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東部遼闊的原野上,一條長達數百公裡的管道正從蒙古東戈壁省的省會城市賽音山達市向北延伸。這是蒙古國第一條原油管道,建成後將連接蒙古東北部的油田和位於賽音山達的煉油廠。陜建控股集團的袁緒濤正是該項目建設團隊的成員之一。

“每天從早上起來先去和甲方開個會,之後去工地看一下所有機組的安排,晚上5點半左右再從100多公裡回來。”袁緒濤盤點著每天緊鑼密鼓的工作安排。“每天晚上我們和項目部都有一個會議,開完之後我們幾個經理再開個小會。每天晚上都得忙到11點多瞭。”

2022年,蒙古原油管道項目開始招標。這一項目也吸引瞭長期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建設的陜建控股集團。“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華山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作為陜建陜建控股集團境外公司和海外業務的歸口管理單位,正積極踐行陜建‘大海外’戰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我們陜建領導的支持下,我們已經開拓瞭32個國傢的市場,其中就包括蒙古市場。”華山國際蒙古公司總經理常鵬說到。

在領導的支持和項目團隊的努力下,陜建控股集團順利中標,作為蒙古原油管道項目總承包商北方國際的施工承包方負責該項目第四、第五標段共230公裡管線的施工任務。隨後,袁緒濤和其他同事便來到瞭蒙古,緊鑼密鼓地開展相關工作。因為是自己經手的第一個海外項目,袁緒濤為此也做瞭一些心理準備,但項目地點惡劣的條件還是令他一時間難以適應。

袁緒濤在施工現場指揮工人進行管道下溝演練。海外網 謝明/攝

“之前沒在國外工作過,一來到國外這種陌生的環境真不習慣。”袁緒濤說到“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沒網、沒水、沒電,我們需要自己發電、自己拉水,在施工現場吃的飯也需要從主營地或者是從4號營地送過來,工人經常是帶著沙子吃飯。”

除瞭生活條件,最令袁緒濤困擾的當屬通訊條件。在廣闊的草原上,有信號的地方寥寥無幾,這不止給大傢的生活造成不便,也對各項工作安排都形成瞭阻礙。

“沒有通信保障,有時我們甚至要開至少50公裡的車,就為瞭說一句話,安排一件事。”袁緒濤描述到。“而且施工地點這邊全是土路、草原路,開車也隻能開到60邁,每天都要花費幾個小時在路上。”

在艱苦的條件下,袁緒濤和同事們日夜兼程,一方面推進工程建設,一方面改善工作條件。現在,營地的網絡通信、生活、娛樂等條件逐步提升,工人們甚至還建起瞭一座溫室大棚,讓他們在人煙稀少的草原戈壁上也能吃上一口新鮮的蔬菜。

除瞭改善自身生活和工作條件,施工團隊還充分考慮當地人民的利益,在盡力減少對當地人民生活幹擾的同時,也爭取為當地人民帶去更多福利。

當地牧民飼養的羊群從管道旁經過 海外網 謝明/攝

“我們在施工的時候會充分和當地牧民溝通,他們的牛、羊、馬等牲畜會經過的地方,我們也會在焊接管道的時候留出相應的通道,盡可能減少對他們的影響。”袁緒濤介紹到。“平常我們也會通過買賣、交流等方式,增進和當地居民的感情,他們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理解瞭我們這個工程的意義以及給他們帶來的收入、就業等方面的支持,也更願意配合我們的工作。”

經過不到半年的時間,項目已經有瞭突飛猛進的進展。這也給袁緒濤以及其他在惡劣條件下艱苦奮鬥的同事們的心理帶來瞭莫大的安慰。“現在整體工程完成瞭65%。項目是6月12號開工的,到10月22號我們230公裡的管道主體焊接已經完成瞭。”袁緒濤自豪地說到。“咱們的工人師傅們效率特別高,一個焊工一天最少可以焊120米。現在咱們剩下的工序是土方開挖和管道下溝,最後是土方回遷,主要的工作馬上就接近尾聲瞭。”

工人在進行管道焊接。 海外網 謝明/攝

盡管條件艱苦,但這樣一次海外工作的經歷也讓袁緒濤收獲滿滿。在這樣一項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國傢戰略的工程中,袁緒濤也深刻感受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帶來的福祉。

“以前我沒管理過這麼大的項目。這個項目造價高、人員分散,需要我們在工作協調安排方面做更多工作,對我這方面的能力也是一個提升。”袁緒濤說到。“我們也會繼續努力,將剩餘的工作任務完成好。”(文/張子旭)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