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選手參加第四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講稿摘登

為勝戰而試飛

■丁文婧

在空軍某基地,有一面特殊的照片墻——左邊是英模榜,右邊是英烈榜;左邊寫滿瞭榮光與輝煌,右邊鐫刻著犧牲與悲壯。對於空軍試飛員鄭鑫而言,他的生死就在電光石火、一線之間。如果用時間來衡量的話,隻有0.5秒。

從鄭鑫成為試飛員的那天起,他就明白這個崗位意味著什麼。試飛,是新型戰機列裝前的重要一關。而試飛員,是和平年代離死亡最近的崗位之一——每一次試飛都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特情都在與死神交鋒。鄭鑫和他的戰友們有一種特殊的默契,從不談論風險與犧牲。可誰都不會想到,那一次重大特情來得如此突然,讓人猝不及防。

某型導彈實彈靶試任務中,鄭鑫駕駛戰機騰空而起。順利進入預定空域後,瞄準、擊發,導彈呼嘯而出。幾乎就在發射的同一瞬間,導彈偏離方向,在飛機右前方約兩百米處爆炸。數塊大小不一的碎片伴隨著火光直奔座艙飛來。剎那間,他憑借長期刻苦訓練形成的肌肉記憶,迅速向左壓坡度脫離航線……這一系列操作,他隻用瞭0.5秒。戰機平安返回,面對飛馳而來的消防車和救護車,面對戰友們焦急而關切的詢問,鄭鑫隻是說瞭一句“我沒事”。實際上,汗水早已浸濕他的衣衫。

按原計劃,半小時後鄭鑫將執行另一型導彈靶試任務,並且也是一類風險課目。等待命令的時間裡,在昏暗的燈光下,鄭鑫靜靜地坐在更衣室。這時手機彈出一條消息:“爸爸,我語文考瞭93.5分。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看我的試卷?”過瞭一會兒,他緩緩地起身,拉開衣櫃門,像往常一樣,註視著櫃子裡的全傢福。想起兒子拉大提琴時認真的模樣,鄭鑫的臉上漾起溫暖的微笑。他堅定地抱起頭盔,大步流星向戰機走去。此刻,指揮組也在進行著艱難的抉擇——要不要讓剛經歷生死的鄭鑫再次起飛?他能不能頂住巨大的心理壓力?能不能在復雜天氣下完成導彈靶試任務?就在這時,整裝待發的鄭鑫出現在他們面前。

半小時後,鄭鑫再次駕機升空。烏雲密佈的天空,目標像狡猾的敵人一般,藏得很深。鄭鑫駕駛戰機繞瞭幾圈仍沒能鎖定目標。這時塔臺向他發出指令,“可以返航!”鄭鑫卻請求:“讓我再試一次。”塔臺回復:“自行決策發射指令。”鄭鑫再次拉升,稍縱即逝的機會終於被他抓住瞭。標定、發射,一氣呵成,目標被一舉命中。鄭鑫再次為導彈定型飛出寶貴的科研數據。因妥當處置特情,圓滿完成任務,鄭鑫榮立一等功。

在最危險的地方堅守,在最需要的時刻沖鋒,戰機的每一聲轟鳴,都是“中國新鷹”馳騁萬裡長空的前奏。為祖國試飛,鄭鑫和他的戰友們無怨無悔。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戰士的約定

■趙楠

人的一生,會有許許多多的約定。我要講述的是一個軍人的約定。

2021年7月1日,我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接待瞭一位特殊的觀眾。他是一位衣著樸素、皮膚黝黑的農民,也是一位父親。他腳步沉重地走向一件展品——那是一件袖子被扯斷、棉絮外露、浸滿汗漬和血跡的軍棉衣。他就那麼趴在展櫃上看啊看啊,像是一遍又一遍輕輕撫摸這件衣服,恨不得把它抱在懷裡……他,就是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肖思遠的父親。

肖爸爸紅著眼眶說,以前兒子跟傢裡人約好,等休假就帶傢人一塊來北京,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看看。沒想到,這個約定以另一種方式實現瞭——中央軍委表彰肖思遠為“全軍優秀共產黨員”,肖爸爸來到瞭約定的地方,替兒子接過瞭這一枚沉甸甸的獎章。

