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烏克蘭危機延宕、巴以新一輪沖突等大事件此起彼伏、交織共振,深刻影響瞭國際秩序。面對世界變局,新的一年,中國將如何踐行特色大國外交,為維護全球和平穩定,為推動改善全球治理貢獻力量?
近日,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蘇浩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郭憲綱在接受中新網訪談時稱,2024年國際關系挑戰與機遇並存,中國應保持足夠的戰略自信和清醒頭腦,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探索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2023年11月15日,中美元首在舊金山會晤,雙方同意繼續保持經常性聯系,同時兩國外交安全團隊持續開展戰略溝通,跟進討論的重大問題,落實達成的共識。隨後,中美軍方高層時隔一年多首次通話。
2024年,將迎來中美建交45周年。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美關系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郭憲綱稱,美國2024年要舉行大選,形勢復雜,國內通脹壓力持續,特朗普官司纏身……種種潛在問題,都可能影響其對華政策。雖然民主黨或共和黨當選後采取的具體措施或有所不同,但“打壓中國的目的不會改變”。
郭憲綱表示,中美兩國實質上是“競合關系”,雙方既有大國競爭和對抗,也有必須開展的合作。雙方應該采取相向而行的努力與行動,建立更加穩定、積極、健康的雙邊關系。
“未來一年,中國在處理和美國關系方面,既要維護自身的利益,又要尋求和美國能夠合作的領域,比如氣候治理、聯合打擊毒品等熱點問題。此外,中美要采取措施管控分歧,使得中美關系不至於失控,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轉,”他強調道。
蘇浩也認為,中美關系是2024年中國外交當中的重中之重。美國需要改變以前居高臨下的溝通方式,中美需要相互包容合作,需要陸海協同,“我們還要做好必要的準備,盡一切方式來維護國傢利益。”
資料圖:2023年10月17日,印尼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新社記者 李志全 攝
“一帶一路”推進多邊發展
近年來,中國外交持續發力,不僅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和多邊合作,還致力於推動區域合作與發展,希望通過建設性對話,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2024年,中國外交仍將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框架內,繼續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蘇浩將中國外交比喻為一棟“建築”,其中一大“支柱”就是發展雙邊關系,另一大“支柱”則是發展區域性合作關系。
他分析,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2024年要發揮作用,首先就要基於中國位處東亞大陸這一地緣位置,來推動區域合作。
其一,中國將持續推動東盟與中日韓“10+3”東亞區域一體化合作。
蘇浩認為,中國作為東亞最具影響力的國傢之一,一直在推動各國間合作,希望建立“東亞經濟共同體”,這也是東亞、東盟國傢和中日韓三國達成的共識。盡管困難重重,美國高調介入、試圖撕裂東亞,中國要堅持推動“10+3”東亞合作的框架。蘇浩預測,2024年,中日韓三國可能將會再次迎來首腦峰會,三方進一步推動合作。
其二,“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動區域合作。
蘇浩指出,中國在區域化戰略方面屢有建樹,從金磚國傢、上海合作組織、G20峰會到共建“一帶一路”,這些主要涵蓋南方國傢的區域化組織及倡議運轉良好。
他解釋稱,十年來,中歐班列把東亞、中亞及歐洲連接起來。圍繞陸上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重大戰略通道及支點建設,中國加強瞭與歐亞大陸各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尤其是在經濟領域的互通與合作方面。
2023年中國首場主場外交活動是舉辦瞭中國——中亞峰會,未來一年,中國將繼續在金磚、G20等合作框架積極推動與中亞國傢的協調合作。
其三,繼續推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
蘇浩提及,中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的關系發展在2024年也頗為關鍵。作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尤其在美國和西方國傢的壓制之下,中俄之間戰略上互為依托,未來一年有望形成更深度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從這點上來看,在俄烏沖突及亞太地區的一些安全問題上,中俄之間的協調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的幫助中國應對外交方面所面臨的挑戰,”蘇浩說道。
為全球治理貢獻新方案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變化加劇,俄烏局勢、新一輪巴以沖突等,給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提出瞭新要求。蘇浩表示,未來中方需承擔力所能及的責任,也要發揮力所能及的作用。
郭憲綱認為,2023年,從對巴以沖突等地區事務的處理來看,中國在外交上取得瞭很大成就。“未來一年,在加強雙邊協調的基礎上,中方正提出更多方向性倡議和目標,與更多國傢和地區展開更好的合作。”
蘇浩也表示,2024年,要想在當前國際熱點問題上尋求好的解決方案,需要有更多有戰略自主的國傢來幫助推動。在中國的積極推動下,歐洲國傢、非洲及拉美發展中國傢都能積極促進和談,深化全球南方國傢之間的友好合作。
“中方2023年提出的三大倡議,即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這些倡議很好地推動瞭全球治理,未來有助於建立起以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基礎的命運共同體,”蘇浩總結道。(完)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