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韶山的獨特風景
■彭議政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鄧 鑫
武警湖南總隊湘潭支隊某執勤中隊官兵走進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歷史陳列館,進行現地教學。作者提供
一
韶峰巍峨,韶水綿長。這裡是韶山,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的故鄉。
在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東北方向不到500米的地方,是武警湖南總隊湘潭支隊某執勤中隊的執勤點營房。這裡住著毛澤東同志故居警衛班的戰士們。
我們來采訪時,隻聽警衛班裡傳出一陣毛澤東詩詞的朗讀聲。當我們問起戰士們對哪首詩詞印象最深時,戰士劉賽博說:“我最喜歡《七律·到韶山》。‘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讓人感覺豪情滿懷。”他還向我們講起詩詞創作背景:“1959年,毛澤東同志回到韶山。闊別故鄉32年,想到為革命犧牲的6位親人、1700餘名韶山鄉親們,他觸景生情,寫下這首《七律·到韶山》。”
“韶山不僅是聞名遐邇的紅色聖地,更是一座紅色資源寶庫。”該中隊指導員介紹,“我們中隊駐守偉人故裡52年,始終註重發揮駐地紅色文化資源優勢,用紅色文化教育官兵、武裝官兵。”
最近,“一切為瞭人民”主題展覽正在韶山毛澤東銅像廣場舉辦。展覽前,一名“紅肩章”講解員娓娓道來的講解,吸引瞭遊客們的關註。他是該中隊大學生士兵田沛。他的成長經歷,正是該中隊用紅色文化建隊育人的一個縮影。
當年,田沛放棄待遇優渥的工作機會,選擇參軍入伍。新訓之初,高強度的訓練、高標準的管理,讓田沛很不適應,甚至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選擇錯瞭”,但他最終還是堅持瞭下來。後來,他不僅各項訓練、執勤任務完成出色,還在支隊演講比賽中一舉奪魁,入選支隊“紅肩章”講解員隊伍。田沛說:“紅色故事培塑瞭我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我找到瞭內心的答案,堅定瞭從軍夢想。”
田沛所說的“紅色故事”中,“舊睡衣”的故事讓他印象格外深刻。他回憶說:“第一次到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參觀時,館內有一幅毛主席打滿補丁睡衣的3D復原圖,我看瞭又看,很受觸動。”
“在韶山聽毛主席的故事,教育效果很不一樣。那些故事仿佛能走進心靈深處,讓我感受到靈魂的震動。”這是田沛的感受,也是該中隊官兵的共同感受。
駐守在毛澤東同志故鄉,該中隊在開掘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一代代中隊官兵也格外珍惜這種優勢,積極開展瞭一系列文化活動,充分發揮紅色文化鑄魂育人作用。指導員介紹,每年新兵下隊,都要進行入隊宣誓,參觀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每逢重要時節,該中隊還會邀請駐地紀念館講解員、老兵、軍烈屬等來到中隊,面對面與官兵話傳統、作輔導。在紅色文化的滋養中,該中隊官兵不斷深化對黨史的認知,心中刻上紅色印記,在潛移默化中鑄牢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
周末時間,該中隊學習室裡,戰士王晨等幾名官兵正在安靜看書。王晨說:“今天沒有執勤任務,我想把上次沒讀完的理論書讀完,為支隊選拔‘士兵理論骨幹’儲備理論知識。”
中隊指導員介紹,利用空餘時間、執勤訓練間隙主動學習黨的理論,是中隊的一項光榮傳統,也是大傢的行動自覺。這些年來,該中隊一方面以教育實踐活動為統攬,把學黨史軍史與講戰例、戰鬥故事有機融合,用豐富的故事、生動的語言把道理講深講透。另一方面,他們聚焦官兵關註的重點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辨析,提升官兵思想覺悟,鍛煉官兵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采訪中,我們看到,該中隊官兵既是優良傳統的繼承者,也是紅色文化的傳播者。近年來,他們在毛澤東同志故居一角設立“宣講站”,利用黨團活動時間,經常安排士兵理論骨幹向往來遊客和附近群眾講紅色故事、講黨的創新理論,廣受好評。今年,該中隊指導員獲評總隊優秀政治教員,10餘名士兵理論骨幹走上“紅肩章”講解員崗位,紅色文化之花結出累累果實。
