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傢貝蒂·史密斯從小傢境貧寒,14歲輟學打工,飽嘗人間疾苦。


後來,她發奮自學,考進大學學習寫作。


受作傢左拉的影響,她也夢想“養個孩子,種一棵樹,寫一本書”。


1943年出版的小說《佈魯克林有棵樹》,正是源於她的成長經歷。


小說多次入選美國中學課本,改編的電影《天堂樹》,曾獲奧斯卡獎。


作者用溫暖樸實的文字,講述瞭貧民區女孩弗蘭茜及其傢人砥礪成長的故事。


他們深陷貧窮,卻像那棵在水泥地上挺拔傲放的天堂樹一樣,頑強紮根,向陽生長。


讀懂他們的故事,你會明白:


困住人生的,根本不是貧窮。


20世紀初,弗蘭茜出生在佈魯克林的一個貧民區。


美麗堅韌的媽媽凱蒂靠做三處房子的清潔工,才能勉強維持生活。


弗蘭茜帶著小一歲的弟弟,從小四處撿垃圾,賣廢品,幫助媽媽減輕一點負擔。


而年輕帥氣的爸爸喬尼,在酒吧當陪喝侍者,朝不保夕,還常常喝得爛醉如泥。


可是,弗蘭茜依然覺得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

爸爸始終幹凈整潔,廉價的衣服熨得平平整整,腳上的皮鞋擦得一塵不染。


他每天晚上唱著歌回傢,帶著晚會剩下的糖果零食,把歡樂也帶回瞭傢。


他親昵地稱弗蘭茜為小歌後,是她最忠實的傾聽者,幫她將一切煩惱都趕跑。


他別出心裁地帶著孩子們出海釣魚,雖然出盡洋相,甚至毀瞭自己唯一一套體面衣服,但是讓孩子們感受到瞭愛。


弗蘭茜在第一所小學受到虐待,想轉到較好的學校,爸爸冒險給校長寫信,謊稱要搬到高級房子,幫她實現瞭心願。


弗蘭茜14歲時,爸爸因長期酗酒,導致肺炎去世。


一年後的畢業典禮上,她卻意外地收到瞭爸爸臨終前安排的鮮花和卡片,落款處寫著“愛你的爸爸”。


爸爸喬尼未能幫助解決傢庭的物質之憂,但是他窮困卻不潦倒,始終風度翩翩,善良有愛。


他像一顆溫暖的大樹,用體貼入微的愛,呵護著小樹苗的成長,讓他們對生活充滿瞭熱愛和期待。


貧窮可以阻礙物質的享受,但是無法阻擋愛的傳播。

即使粗茶淡飯,佈衣素食,也不妨礙一傢人其樂融融,愛意滿滿。


席慕蓉曾說:

貧窮不是羞恥,富貴也不是罪惡,粗茶淡飯與錦衣玉食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隻要我們有愛,孩子們就會有笑容。

即使生活千瘡百孔,日子捉襟見肘,但愛是生命的火焰,可以溫暖一切。


隻要堅信有人愛你,你就能熬過生命的寒冬。


媽媽凱蒂從不抱怨生活的艱難,也不妥協於命運的安排。


她把全傢賴以為食的發黴面包做得花樣百出,美妙絕倫。沒有東西吃時,就編故事來轉移孩子們的註意力。


弗蘭茜喜歡聞咖啡的味道,卻不喜歡喝咖啡,凱蒂每次都將她那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倒掉。


在她看來,如果浪費一杯咖啡,能讓孩子感受到有錢任性的感覺,也是超值的。


每周六,她堅持花一毛錢去看演出,因為這種奢侈,讓苦難的日子開出瞭鮮花。


她夢想著供養孩子們上大學,讓他們不再延續自己貧困的命運。


因此,每天睡覺前,她堅持不懈地給孩子們讀書,讀《聖經》和莎士比亞,每本各讀一頁。


每天從牙縫裡省下五美分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租住的房子裡有一架鋼琴,凱蒂便通過給鋼琴教師傢做清潔,換來同等的鋼琴課時間。等她學完,再教給兩個孩子。


