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仙山,臺江的籃球,榕江的足球,淄博的燒烤,河姆渡的骨哨,山水間的傢園,北京的中軸線……過去一年,一系列城鄉因地域特色而爆火、因文化體驗而“出圈”。

究其背後成因,或許非有可一語道破的“萬能公式”,但定有值得參照的實踐密碼,為中華大地上隱沒於山林中、矗立於平原上、棲居於海岸線的諸多城市鄉村,給予擦亮地方名片的啟示。

12月27日,由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融合發展中心指導,央視網主辦,象舞指數工作室、光華創想、洛陽國晟休閑產業、數盒科技承辦的【象舞分享會】現象級文化傳播研討在京舉行。活動聚焦2023年城鄉“出圈”案例,聚集事件親歷者、課題研究者、傳播工作者,共同探索“文化因子擦亮城鄉名片”的有效路徑。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這些城鄉“出圈”案例中,有立足文化底蘊的創新轉化,有開拓嶄新標簽的傳播策劃,有聯動多方合作的渠道宣推。當這些力量以文體為媒、以文旅為翼、借平臺之力相交匯,便為世界帶來瞭一場貫穿2023全年的中國城鄉文化盛宴。

以文體為媒

創新轉化助力地方煥新

城鄉創造“網紅景觀”,其根基在於自身文化基因,而傳遞內容、手法與介質同樣關鍵。

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張首映在研討活動上表示,實現高質量文化賦能,要充分地激活歷史文化資源,把傳統的文化因子嫁接到網絡上,做好智能化、數字化、可視化,通過情景交流、情感互動,產生感知力、吸引力、影響力,從而有效擦亮地方名片。

2023是傳統文化“發力”、地方特色出彩的一年,從多元的文化產品類別到雲上的數字沉浸項目,一批地方文化搭乘網絡媒介,創造“穿越”體驗。

數字行浸演藝《尋跡洛神賦》

一是彰顯地方特色的互動體驗。

在資源稟賦豐沛的古城洛陽,立足文學名篇、文化景觀打造的數字行浸演藝《尋跡洛神賦》、沉浸式文化劇目《知道·老君山》等項目爆火,觀眾一票難求。

河南省洛陽市老君山景區

依托厚重底蘊創新文化體驗,折射的是地方清晰的規劃思路。河南省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蘭宏濤介紹,洛陽以“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播”新文旅發展理念,加快打造面向全國的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孫欣欣表示,欒川通過“一座山帶火一座城”,老君山景區激活綠水青山“生態文化”,打造瞭獨特鮮明“道傢文化”。

洛陽國晟城市休閑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楠楠表示,將依托洛陽厚重磅礴的文化底蘊去發掘穿透歷史發展的文化因子,賞洛神賦風采、遊萬安山風貌,打造具備強大文化基因內核和蓬勃市場生命力的自身品牌。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認為,洛陽充分結合沉浸式當中的新潮流和新玩法、新優勢,不僅僅發掘和規劃已有的城市稟賦,更重要的是在稟賦當中實現瞭數字賦能文化、文化賦能城市的重要路徑。

二是講述地域故事的融媒產品。

2023是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這一可追溯至七千多年前甚至更遠年代的文明印痕,是文化的地標,也是沉眠的“寶藏”。

總臺融合發展中心和影視翻譯制作中心聯合出品的原創微短劇《河姆渡的骨哨聲》,引領觀眾走入遠古叢林,讓沉睡的河姆渡“活起來”。

原創微短劇《河姆渡的骨哨聲》海報

以創意融媒產品突破圈層藩籬,是講述地方故事的絕佳載體。

浙江省餘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林體認為,文化可以為城市賦能,文化也需要傳媒的賦能,這些創作讓更多的人能夠瞭解遠古厚重的歷史文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翻譯制作中心副主任,《情系河姆渡》導演,《河姆渡的骨哨聲》編劇、總導演闞平表示,這些視聽節目、融媒體產品得以在全媒體范圍內突破潛在受眾圈層,深化瞭與受眾的情感鏈接,打造瞭立體化的融合傳播格局。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基礎部主任、教授、博導,北京視協短視頻專委會會長趙暉表示,微短劇《河姆渡的古哨聲》將知識和科普以及虛構的敘事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新的敘事樣態,讓不同的圈層用戶在其中形成共識。

三是復刻文化遺產的數字服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實施國傢文化數字化戰略”。無論是對文物的數字化采集,還是將數字技術應用於舞臺藝術、雲上展覽,均已獲得有效進展。其中,囊括多元互動場景的數字中軸,正成為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重要舉措之一。