二
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前夕,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紛紛來到韶山參觀、追思、緬懷。
“請各執勤人員切實維護好秩序和安全……”在該中隊一號執勤點,值班員陳宇密切關註著人群。他全神貫註,不斷接收對講機裡來自各個點位的報告,及時給戰士們下達指令。
守護偉人故裡,這既讓中隊官兵感到光榮,也讓他們感受到壓力與動力。令陳宇印象深刻的一次執勤,是一位遠道而來的白發老人,流著淚要跟戰士握手,表達對官兵守護偉人傢鄉的感謝。這次經歷,讓陳宇久久難忘。他說:“我跟戰友們都覺得,我們必須要做得更好,才對得起群眾對我們的認可。”
思想的力量,體現在對行動的引領上。踐行是最好的傳承。該中隊官兵自覺賡續傳承紅色血脈,將忠誠於黨、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踐行在每一次執勤訓練、每一次完成任務中,立起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好樣子。他們獲得的一系列榮譽也說明瞭這一點。該中隊連續30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先後12次被總隊評為標兵中隊,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5次、集體三等功14次。
初冬時節,寒風凜冽。韶山毛澤東銅像廣場上,伴著莊嚴的《獻花曲》響起,兩名禮兵抬著花籃,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毛澤東銅像,代表湘潭支隊冬季退伍老兵敬獻花籃。“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鏗鏘誓言,在廣場久久回蕩。
“一次儀式就是一次文化熏陶。”該支隊領導說,儀式活動是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呈現,莊嚴的儀式能不斷加深官兵的身份認同、情感認同,催生官兵能打仗、打勝仗的練兵熱情。
前不久,在支隊400米障礙比武場上,戰士唐軍代表該中隊參賽。“預備,開始!”唐軍跨深坑、越矮墻、過高板,動作利索、一馬當先……最終,預選成績本不占優勢的他,奪得冠軍。唐軍回憶起當時訓練的日子,對我們說:“我們駐守在偉人故裡,深感自豪與光榮。刻苦訓練、爭當精兵是我們自覺的追求。”
承載著守護偉人故裡的光榮使命,該中隊官兵傳統不丟、本色不褪,用實際行動為紅色韶山添瞭一道新的風景。
三
“把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前進,前進,高唱凱歌為打贏!”這一天清晨時分,伴隨著該中隊隊歌鏗鏘旋律響起,官兵集合在中隊文化墻前,準備迎接一位特殊來客。
曾經的貧困戶胡錫珍老人,一大早就來到中隊看望官兵。當年,中隊主動與胡錫珍一傢結成幫扶對子,不僅逢年過節上門看望慰問,還積極尋找脫貧方法,幫助老人一傢邁上致富道路。
在該中隊榮譽室,整齊地擺放著80餘封感謝信,有一面墻掛滿瞭錦旗。這些感謝信和錦旗,有的來自駐地貧困學生,有的來自受到救助的遊客,有的來自當地群眾,講述著一個個官兵愛民為民的暖心故事。
“我們在堅持學好、用好黨的創新理論的過程中,深刻領悟到‘堅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內涵。”該中隊指導員說。
為民初心接續傳承,紅色文化擦亮本色,官兵用實際行動回答“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為誰服務”的問題。黨的二十大代表、韶山村黨委書記毛春山對我們說:“中隊官兵進駐50餘年,擁政愛民,當好偉人故裡的警衛員、服務員、宣傳員。他們為維護韶山地區的安全穩定和人民幸福生活作出瞭貢獻。”
“用心用情擁軍優屬,心手相連擁政愛民”,這是該中隊官兵創演的群口快板《雙擁共建譜新篇》中的一句快板詞,也被他們寫到瞭營區前的展板上。中隊戰士們說,這是他們共同心聲的表達。
我們結束采訪回到中隊營區,隻見門口電子屏上閃爍著一句話——“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這句話映紅瞭正在整齊列隊的一張張青春的面龐。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