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本是高山》根據“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的事跡改編。雖然部分劇情引發瞭網友的質疑與討論,但回歸作品本身來看,可以說該片仍不失為一部動人的電影。影片在角色塑造和情節設置等方面打破瞭人物傳記片常見的概念化、扁平化窠臼。故事從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校開始,講述該校第一屆學生從入學到高考三年間的變化,通過理想與現實的諸多矛盾沖突,展現張桂梅平凡生活中所蘊含的崇高精神。
以精神刻畫人物
片名《我本是高山》取自華坪女高誓詞——“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這段誓詞在影片中多次出現,既形成瞭回環往復的情感激流,又以高山為意象從多個方面具體刻畫張桂梅的精神世界。
影片開場,以一組平行蒙太奇分別展示師生不同的生活場景。跋山涉水磨破鞋的學生要翻過山梁才能走到學校,而校長張桂梅打開教室窗戶,看到的正是清晨霧靄中綿延不絕的山巒。這裡的高山,具象化瞭學校師生的生活環境,也隱喻瞭她們面對的重重困境。校園硬件欠缺、師資力量薄弱、傢長重男輕女粗暴幹涉學生求學、學校運營資金不足……困難如同一座座高山,阻擋在張桂梅面前。影片不美化現實、不回避困難,也不用苦情戲渲染張桂梅的負重前行,而是以一種紀錄片式的冷靜客觀,呈現她在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的百折不撓。
現實的高山之外,銀幕上反復出現的還有一座畫在黑板上的高山。華坪女高不設入學門檻,許多學生基礎薄弱,這就是黑板上所畫高山的起點。而張桂梅以近乎執拗的強硬態度,要求學生抓緊一切時間學習,黑板上的高山正是她和同事、學生齊心協力勇攀高峰的精神象征。填報高考志願前,有感於山裡的孩子眼界窄、膽子小,張桂梅和幾位老師帶領學生們去爬山,站在高山之巔告訴學生,隻要翻過山,考出去,就會有多所大學迎接她們。這一刻,黑板上的高山與現實中的高山重合瞭。高山是阻礙,也是激勵;翻越高山是進取的目標,也是未來的希望。
就敘述策略而言,影片沒有從張桂梅的第一視角或內心獨白來直接討論她堅持辦學的動因,而是幾次出現她作為共產黨員帶領師生入黨宣誓的畫面,以此來凸顯一種信仰的力量。這種倚重事實而不是主觀傾訴的“距離化”表述,在人物塑造方面實現瞭既不刻意神化,又令觀者高山仰止的雙重效果。
以群像描摹時代
歌曲《紅梅贊》,為觀眾理解電影《我本是高山》提供瞭另一個重要的意象。影片中《紅梅贊》的幾次出現,從一個側面展示瞭張桂梅與學生關系的由遠及近,以及她對學生觸及靈魂的深刻影響。入學伊始,學生們總看到張桂梅拎著大喇叭到處播放此曲,覺得歌曲老土、校長嚴厲;隨著對張桂梅教育情懷的理解,學生們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的意義,慢慢改變看法;等到張桂梅積勞成疾住院搶救時,學生們聚在病房外齊唱《紅梅贊》,送出對校長發自肺腑的敬愛和祝福;考出理想成績後,學生們更是用這首歌來表達對學校的感激之情。
影片沒有僅聚焦張桂梅一人,而是通過她與學生、同事、領導之間的多組關系來展現她的精神世界,同時延續紅梅凌寒怒放的核心意象,成功塑造出鮮活生動的人物群像。學生對張桂梅的信服,落實在夜以繼日地拼命學習上;同事對她的認同,體現在犧牲個人時間超負荷教學;基層領導對她的認可,表現在在有限條件下盡可能從政策、資金方面給予學校支持。所有這些默默奮鬥著的普通人,如同傲雪紅梅面對困境依然“朵朵放光彩”,又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浪潮。
張桂梅精神就是對受苦者的悲憫、對他人的關愛、對理想和信念不計個人得失的堅守,她用信仰、情懷和擔當延續瞭“中國脊梁”的當代英模譜系。在她的感召下,教師紮根基層甘願奉獻,學生勤奮苦學取得優異成績。師生共同譜寫的這曲不向苦難低頭、昂然奮進的生命禮贊,正是時代精神的表征之一。
《我本是高山》之所以打動人心,離不開張桂梅精神的感人。她不僅是先進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充滿幹勁地以教育推進鄉村建設。她的積極影響早已超出校園,春風化雨般默默改變著某些落後的社會觀念。例如,山月深感前途無望主動棄學後,張桂梅再次把她帶回學校,她的父兄卻又打起瞭拿她換彩禮的主意。在全校師生為山月鼓勁的加油聲中,山月的傢人不得不妥協,前來搶人的村民也被她們煥發出的不屈精神和自強不息所震懾,意識到原來一直被輕視的女性具有這樣強大的力量。
讓批評回歸作品
網絡上對該片的質疑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上。對此,客觀來說,影片的情節設置雖有其總體考慮,卻也有所偏頗。其一,學生逃課逛街泡網吧。剛從山區出來,學生對城鎮感到新鮮,這裡的自由散漫、無心向學,是為其日後的改變做鋪墊,但如果增加周圍“女孩讀書無用論”對她們學習態度的影響或許更有說服力。其二,酗酒父親改為酗酒母親。雖然這個改動的出發點是突出張桂梅從物質到精神,對不同年齡女性的幫助,但既缺乏人物前史,也不符合現實。其三,張桂梅亡夫“存在感太強”。影片引入張桂梅的個人生活,想以回憶、夢境等方式,表現英模人物遇到困難時內心的委屈和脆弱,丈夫給予她的,與其說是情感疏導,不如說更像志同道合者的理解和支持,但表現形式過於單一。如果除表現傢庭生活外,還有兩人事業上相互支持的畫面,也許就不會形成張桂梅的精神動力僅靠情感的誤讀。
瑕不掩瑜,電影總體而言敘事生動,人物立體,情感真摯。傳記片很容易走入過於拔高或曲解人物的誤區,而《我本是高山》的視野較為廣闊,這裡的“高山”既是張桂梅,也是女中學生,更是所有自強不息的國人。在這個意義上,讓批評回歸作品,圍繞影片本身發聲,方是觀看之道。
《我本是高山》質樸地展現瞭張桂梅人生中平凡又閃亮的三年時光,引發觀眾思考什麼才是有價值的人生。越過爭議看到“高山”的存在與精神,或許比爭議更具現實意義。
(作者劉春 系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