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出身,卻能官拜宰相;
傢境貧寒,卻被稱為“富貴閑人”;
身處太平盛世,卻多愁善感。
命運的兩個極端,造就瞭這位“宰相詞人”——晏殊。
從古至今,苦難成就偉人,可晏殊卻是例外。
他不僅官運亨通,而且文學成就顯著,被譽為“北宋倚聲傢之初祖”。
歐陽修曾評價晏殊的一生:
“富貴優遊五十年,始終明哲保身全。”
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藏在你的“內存”裡。
晏殊能夠富貴一生,得益於他身上的這三個“內在存儲”。
真誠,比才華更能打動人心
作傢三毛說:晏殊從小就才華出眾,遠近聞名。 14歲那年,與1000餘名進士一同參加殿試。 考題發下來,晏殊毫不畏懼,沉著冷靜,果然辭彩燦然,宋真宗大加贊賞。 三天後復試,以做進一步考察。 試卷剛剛發下,就聽晏殊向主考官稟告:“靠譜,在社會上是一把無往不利的劍,走到哪裡都應該帶著它。”
“微臣曾做過此題,請換套試卷考我吧。”
宋真宗一驚,心想這孩子真誠直率,品行端正,有意重用他。 於是另擬一題,晏殊依然應答如流,真宗大喜,對他的真誠和才華大加贊許。 當即賜他“同進士出身”,授秘書省正字,並允許他留在秘閣讀書。 在真誠的加持下,才華優顯耀眼。 利益是一時的,但信任是一世的,有時,放棄眼前的利益,卻能換來長久的人心。 幾年後,真宗打算為太子挑選秘書舍人。 秘書舍人是要職,來日太子登基,便是皇帝心腹,所以各路大臣都覬覦此位。 出人意料的是,真宗卻直接宣佈由資歷尚淺的晏殊擔任。 眾臣不解,宋真宗解釋道:
“我聽聞眾愛卿喜歡參加各種宴會,唯獨晏殊不去,閉門讀書。
太子正好需要這樣的人。”
晏殊聽聞原因後,特意請辭,向真宗誠懇地說道:
“臣並非不願參加宴會,隻因傢貧無錢。 臣若有錢,也會去的。”
真宗聽瞭不氣反樂,還特意下詔,加以褒獎:
“殊少年孤立,力學自奮,人鮮及之。 加以沉謹,造次不逾矩,甚為縉紳所器。”
我們總以為,才華很重要,但其實,真誠才是敲開他人心門的栓。 晏殊事君以誠,從根本上獲得瞭真宗的信任,才能處處得到偏愛。 雷軍就說過:
“真誠,讓我一路上有不少貴人相助。”
北大教授沈從文第一次上課很緊張,卻能收獲掌聲,是因為他在黑板上真誠寫下:
“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瞭。”
作傢馬歇爾·盧森堡去貧民區給黑人孩子講課,能使他們態度友善,在於他吐露心聲:
“我並不討厭黑人,我隻是很緊張。”
帶貨主播董宇輝能夠走紅網絡,也是得益於他真誠講述自己的生活、工作、感慨。 莎士比亞說: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
對他人真誠以待,往往更能獲得對方的理解和包容。 如果一個人要是缺乏真誠的話,註定是無法贏得人心的。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最怕的是虛偽和掩飾,當你真誠的與他人交心,才能打動對方的心。 格局越大,情商越高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
“智商高的人也許事業無成,情商高的人卻一定能表現非凡。”
格局越大的人,情商越高,懂得收斂和隱藏自己的光芒。 越是情商高的人,越懂得謹言慎行。 宋真宗和晏殊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每次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寫個小紙條問晏殊:
晏殊一見紙條,心領神會,認認真真寫好答案,再將那張小紙條,悄悄遞給真宗。 這正是宋真宗經常公開誇贊他“謹慎嚴密”的原因。 晏殊既幫皇帝排憂解難,又不搶皇帝風頭。 為人處世情商越高,越不會顯山露水、恃才而驕。 晏殊知道,鋒芒畢露,就會隱藏殺機,自古有多少才華橫溢之人因功高蓋主而惹禍上身。 他們隻顧顯露自己的才華或施展自己的抱負,目中無人,將自己陷入困境當中。 作傢劍聖喵大師曾提出一個觀點:“愛卿,有何高見?”
