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與通州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首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成功舉辦。來自黑山、羅馬尼亞、英國、德國、美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400餘名專傢學者、高校代表、在京駐華使節代表等共話全球發展。中共中央黨校(國傢行政學院)哲學部副主任董振華出席本次大會並在“分論壇一:全人類共同價值與全球發展”環節研討發言,現將發言內容發佈如下:

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國人理解世界和解釋世界、對待生活的人生態度,這個態度本身就決定著必然胸懷天下,國與國之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種和諧共生、和而不同,在中國的文化裡面就叫君子之道。

▲董振華

分論壇的主題是“全人類共同價值”。這樣的共同價值形成一個多元共存、交流互鑒的人類共同命運,這樣的共同命運我們中國的文化有5千多年的歷史,延綿不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貫穿始終,我們有一個中國智慧。這充分說明,中國智慧、中國文明所具有的一種歷史合理性和現實合理性。所以我們胸懷天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為人類發展提供共同價值,離不開從中國的智慧中尋找資源。我主要談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要堅持中國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是解決中國的問題。解決中國的問題,可以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可以從人類文明的智庫中尋找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但是隻能是參考,隻能是采取一種揚棄的態度,也就是說,吸取合理的因素,找到共同的規律。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來解決我們的問題,必須有一個中間環節,就是要經過中國化。不能夠空對空,不能夠離開中國的具體問題和中國的具體條件照抄照搬,歷史的教訓實際上非常深刻。

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也存在一種共識。日益突出的環境危機、資源危機,因為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等等,都對當今人類存在的方式提出瞭疑問。可以講,當今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格局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西方的資本主義,這一點毋庸置疑。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取得瞭成就,但是從總體來講,在整個世界格局中仍然是弱於資本主義所主導的一種世界秩序。而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很多方面來源於資本的邏輯。資本的邏輯去對抗,甚至抹殺人的邏輯,實際上帶來瞭一系列問題。

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中國方案,必須從中國的智慧中尋找資源,這就是中國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中國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並不是指的僅僅是中國傳統的農耕文明中所蘊含的一些具體文化內容,而是指的活的、發展著的中國文化。這個中國文化既包括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也包括世界的文化融入中國,融入我們文化傳統的當代形態。當今中國當然也包括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中國智慧的一個文脈。所以中國智慧裡面就蘊含著一個方案,就是兩個結合。

第二,天人合一是中國人

理解世界和對待生活的基本態度。

中國的世界觀歸根結底就是我們來看待世界和理解世界,也就是文明的文化起源。這個文化起源在我們的農耕文明所決定的天地人共生這樣一種理念,而這樣一種理念本身追求的就是一種合一。合一的思維方式是我們用現代科學來表達,就叫系統論。而西方的文明無論如何用科學的方式解釋,用邏輯的方式推演,整體來講他們的世界觀是一種二分的世界觀,二分世界觀的前提也來源於他們的文化傳統,既是他們的優勢,也是西方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思維方式的局限。這樣的文明裡面和文化概念,在柏拉圖的理念中基本確立。如此,他們理解自己的態度就不是一個系統論的態度,而是一個還原論的態度。而還原論的態度是一種分析主義的,他分析問題的立足點不是關系,而是實體。

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進行還原、實體主義追問,而實體和它的屬性是直接相統一的。比如杯子可以分解成各個材料,材料可以分解成各個分子,分子可以分解成各個原子,每一件實體都有固有的屬性,既然可以分解,同樣可以還原。實體主義的思維方式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西方科學,所以科學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不代表真理。而我們知道實體是有界限的,既然有界限,那麼實體之間必然會帶來一種沖突。一個多瞭另一個就少瞭,一個大瞭另一個就小瞭,所以這樣一種理念必然造成一種國與國之間的文明沖突,以及人與人之間利益的分割。當然我並不是說哪個好哪個壞,這樣的一種理念本身就蘊含著對立和沖突,也解決我們所說的零和博弈。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系統論,系統論適合的對象是關系,是聯系。聯系告訴我們,每一個存在都以對方的存在作為前提。而這樣的前提並不是要消滅對方,而是要和對方相生而相克,相克而相生,這個在中醫裡面體現得非常深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部小說《狼圖騰》裡面反映狼群和羊群的關系,按照還原論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絕對對立、你死我活的思維方式。但是按照中國人的世界觀,狼群和羊群因為相克而相生,相生而相克。沒有瞭狼群,羊群就失去瞭優勝劣汰的進化機制。沒有瞭狼群,羊群就失去瞭制約機制,而無限繁殖,從而破壞自己的生存世界而失去未來,反之亦然。所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國人理解世界和解釋世界、對待生活的人生態度,這個態度本身就決定著必然胸懷天下,國與國之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種和諧共生、和而不同,在中國的文化裡面就叫君子之道。

第三,求同存異的君子之道

與人類的共同命運。

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裡面告訴人們一個非常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求同存異、和而不同,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秉持的一種生生不息之道。所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是什麼人?君子就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的人。而這樣的人秉持一個理念,就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世界觀,叫做和諧共生。所以《禮記》裡面講,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國語·鄭語》裡面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所以說,這樣一種世界觀就決定瞭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觀、倫理觀,決定著整個世界秩序,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是大道至簡,必然天下為公。所以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當然需要中國智慧,這就以我們中國人所理解的世界觀為基礎,構成瞭一種文明觀,以及這樣一種倫理觀、道德觀,以及中國人獨有的方法論。這就是我們從中國的智慧中去解決人類問題的一種必然性以及一種可能性的奧秘所在。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