自己。

說到底,日子還是過給自己看的,沒有貴人的時候,就把自己當作自己的貴人。

本文素材由@小紅書五月的傢提供

(本文轉載自裝個好房子,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