“真正的高情商,是能夠體會到他人的情緒和立場。 覺察到他人的真正需要,你讓別人舒服的程度,往往能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一次貿易洽談會上,賣方對一個正在觀看公司產品說明的買方說:
“你想買什麼?”
買方說:
“這兒沒什麼可以買的。”
賣方淡定地說:
“是呀,別人也說過這話。”
當買方正為此得意時,賣方微笑著又說:
“可是,他們後來都改變瞭看法。”
買方問:
“噢,為什麼?”於是,賣方開始瞭正式推銷,該公司的產品得以賣出。 真正格局大的人,往往情商也不低。 賣方在買方不想買的時候,沒有直接向其解釋產品,而是會順著對方的話說。 他沒有急於反駁對方,來證明自己。 情商高的人會照顧到對方的感受,處事圓順有謀略,既能解決問題,又不得罪人。 俞敏洪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八面玲瓏、能說會道,會來事兒,不是高情商,這是術層面的。
而道層面的人品、德行、將心比心,才是一個人值得信任的關鍵。”
真正的高情商,是一個人的人品和修養,一種能力,與之相處,令人信服。
人最好的貴人,是自己 《孟子·離婁上》有言: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人生在世,凡事都要靠自己,自助者天助之。 晏殊被稱為“無災無難到公卿”的典范,但他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 他曾先後被貶三次,但每次被貶,他並沒有借酒消愁,躺平擺爛,自我沉淪,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完美回歸。 第一次被貶,他行辦教育,建應天府書院,邀請范仲淹講學。 他大力扶持和培養人才,開創重視教育之先河。 後來,應天府書院與白鹿洞、石鼓、嵩陽等書院合稱為“宋初四大書院”。 應天府學院培養出大批的人才,當他們成長起來後,紛紛支持晏殊的教育改革,又會選拔出更多的人才。 如此良性循環,源源不斷的人才被送往朝廷。 命運的風,會吹向每一棵自己努力生長的樹。 晏殊在教育上做出來巨大貢獻,仁宗十分滿意,於是下令將其召回朝廷,拜官禦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懂得自救的人,總顯得運氣很好。 第二次被貶,晏殊身不在朝堂,卻心系朝堂。 當時西夏來犯,宋朝邊關告急,晏殊不辭辛苦,認真分析形勢,奏陳強軍良策,被仁宗采納。 很快,就在軍隊推行,逐步實現軍備物資有保障,國庫也得到充實,最終擊敗西夏。 為保障國傢安全,晏殊又一次做出瞭巨大貢獻。 仁宗再次獎賞他,以刑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樞密使加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成為宰相。 至此,晏殊的事業上升到頂峰。 沒有那麼多“橫空出世”的奇跡,隻有憑自己的本事創造出來的機會。 俗話說:
“爛泥扶不上墻。”
如果晏殊自己不優秀,皇帝再想提拔他,也恐難以服眾。 成年人的世界裡,悲喜皆自渡。 有這樣一個故事,或許你早已聽過: 一個人去寺院拜佛,卻看到旁邊有一個跟佛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正在那裡跪拜。 拜佛的人很驚訝,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對方看出瞭他的意思,於是說:
“是的,我是佛,我在拜我自己。”
那個人聽瞭更加驚訝瞭,佛接著說:
“因為,求人不如求己。”
是的,世界上不存在救世主,隻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別人或許會伸出援手,但真正能幫到自己的貴人,隻有自己。 放不下心中的執念,就算別人勸再多,也再難裝下快樂。 走不出當下的困境,就算別人幫再多,也難改變命運。 停不下無知的內耗,就算別人扶再久,也難獨立行走。 倪萍說姥姥常講這樣一句話:
“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 自己倒瞭,誰也扶不起你。”
隻有自己努力做到更好,才有可能迎來出頭之日。 人最好的貴人,就是那個努力向上的自己。 ▽ 明明可以靠才華,卻用真誠俘獲人心; 能力強者責任大,大格局的背後是高情商; 陷入困境,從不怨天尤人,努力向上,隻管做好自己,好運自會降臨。 人生在世,一時有人相助,可能是運氣,但一生都有人支撐,一定靠實力。 一個人最好的貴人是努力向上的自己,命運能渡的,往往都是願意自渡的人。 沒有人能把一個人變得越來越好,除非自己修養出良好的品行,豁達的心態,堅強的意志。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