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群是個神奇的存在,從房產投資城市規劃,到樓上孩子太吵,啥話題都聊。

最近我們業主群聊起瞭“選樓盤”往事,在一個話題上發生瞭有趣的爭論:

開放式小區。

圍觀下來,似乎很多人都認同“開放式小區,沒有圍墻”是個大bug,是自己絕不會置業於此的原因。

但也有一些鄰居表示,開放式社區是很理想的優秀規劃,是值得期待的未來。

作為行業相關人士,我又回想起瞭當年置業的心路歷程。

當年租房的時候,我特地租瞭離地鐵最近的樓棟,通行大門卻在另一側,得繞到正門,再從正門去地鐵站。

直線50m硬是拉成步行800m,七八分鐘過去,終於從我傢樓下(小區內)走到瞭我傢樓下(小區外)。

出門晚瞭點的時候,真想翻墻。

從理論上的理解,到實際中的利益,都算是對開放式社區有感受的,但是到瞭買房的時候,我似乎也沒有考慮過這個選項。

更好的城市佈局

國傢是在2016年提出“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出發點是希望通過小區內部道路公共化,優化交通路網佈局。

要是在北京早高峰試過排隊上三環,肯定一下子就覺得有道理啊,真剛需啊。

圖源:知乎@CnDriver

同一視點高度下的城市路網,北京明顯更為稀疏,原因正是大面積的土地被封閉式小區占用,路遇圍墻隻能繞行。

去過東京的朋友可能更有直觀對比,一戶建的感覺更像農村自建房的佈局,大大小小的道路阡陌交通,確實很適合步行,確實不咋堵車。

圖源:freepik

從這個角度上說,增加城市交通的毛細交通網,多點尺度舒適的人行步道、創造一個增加煙火氣的基礎條件,緩解交通壓力,確實利國利民。

支持方的觀點也主要是這幾個方面:

其實就是沒有墻的普通小區,用綠植什麼的進行隔離,其他設施和封閉小區區別不大;

居住體驗核心還是看物業,主要物業有保障就好;

下樓逛街方便,在街邊商鋪吃飯比去商場有感覺;

大型小區走出大門路程都很遠

……

比較早用這類規劃思路的案例也有很多,比方說荷蘭幾十年前就大量建造聯排花園房,小區都沒有外墻,有些會用人工水渠、綠化帶做隔離區

圖源:網絡

每個居住區的交通規劃規定,至少有2個以上的出入口,兩個出入口之間的距離也有規定,靠這些規劃測算,來調整城市主路、社區小路的車流量,緩解交通壓力。

圖源:網絡

國內的例子我也去實地考察瞭幾個,像北京頗有名氣的燕保百灣傢園

圖源:MAD建築事務所

一層臨街空間作為生活服務配套,引入瞭便利店、咖啡店、餐廳、幼兒園、便民診所等一系列功能,社區生活非常便捷。

並且街區內的道路尺度宜人,city walk有點費時,晚飯後的 小區 walk 更適合見縫插針放松的北京市民。

圖源:MAD建築事務所

部分一層空間被架空,用於停放非機動車。

除此之外,街道辦事處、物業、老年活動中心、設備室等配套用房也散落在一層各處。

看起來的確是更新、更“當代”的生活區狀態。

不過這似乎是個例,更多的實地訪查結果,都更像“反派”觀點的證據。

混亂、不安全、利益受損

現實生活中似乎更多人持反方觀點,例如:

太亂瞭,什麼人都能隨便進出;

掏空六個錢包終於上車,配套設施居然被別人隨便使用;

小區內歸物業管理,小區外歸市政管理,一旦邊界被打破,誰來管?怎麼管?是否具備管理能力?

……

在北京,常被中介詬病的老開放式小區——百環傢園,實際上是由幾個區組成,各個區以道路分隔,各有自己的院墻。

門禁確實不太嚴格,不過話說回來,除瞭豪宅區,有幾個小區會仔細核實每一位進入者的身份呢?

幾個組團之間的主幹道兩邊是各類的網紅店,幾乎每三個月就能更新一輪。夜幕降臨,各傢精心設計的招牌亮起,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人間的煙火氣十足。

居民和中介都有提到,顯“亂”的院子,是底商的後門開在小區內,租金確實會比其他幾個院低一些,房價倒未見得受明顯影響。

道路兩邊分別是百環傢園的兩個區

還有兩處比較新的盤,曾聲稱開放式小區,今年年初交房收房時,已經被圍欄圍住

要知道,幾年前即便看樓盤的用戶表示顧慮,銷售依然一口咬定:不會建圍墻。

這些雖然不能直接證明開放式小區是不好的,但至少,大部分購房者都不想買,是真的。

圍墻真是為瞭安全嗎?