肖媽媽記得,一次思遠執行任務後,好不容易打瞭一通視頻電話。他說:“媽,你的白頭發怎麼又多瞭?等下次休假回傢,我給你染染。咦,可漂亮嘞!”思遠犧牲後,媽媽原本花白的頭發一下子全白瞭。直到那年春節,思遠的幾個戰友趁著休假輾轉來到他傢。他們拎來一堆年貨,還幫肖媽媽染瞭一頭烏黑的頭發。今年春節,戰士們特意把肖爸爸肖媽媽接到連隊一起過年。他們說:“肖媽媽,以後我們就是您的兒子,您就是我們的親媽媽!”從此,肖媽媽有瞭一群“兵兒子”。

每年麥收時節,是肖爸爸肖媽媽特別難受的日子。因為思遠曾說過,等麥子熟瞭他就回來。而他的離開,就意味著永遠的“失約”。如今,麥浪再一次飄黃。不願麻煩別人的思遠爸媽,天還沒亮就來到瞭自傢田地,卻發現田裡站著一大群人:那是來幫他們收麥子的鄉親們和人武部的同志……他們的眼眶紅瞭:一切都變瞭,又好像一切都沒變。思遠的每一個約定,都有人替他完成瞭。

在肖思遠離開兩年後,冰天雪地的高原上,弟弟肖榮基站在瞭哥哥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比哥哥小8歲的榮基,從小就望著哥哥的背影長大。哥哥入伍那天,他說:“哥,我也想當兵!”思遠摸著他的頭說:“等你變成瞭真正的男子漢,就來部隊找我。”現在19歲的肖榮基,已經和哥哥一樣高。他穿上瞭和哥哥一樣的軍裝,像哥哥一樣守衛著祖國的安寧。他完成瞭和哥哥的約定,成為瞭真正的男子漢。

人的一生,會有許多約定。作為軍人,最莊嚴神聖的約定,就是對祖國和人民許下的忠誠之約、勝利之約。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生死營救

■張玲

作為“聯勤人”,我對抗美援朝戰爭中一位女衛生員留下的戰地日記有著深刻印象。

日記在1952年6月12日這天寫道:“我奉命護送一批重傷員回國治療,先是坐卡車,後改用列車。白天為躲避敵機轟炸,好幾列火車都躲在同一個隧道。列車濃重的煙氣導致醫護人員和傷員中毒,不少戰友犧牲在瞭隧道中……”

透過這些鮮血和生命凝成的文字,我讀懂瞭聯勤官兵“一切為前線,一切為勝利”的光榮傳統。現在,我們可以告慰先輩,如今的聯勤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所講述的,是我親身經歷的一場生死營救。

2016年的一天,一輛救護車的鳴笛聲,打破瞭昆明的寧靜。從南部戰區某旅演訓場上送來一位受傷的戰士。他叫潘吉,腹部受傷導致肝破裂,血不停地往外流。情況危急,立即手術!躺在手術臺上的潘吉,心率不停上升,血壓持續下降,出血量接近生命極限。醫院緊急從血庫調來血液,為潘吉輸血。經過醫護人員近3小時的奮力搶救,潘吉的血終於止住瞭。

正當大傢長舒一口氣時,潘吉的病情又陡然生變。破裂的肝臟剛剛縫合,嚴重的腸瘺再一次把潘吉推到瞭死亡的邊緣。

醫院緊急連線多所醫院專傢組織遠程會診,研究治療方案。專傢們一致認為,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轉運南京,由我國知名腸外瘺專傢指導實施手術。

從昆明到南京,距離2000多公裡。一旦錯過最佳救治時間,傷者將無生還的希望。部隊首長指示,全力搶救戰士生命。

“聯勤保障部隊戰勤值班室,我院緊急報請一名重傷員轉東部戰區總醫院救治!”

“運輸投送系統,現已啟動航空運輸應急機制,命你部迅速做好運力調用、倉位改裝、機場救護等工作!”

“東部戰區總醫院,命你部專傢立即按照戰創傷救治預案,隨時待命,準備手術!”