她一再堅持在喬尼的死亡證明上,死因隻能寫肺炎,而不是酗酒,因為孩子們不能被嘲笑有個酒鬼爸爸。


喬尼去世後,傢中入不敷出,酒吧老板拿出一筆錢,撒謊說喬尼生前留有多餘的酒錢,但凱蒂斷然拒絕他的好意。


她允許孩子們在酒吧兼職,但不接受別人的施舍和憐憫。

弗蘭茜想要輟學幫助媽媽,凱蒂鼓勵姐弟倆邊兼職邊上學。


他們歷經艱難,但是熬過瞭至暗時刻。


最後,凱蒂接受麥克肖恩警官的求婚,但是表明:“我不圖你的錢財。君子固窮,但我們過得很好。”


凱蒂盡己所能將一貧如洗的日子過得熠熠生輝,讓傢人活得有體面、有尊嚴。


“人窮志不窮,傢貧心不貧”,是我們自古以來尊崇的美德,榜樣比比皆是。


既有不食嗟來之食的齊國饑民,也有貧賤不能移的孟子,還有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


法國思想傢蒙田曾說:“物質上的不足是容易彌補的,而靈魂的貧窮則無法補救。”


最大的貧窮,不是物質的匱乏,而是精神的殘缺。


物質可以貧窮,但不要在貧窮中丟失瞭尊嚴。


在媽媽的影響下,弗蘭茜從小癡迷於讀書。


她每星期都要去圖書館借書,博覽群書,並且愛上瞭寫作。


爸爸離世後,媽媽帶著她和弟弟,以及尚未出生的妹妹。


為瞭減輕媽媽的壓力,姐弟倆一邊在酒吧兼職,一邊讀完瞭初中。


初中畢業後,隻能有一個孩子上高中,而另一個孩子則要打工幫助負擔學費和傢庭開支。


弟弟不愛讀書,弗蘭茜卻做夢都想讀書。

可是媽媽卻出人意料地決定讓弟弟直接上高中,而讓弗蘭茜輟學打工,等到第二年再上高中。


弗蘭茜覺得媽媽偏心,可是抗議無效,懂事的她也理解瞭媽媽的無奈,隻能服從安排。


媽媽後來解釋,弟弟必須當年上,因為他本來就不喜歡讀書,一旦停學,就永遠不會再踏進校門。


而她相信弗蘭茜和自己一樣執著堅韌,一定會想盡辦法重返學校。


弗蘭茜先後做過花枝工、檔案員、閱讀工、打字員等,但她始終堅持閱讀。


後來,她靈機一動,決定跳過高中,直接報考大學。


因此,她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自學高中課程,參加大學暑期班學習。


16歲那年,她順利考上瞭密歇根大學,成為傢族第一位大學生。


出生貧寒的弗蘭茜,媽媽為她播下瞭讀書的種子。


讀書,為她打開瞭一個廣闊的新世界,也為她插上瞭夢想的翅膀。


她披荊斬棘,堅韌不拔地實現瞭讀書夢想和階層跨越。


奧普拉曾說:

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隻要夢想一天,隻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

貧窮並不可恥,但是甘於貧窮,不願改變才是可恥的。


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可以通過努力,實現夢想的未來。


無數寒門學子,勤學苦讀,實現瞭鯉魚跳農門,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


無數打工人,背井離鄉,穿梭在大街小巷,讓傢人過上瞭更好的生活;


無數有志青年,艱苦創業,在永不氣餒的奮鬥中,打造瞭自己的夢想王國。


起點不能決定終點,當你勇往直前,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與其抱怨出身貧寒,不如努力追逐夢想,抵達夢寐以求的終點。


弗蘭茜一傢在貧瘠的生活中,綻放出瞭幸福之花。


貧窮,未能阻擋他們的愛、尊嚴和夢想,正如那棵在貧瘠土地上依然枝繁葉茂的天堂樹。


樹也好,人也罷,無論環境多麼貧瘠,都能找到努力生長的意義。


古羅馬塞涅卡曾說:

“我們所贊美的不是貧窮,而是那些在貧困面前不低頭的人。” 


貧窮,可能讓你困難重重,千方百計地扼殺你的希望與夢想。


但是隻要你不屈不撓,永不低頭,貧窮根本困不住你的人生。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