一說要不要開放要不要墻,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太亂瞭、不安全”

但似乎也挺容易被反駁的,畢竟大部分商業小區的安保措施,並不足以應對真有賊心也有賊膽的人,總不能指望“碧桂園方面軍”保護人民安全。

如果本質上不是為瞭安全,到底是為啥?

和一些鄰居業主、設計師聊過,大傢有一些共識。

比如,中國文化中對於“圍墻”的執著是有跡可循的

從秦始皇修建長城,再到唐代的“裡坊制”,封建統治者建墻,或是抵禦外敵入侵,或是用來管理民眾。

圖源:freepik

往小瞭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宗族”觀念都非常強,從北方的四合院,到南方的蘇皖民居,建築形式與特點在變,不變的是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

外圍建起高墻,將宗族,甚至階級,劃分開來。

直到現在,一些地區仍有“分傢”一說,意味著小輩自立門戶,從原有的合院搬到新的合院中。

四合院,圖源:建築學院

墻的功能一直在變,但有東西似乎一直延續。

新中國成立後,著名建築大師張開濟接到瞭,為中央政府辦公組群修建配套住宅的任務,新中國第一個小區——百萬莊住宅區應運而生。

而這新中國第一個小區,基本就是開放式設計

它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九個區域,建築使用圍合式佈局,除瞭最中間的申區,其他部分完全開放。

這類住宅區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十分常見,大傢更為熟知的名字是——大院

在大院裡,幾乎沒有通勤距離可言,甚至醫療、孩子的教育都可以在院內完成,日常維護一般由單位完成,看情況及企業性質決定是否封閉。

一個大院內,幾乎人人都互相認識,陌生人極易辨認,再加上人心單純,滿心搞建設,安全感並不缺失,圍墻反而成瞭阻礙大傢社交的障礙

百萬莊小區現狀,圖源:鏈傢

事情在80年代至90年代開始發生變化,社會治安問題顯著,入室盜竊頻發,民眾的安全感被擊潰,防盜窗一時之間成瞭如同桌椅、床鋪一樣的剛需。

那時別說圍墻,光建瞭墻還不夠,非要在頂上加點玻璃碴子,或者直接拉根高壓電才算夠。

圍墻保護的不僅是財產,更是住戶心中的安全感

圖源:淘寶

90年代末期,房地產迅速發展,開發商不斷拿地,興建商品房,同時也心照不宣的建起瞭圍墻。

畢竟“比隔壁小區多一個羽毛球場”“比隔壁小區綠化率高X%”,都是開發商大肆渲染的賣點,潛臺詞是——“我們比他貴,是有道理的哦”。

業主們花真金白銀,買綠化,買配套,之後還要交物業費來維護。

此時的墻,是保護業主財產的方式,此處財產包括但不限於房價和物業費。

這,可能才是當代商業住宅小區的圍墻的現實原因。

圖源:freepik

開放式社區,在未來

前面有說到,我本人在購房的時候已經用腳投票瞭,沒買開放式。

但這次實地調研中,也有瞭一些新感受。

燕保百灣傢園,首層像是在為城市服務,二層是社區居民的“立體花園”

一條環形步道將社區內的六個街區串通連接,形成瞭一個屋頂公園,其中包括健身房、羽毛球場、生態農場等面向住戶的社區功能

二層的尺度更小,綠化密集,道路也不那麼寬敞。如果說首層是e人的社交場,那二層更像是i人的居心地。

圖源:MAD建築事務所

而且如此密集的社區,綠化率居然能達到47%,走在二層的步道上,綠化密度讓我仿佛真的置身公園,說話聲音都下意識放低。

噪音問題也因為一層架空和綠植覆蓋率,有所緩解。

圖源:MAD建築事務所

我當下的直接感受是:可惜。

可惜公租房的相關政策和管理辦法,無法直接照搬到商品房,這個優秀樣本到底能不能復制推廣,很難說。

圖源:MAD建築事務所

但至少,無論是給城市交通更多疏散空間,還是讓城市居民獲得更多生活層次和煙火氣,絕不是一場業主群辯論能解決問題的。

首先有一些更底層也更宏大的問題需要解決,譬如社會集體心理的安全感,譬如更充分的公共設施、或大傢內心認同的更合理的設施分配,譬如確實能充分發揮開放式優勢的設計能力。

大傢難養,眾口難調,但話說回來,這樣的居住問題能被我們廣泛討論,是很積極的,或許有人拒絕眼下的被push,但沒有人會拒絕更好的居住方案

關於開放式社區vs封閉式社區,也想聽聽你的看法,請在留言區暢所欲言哦~

(文章來源:住范兒,如有問題請立即聯系)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