數字中軸

數字技術是打破時空限制的“魔法”,也是讓地域文化觸達千傢萬戶的高效途徑。

數盒科技創始合夥人、董事長,版權區塊鏈標準委員會編審專傢遲靜超介紹,數盒科技為數字中軸項目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撐,為北京中軸線申遺首個數字形象北京雨燕提供上鏈、發行和互動等功能。同時,“雲上中軸”小程序作為線上核心陣地,通過數字地圖、語音導覽、打卡互動等玩法,以數字技術推動北京中軸線的保護和傳承,助力探索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副教授、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秘書長馬銓認為,傳統文化的數字化,讓技術更好地服務於人,讓人們勾連集體記憶的場域發生巨大變化,從而使鄉愁不被物理距離阻隔。

中國文化IP融合發展聯盟成立儀式

本著以融媒產品賦能城鄉文化推廣的初心,研討活動上同時宣佈成立“中國文化IP融合發展聯盟”。

該聯盟是由總臺象舞指數工作室、光華創想、洛陽國晟休閑產業、數盒科技聯合發起的融合跨界合作體系,通過連接機構、學者、平臺等多方力量並協調各類資源,未來將開啟系列合作活動,賦能和支持優秀文化IP產品的孵化和運營。

以文旅為翼

傳播策劃激發城鄉活力

城鄉“出圈”,吸引到的不僅有網上熱情圍觀的群眾,更有期冀實地探訪、親身體驗的旅客。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馬力在研討活動中表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貫穿文旅融合最重要的指引。過去一年,文化新業態、新供給、新場景、新消費貫穿全年,成為文化和旅遊不斷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新亮點。

2023年,一批懷揣“熱點”的地域,成為大眾爭相打卡的“網紅目的地”,彰顯出中國城鄉的發展活力。而究其幕後,有著“事在人為”的精心籌劃與堅定努力。

一是借力特色活動,提升地域吸引力。

2023年,“村賽事”火瞭,不僅推動發源地“出圈”,更讓系列賽事在國內遍地開花,締造出鄉村振興進程中一抹極具活力的亮色。

貴州省臺江縣“村BA”現場

其中,“村BA”融入體育賽事與地方文化,在短視頻平臺走紅後,濃濃的“鄉土范兒”讓貴州臺江在國內傢喻戶曉。

貴州省臺江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元根表示,在舉辦“村BA”系列賽事過程中,始終堅持“賽事精彩絕倫、過程人民民主、特色最有村味、安全最有保障”思路,在賽事期間守住村味、守好純粹、守護熱愛。

貴州省榕江縣“村超”現場

貴州榕江的“村超”則因賽場上下一幕幕感人瞬間、勵志故事令觀眾印象深刻,甚至引得一眾體育明星前往助陣,共同為運動精神而歡呼。

貴州村超傳播總策劃、榕江縣政府新媒體總顧問、貴州山呷呷集團董事長陽章偉介紹,“村超”就是在鄉村體育的樂子裡,找到鄉村振興的路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鄉村足球為媒,用優秀文化搭臺,讓經貿產業唱戲,通過新媒體數字工具打造的現象級文化傳播平臺。

在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副會長陸先高看來,外在的模式可以復制,但內在的生機與活力無法移植。要想發展新的文化品牌,必須因地制宜,紮根自己腳下的土地,深入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隻有這樣才能喚醒鄉土文化的自覺,才能更好起到對經濟社會民生全面的帶動效果。

二是立足人間煙火,長線謀劃贏客流。

2023年,說到“燒烤”一詞,離不開山東淄博。在“去淄博吃燒烤”成為流行後,當地推出一系列暖心舉措固化客流,同時借勢推廣地方聊齋文化,為遊客創造新的旅行體驗與文化記憶。

山東省淄博市蒲松齡故居

從燒烤的煙火氣到文學的真善美,呈現的是地方將“爆紅”延展為“長紅”的積極規劃。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蒲建霖介紹,網絡的強力助推點燃瞭淄博“出圈”的流量引擎,精細的城市管理給予瞭淄博“出圈”的強大底氣,主動的擔當作為夯實瞭淄博“出圈”的關鍵支撐,文旅的深度融合擴大瞭淄博“出圈”的影響半徑。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副教授、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秘書長馬銓表示,將燒烤的“流量”引導到優秀文化的蓄水池中去,終點是傳統文化,既讓流量變成客流量,又讓客流量形成文化流量。

三是打造探訪綜藝,還原鄉村本土色。

2023年,總臺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傢》獲得“白玉蘭”最佳綜藝節目獎。這檔講述“山水”間“人”與“傢”故事的節目在下半年也播出瞭第二季,同樣引發觀眾關註與討論。