隨著一道道指令不斷發出,一條空中轉運綠色通道成功搭建。各部門各環節按分鐘倒推,確保以最快速度轉運傷員。肝膽外科、胃腸外科、麻醉科、輸血科、重癥醫學科等,多個科室的醫生快速集結,隨時準備打響這場“生命保衛戰”。

一輛救護車風馳電掣駛入昆明機場,潘吉和多套移動醫療器械一同搭乘飛機,向南京飛去。飛機上,心電監護儀實時監測生命體征,呼吸機全程供氧,輸血器持續輸血。醫護人員緊盯儀器設備,一旦遇有突發情況,立即實施搶救。

時間飛快流逝。“註意!飛機將於5分鐘後降落。做好接應準備!”救護車拉響警報,直奔東部戰區總醫院。

手術室裡,1小時、2小時、3小時……歷經整整8小時的手術,終於迎來治療成功的拐點。

潘吉醒瞭,年輕的戰士向著醫護人員敬瞭一個長長的軍禮。

(作者單位:聯勤保障部隊某部)  

守護和平的衛士

■李英睿

300秒,會有多漫長?

2015年4月14日中午,突然響起的爆炸聲中斷瞭索馬裡首都摩加迪沙短暫的寧靜。我使館駐地北側發生恐怖襲擊,擔負使館警衛任務的武警戰士張楠迅即發出警報,第一時間持槍抵近窗前。眼前硝煙四起,耳邊槍爆聲、驚叫聲紛雜不斷,張楠不敢有一絲松懈,警覺地盯著街面慌亂奔逃的人群。

隨後,驟然響起的玻璃爆裂聲把張楠緊繃的神經再次拉到極限,已來不及躲避,左胸一陣劇痛在他全身蔓延開來。他被流彈擊中瞭。

當下,使館外部情況不明,警戒任務不能結束!身負重傷的張楠,本能地告訴自己:“不能倒下,絕不能倒下。如果我倒下瞭,對外防線失守,使館內人員將直面槍炮與死亡的威脅,後果不堪設想。”想到這,他吃力地將槍管抵在窗臺上,用對講機請求增援。血流得很快,短短幾秒,傷口滲出的鮮血就將張楠的迷彩服染紅瞭一片。顧不上疼痛,他用槍托緊緊抵住傷口,毅然保持著戰鬥姿勢。

他感到失血的眩暈陣陣襲來,呼吸越來越急促,視覺也越來越模糊……

快到生理極限瞭,戰友們還未趕到。張楠咬緊牙關,像鋼釘一樣死死釘在那裡。

終於,300秒……“張楠!張楠受傷瞭,急救箱,快止血!”聽到戰友增援的聲音,他一下子癱瞭下去。

經過3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張楠脫離瞭危險。醫生從他體內取出那枚彈頭後感慨道:“彈頭距離心臟隻有1厘米,失血量太大,再晚一會兒……”

我曾無數次想象,是什麼力量支撐他挺過那漫長的300秒?瞭解到他的成長歷程後,我找到瞭答案。

年少時,不服輸的張楠就選擇從雜技舞臺奔向火熱軍營。入伍後,他又從訓犬員崗位,奔向充滿挑戰的特戰隊。後來,姐姐患病離世,他將無盡的悲痛深埋心底,奔向索馬裡。在被擊中的瞬間,他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使命的分量。

手術完成後,面對上級讓他回國治療休養的安排,張楠選擇瞭堅守。他毅然寫下請戰書:“我要繼續和警衛小組全體戰友生死與共,完成組織交給我的光榮使命!”術後第28天,他重新走上執勤崗位。

可是,僅僅過瞭3個月……

2015年7月26日,我駐索馬裡使館再次遭襲。這次,張楠卻倒在瞭崗位上。他用生命踐行瞭忠誠的誓言。張楠犧牲後,武警部隊追授他“中國武警忠誠衛士”獎章,中宣部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一個張楠倒下瞭,千千萬萬個“張楠”時刻準備著。此刻,戍邊戰士在海拔數千米的高原餐風飲雪、反恐尖兵在實備實戰的沙場鑄魂礪劍……他們共同守護著傢國安寧、守護著和平陽光。

(作者單位:武警部隊四川省總隊)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23年12月30日第4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