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註我們吧
在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新時代,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心懷祖國、情系桑梓,與祖國共奮進、與人民同奮鬥,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時期都發揮瞭獨特作用,作出瞭重要貢獻,用實際行動書寫瞭“僑心向黨、報效祖國”的動人篇章。 印度尼西亞歸僑羅碧松,他愛黨、愛國、愛鄉的奮鬥經歷是廣大僑界人才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統一起來的生動縮影。 隨母歸國 一傢兩地 上世紀30年代,羅碧松出生於印尼的三馬林達市,父母均是為謀生離鄉背井來到印尼務工的華人。“我父親是個既傳統又孝順的人,當時年邁的奶奶還在老傢獨自生活,所以在我剛滿一歲的時候,他就對我母親說葉落要歸根,勸母親帶著我和哥哥暫時回鄉生活並照顧侍奉老人,過兩年再來印尼發展,母親答應瞭,帶著我們回到瞭傢鄉梅縣大立鄉(現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水車鎮)。”羅碧松回憶道。
羅碧松佩戴光榮在黨50周年紀念章及南粵七一紀念獎章面露笑容
天有不測風雲。當羅碧松母親打算啟程返回印尼時,抗日戰爭爆發,海上交通被封鎖未能成行,在漫長的抗戰期間,遠在國外的羅碧松父親音訊全無,彼此通訊斷絕。“好不容易盼到抗戰勝利,本以為能給我們帶來喜訊,卻傳來瞭噩耗,父親在抗戰勝利前一年病逝,哪承想過當年一別竟是天人永隔。”羅碧松眼眶微紅,哽咽道。 丈夫去世,又無法返回印尼務工謀生,一傢三口的生活負擔重重地壓在瞭羅碧松母親身上。“母親很堅強,一直靠種田養活我們兄弟。初中畢業後為瞭減輕母親負擔,我便選擇輟學跟著母親幹農活賺錢,讓學習成績更好的哥哥繼續學業。”羅碧松表示:“非常感謝祖國當時沒有把我當外人,隨母親幹瞭一年農活後幸運地參加瞭梅縣大立鄉的生產隊,投入到新農村建設工作中,並為鄉裡的文盲上課,教他們基本的知識,當年還被鄉裡評為‘優秀知識青年’。” “真的很感謝黨和政府以及群眾對我的信任。”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剛滿18歲的羅碧松就被推選為當地鄉人大代表,滿懷壯志的他致力於為人民群眾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 滿滿正能量 熠熠向黨心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國傢動員廣大青年積極參加國防建設。“當時全縣600多名知識青年積極響應國傢號召,毅然北上參加國防建設。其間,我先後輾轉西安、寶雞、長沙等地的工廠學習機械制造技術。”羅碧松告訴記者,經過半年學習,他被分配到黃河機器制造廠機械加工車間工作,一幹就是11年…… “在黃河機器制造廠工作的時候,身邊都是優秀的人,其中不乏共產黨員。他們的人品、言行、工作態度與作風都讓我由衷敬佩。”1959年,羅碧松正式向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渴望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然而,因羅碧松是歸國華僑,在當時特殊的環境形勢下,他的入黨申請審查手續十分嚴格,審查時間長,最後因種種原因亦未能通過。
羅碧松在黃河機器制造廠工作舊照
盡管初次申請入黨被拒,羅碧松依然堅定信念、守護初心,他對自己提出瞭更高更嚴的要求,在生活中堂堂正正做人,在工作中認認真真做事,更是多次獲得瞭“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國慶十周年的時候,西安市舉辦瞭5萬人大遊行慶祝活動,我有幸被選為歸僑代表站在瞭觀禮臺上觀看,當時還是我們廠長的專車送我去的。”羅碧松臉上滿是自豪。 次年,羅碧松再次遞交入黨申請,這一次他終於如願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真的很感恩黨和國傢對歸僑、僑眷的關懷,我還清晰記得正式成為中共黨員那天是1960年10月20日,我站在鮮紅的黨旗下莊嚴宣誓,至今已經60多年瞭。”再次回憶起來,羅碧松依然激動不已。 忠誠奉獻 初心不改 1967年,由於傢庭原因,羅碧松決定申請調回廣東工作。“當時國傢正把韶關作為華南重工業基地和廣東戰略後方來建設,建立起韶關鋼鐵廠、韶關冶煉廠、韶關齒輪廠等一大批骨幹工業企業,我調回廣東後就進入瞭韶關齒輪廠當技術工人。”勤勞踏實,工作認真負責的羅碧松很快贏得瞭上級的賞識,短短半年便以“以工代幹”的方式調到辦公室當主任。“當時齒輪廠剛剛建立不久,各項規章制度尚不規范,我當辦公室主任的首要任務就是創立完善各類規章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為工廠未來的發展提供保障。”
在齒輪廠工作的20年時間裡,羅碧松先後當過政工組組長、質檢科科長、工會主席、副廠長等。在每個崗位上,羅碧松都能認真鉆研,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緊密結合,並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創新。“這是我參加全國第三次質量管理小組代表會議時和我國眾多著名科學傢的合影。”羅碧松一邊指著照片的人物,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羅碧松表示:“本以為自己就會在齒輪廠一直幹到退休,沒想到組織對我這般信任,讓我到韶關工具廠當瞭廠長,全面管理工廠各項工作。”1991年,工具廠廠長任期滿後,羅碧松又被委派到韶關內燃機廠任黨委書記。任職期間,羅碧松與時任廠長緊密配合,帶領工人立足本職、主動作為、創新創優,為企業生產發展註入新活力,將原本虧損嚴重的企業扭虧為盈。臨退休前,還被總公司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羅碧松常常感嘆自己再不能為黨為國貢獻力量瞭,但他依然心系黨和國傢的事業發展。“‘九月秋高又氣爽,歸僑僑胞聚一堂,共商國傢建設事,出謀劃策獻力量。’這是我為祝賀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勝利召開而創作的詩。”羅碧松分享道:“閑暇時,我會寫文章、作詩,然後分享到社交軟件上,激勵年輕一代要積極工作,努力奮進,隻要你為黨為人民作出瞭貢獻,黨和人民就會記住你,給你加倍回報。” 圖/鄒璐 陳勵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