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傢》第二季海報

描繪山水間的鄉村之美,貴在以親身體驗還原鄉村真實。參與節目的中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楊雨表示,節目作為鄉村振興中的山水畫卷,展現出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之美、實現夢想的活力之美。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段懷清結合節目體驗,認為節目通過主持人和嘉賓的看見與發現、參與和體驗、追問與反思、展望與憧憬,創造一條發現之旅。

央視綜合頻道節目主持人張舒越則感慨,每到一個鄉村都是“留得住的山水,看得見的未來”,讓村裡面有山有水有人傢,這種現實中的鄉村蝶變自會引起觀眾心向往之。

借以閃閃發光的文化符號,一大批城鄉正走出特色文旅發展道路。研討活動現場發佈瞭“象舞指數”2023年最具傳播力的城鄉文化名片榜單及特征,杭州、成都、西安、北京、淄博、鄭州、深圳、武漢、廣州、蘇州、宜賓、綿陽、澳門、青島、洛陽、上海、重慶、敦煌、臺江和榕江等地入選榜單,梳理出城鄉“出圈”的年度重磅成果,呈現出城鄉“出圈”所帶來的多元文化享受。

借平臺之力

渠道賦能城鄉文化IP

縱觀2023年的文化“破圈”之路,以短視頻融媒體為代表的內容產品矩陣,無疑起到瞭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研討活動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融合發展中心主任、國傢電子競技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汪文斌結合總臺“象舞指數”評議品牌研究發現,介紹地方文化傳播所需的五點要素——打造趣味敘事、運用價值基因、善用情感表達、創造互動契機、技術提升藝術。

瞬息萬變的短視頻時代,打造優質傳播產品,既須修好“內功”,也得依靠“外力”。

央視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央視頻公司總經理過彤在研討活動中,以央視網、央視頻為例,講述總臺新媒體機構持續深化“思想+藝術+技術”創新融合,持續探索“央地合作”模式、文旅合作模式,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賦能城鄉高質量發展。

協助城鄉以文興業,不僅是助推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發展新動能的創新路徑,也回應著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戰略要求。在這一層面,總臺各大新媒體平臺充分立足媒體“國傢隊”站位,以媒體融合發展為契機,讓城鄉文化走出一條內容豐富、形式多元、價值深刻的傳播之路。

移動演播室直播節目《乘著大巴看中國》海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視聽新媒體中心副召集人陳旻介紹,央視頻以頭部文旅IP影響力助推地方文旅發展,帶動眾多城鄉“出圈”。

央視網副總編輯,光華創想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唐曉艷介紹,內容創作力是央視網服務城鄉、品牌宣推的首要工具和核心抓手,內容IP與地域調性的完美契合必將深度助推城市形象“出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管理部主任徐朝清結合“在中國大地上邊走邊跳”融媒體活動談到,要利用總臺的優勢,打通傳播鏈、打造利益鏈、塑造價值鏈,賦能城鄉優秀文化展現。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合作媒體部制片人王元介紹,央視新聞新媒體一直註重與年輕網友的連接,新潮流、新現象是策劃選題的主要洞察點。

“央young之夏”草原之夜歌會劇照

另一方面,互聯網平臺同樣立足巨大流量,謀求在城鄉發展中擔綱重要角色,在運營、激勵、培訓等層面實施相關策略、著力地方宣傳,以城鄉故事提升城鄉文化影響力、提高地方“能見度”。

抖音集團媒體合作副總經理劉旋表示,從淄博燒烤到貴州“村超”,被抖音反復種草的旅行方式和打卡地標,正成為推動城市旅遊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微博執行總編輯、總編室主任薄紅愷表示,微博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城鄉形象新名片,圍繞文化與央媒共同策劃文化IP,不斷深入推動媒體融合的發展。

嗶哩嗶哩副總編輯王浩宇介紹,嗶哩嗶哩配合地方組織瞭一批頭部UP主前往各地采風、拍攝,呈現瞭獨特的城鄉發展風貌。

快手媒體號運營總監高節慧表示,快手通過融合地方特色、創新區域傳播內容、推動城鄉IP打造、差異化敘事,已成為助推城鄉出圈的“新陣地”。

參加【象舞分享會】現象級文化傳播研討嘉賓合影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生動的城鄉故事,鐫刻著文明的深刻內涵;嶄新的城鄉風貌,書寫著時代的活力篇章。文化的內生價值,正以其璀璨光芒照亮城鄉高質量發展之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