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現代化的詩意表達座談會在京舉行

  1月20日,中國詩歌學會在北京舉行“中華文明現代化的詩意表達”座談會。中國作傢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陳晉,中國作傢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以及梁曉聲、何向陽、李少君、劉笑偉、李舫、歐陽江河、張清華、張頤武、樹才、孫新堂、曹宇翔、季亞婭等作傢、評論傢和近10位京劇表演藝術傢出席會議。座談會由中國詩歌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王山主持。

  中國詩歌歷來具有凝聚和召喚情感的力量

  李敬澤指出,詩歌在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中國詩歌內在主導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歷來就有強大的日常交往功能,發揮瞭凝聚、聯結和召喚情感的文化力量。在中華文明的宏大視野中探討和領會詩歌對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價值和作用,具有重要意義。現代詩歌的發展是多路徑、多方向的,具有多種可能,新時代詩歌要積極融入新思想、新情感和新生活,這是我們在詩歌領域的使命。

  陳晉認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文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是無源之水,詩意表達強調瞭要從民族性和現代性相結合的角度挖掘中華詩詞的寶庫。

  “在中華文明的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要怎樣通過詩歌呈現這樣一個時代?”吉狄馬加回應到,文學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新時代的變化必須體現在現代性的寫作過程當中,詩歌詩歌語言作為文學表達的最高形式,必須用一種創新性寫作來反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華文明現代化的詩意表達座談會在京舉行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共有的責任

  座談會上,梁曉聲朗誦瞭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現代詩人羊令野的《紅葉賦》,將會議氛圍推向高潮,為各位專傢學者的發言奠定瞭新的維度和向度。他表示,古典詩詞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現代詩中也非常動人和優雅。

  王山在主持時表示,詩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詩人要以中華文化為核心,努力將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到實處、落實到詩歌的細枝末節。

  張清華在發言中重新審視瞭中華文明,認為這既是未來的願景,也是對過去的描述,是在世界文明的格局中認知和完善自身。他提出,理性文化和宗法傳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特點,參與未來中華文明的想象和構建是我們共有的責任,應該在李白、杜甫和曹雪芹等創造的偉大中國古典詩歌和文學傳統的基礎上,擔負起在世界文明的格局中應有的角色。

中華文明現代化的詩意表達座談會在京舉行

  要激活古典詩詞中具有現代詩意表達的因子

  “文化和文明的關系,就像是言語和語言的關系。言語是具體的,語言是總體的,最終語言會淘汰部分言語。所以我認為文明的意義要遠大於文化。”樹才說,從中國詩歌的角度出發,中華文明現代化的詩意表達是追求新的平衡、新的和諧和新的美。古典詩詞包含著現代詩意表達的因子,值得每一位當代詩人認真體味和挖掘。

  張頤武強調,文明是一個共識的形態,由於自我的差異形成瞭具象的差異。中國詩歌的發展、變化,在文明形態上古今都是一致的。詩歌是一個連續體,新詩和舊詩並不存在一個決然的界限。他提出的“文明是民族的掌紋、標識”,引起瞭眾多與會者的積極響應。

  其他與會者談到,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在中國式現代化基礎上形成的現代文明,具有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對中華文明的現代化進行詩意表達,要求詩人們賡續中華文脈,接續民族傳統,激活古典底蘊,在汲取古代詩歌精華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具備開闊的文化視野,懂得向優秀的世界詩歌學習,在人類文明新形態格局中譜寫當代詩歌新華章,鑄就中華文明新輝煌。

  中國詩歌學會是我國從事詩歌創作、理論研究、學理建設的國傢一級學術團體。近年來,中國詩歌學會以“服務大局、服務基層”為服務準則,先後開展瞭“新時代詩歌十年”的理論研究、發起瞭“新時代大學生詩歌行動五年計劃”“新時代詩歌火炬傳遞行動”等工程,積極助力新時代詩歌建設和發展。

中華文明現代化的詩意表達座談會在京舉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