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發生在哈爾濱的事,想必大傢都知道瞭。

圍繞承重墻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傢居博主站出來為大傢科普瞭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不愛跟風的宅sir對這個問題也思考瞭很久,今天想和大傢認真聊一聊,聊點不一樣的。

傢裡想要更好的效果,就一定要砸墻嗎?至少從我們這兩年的內容數據來看,宅飯們對於拆墻這件事,還是很排斥的。

一些聰明的設計師,也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即便一墻不拆,照樣會有驚艷的效果。

其實吧,有些墻真的沒必要砸,即便要砸墻也不用全砸,甚至有些傢庭還在傢裡砌瞭一面墻。

下面就來看一看,我們的屋主和設計師們都是怎麼做的,看完極度舒適~

01

一墻不砸

卻美得獨一無二

對於砸墻這件事,不排除有些裝修公司,是為瞭強行套入自己“模板”而掃清障礙。能根據你傢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才算得上是高水平的改造。

成都Y女士的傢是精裝房,因為廚房門並不是正對客廳,盲目跟風做成開放式LDK意義不大。

考慮到一傢人的生活習慣,和傢裡復古風的整體設計,設計師把廚房推拉門,換成瞭實木+磨砂玻璃的設計,讓新傢的復古氣息更顯濃鬱。

同樣是精裝房改造,拾光悠然設計的設計師,本著“花小錢、少折騰”的原則,沒有改動房屋的原始結構,通過整合零散空間,優化生活動線,擴大一傢人的活動面積。

瓷磚上疊鋪瞭新的地板,在沒有大改動的前提下,整體隻用瞭20w出頭,就實現瞭“換臉式”的改造。

北京海淀的這對母女,同樣不喜歡“大改”,保留瞭原始的墻面和地面,將硬裝的改造重點放在瞭增加一些復古元素上。

現在看來,原始戶型緊湊、富有層次的格局,反而更適合法式復古風在這個空間的釋放。

所以,與其為瞭達到某種效果而改造戶型,倒不如仔細研究原始戶型的特點,並加以利用,效果同樣不會差。

02

墻面“微整”

效果輕松翻倍

如果墻面確實影響瞭采光和通風,這些有想法的設計師,用“微整”的方式成功逆襲。(註:本部分提到的都是非承重墻)

這個上海一字型戶型,采光問題始終是個硬傷,設計師印良在提高傢裡整體亮度的基礎上,成功縮小瞭衛生間和餐廳之間的墻體

在客廳和餐廳之間的T角,留出瞭一定的距離。這個妙招同時解決瞭“一字戶型”采光和通風的問題。搭配綠植和掛畫,成為瞭溫馨的裝飾墻。

縮小後的墻體,視覺上更加輕盈,同時為這個空間有限的小傢,“爭取”出瞭額外的面積。

這個名為“遊光”的空間裡,自帶一種靜謐、神秘的氣息,用暗色系的傢具,襯托出傢裡每一寸光的價值。

在采光較差的客餐廳,行十設計在臥室非承重墻上方橫切出一部分空間,搭配長虹玻璃門,為客餐廳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線。

流行於八九十年代的室內窗,雖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遠離瞭我們的視線,但是這其中的一些靈感與精髓,一直延續到瞭現在。

開放式廚房和封閉式廚房之間,不用過於糾結,室內窗既杜絕瞭油煙侵蝕,又實名拯救瞭“暗廚”。

©設計師 聶奇 

廚房開扇窗之後,傢裡無形中又多瞭一個新景觀,爸爸媽媽可以透過這扇窗,做飯時也可以照看在客廳玩耍的孩子。

類似的還有暗衛開窗,采光、換氣問題全解決,居住體驗瞬間也會上升一個檔次。

當然室內窗因為是高度定制的產物,從設計到施工安裝,每個細節都馬虎不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這篇《美圖案例裡的室內窗,究竟要騙多少人入坑?》

03

甚至還有人砌墻……

相比於拆墻,有些設計師則更熱衷於砌墻,而且效果也是相當地贊,非常適合抄作業。

這個60㎡的一居室,公共區域面積很有限,想要區隔出客廳和餐廳就會更加擁堵。但是如果全部開放,從玄關進來就能將室內看得一覽無遺。

IFLIFE工作室在房間的中央增加瞭一個矮墻,既是客廳的電視墻,也是餐廳的餐邊櫃,同時還能起到遮擋玄關視線的作用。

以矮墻和旁邊的餐桌為中心,這裡形成瞭傢裡利用率最高的一條洄遊動線,全屋的功能區因為矮墻的存在而成功盤活。

改造後平面圖

這個異形空間,原本的戶型沒有傢政間和洗衣房,毫無舒適度可言。

設計師Michael在玄關和衛生間之間重新砌墻,利用墻體新增瞭幹區洗衣區,一招拯救奇葩戶型。

©設計師Michael 

和上文的室內窗類似,最近熱度再次復蘇的壁櫥,在特定條件下,同樣需要砌道墻來實現其效果。

©🍠 一碗水

因為對隔音等方面的要求不高,無論是硬裝階段砌墻還是後期用輕鋼龍骨+石膏板,操作難度和造價都不高,收獲的砌墻衣櫃,可以緩解全傢收納的大問題。

總的來說,傢裡的墻體,對改造而言,並不是一種阻礙,在特定的情況下,反而是新的“支點”

再多說一句,如果你傢的工長和設計師,動不動就要拆墻追求效果,就把上面的例子發給他們,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關於拆墻,你是什麼樣的態度?你傢裝修階段拆墻瞭嗎,效果怎麼樣,後悔瞭嗎?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文章來源:在傢ZAIJIA,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