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僑網訊,東明縣位於山東省最西南端,是黃河入魯第一縣,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傢、哲學傢、文學傢莊子的故裡,也是國傢命名的中國西瓜之鄉、書法之鄉、武術之鄉、戲曲之鄉,山東省長壽之鄉、門球之鄉。11月17日,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等國傢的17傢海外華文媒體到訪東明,深入鯤鵬新村、南華莊子觀、東明石化集團等地,開啟2023年“海外華文媒體山東行”活動。在這個初冬與東明開啟一場美麗邂逅。
第一站,大夥走進鯤鵬新村,感受黃河灘區遷建的偉大工程。
東明被稱為“黃河入魯第一縣”,擁有全省面積最大的河灘。在全省17個涉及灘區遷建的縣區中,東明縣遷移人口最多、規模最大、任務最重,是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的主戰場。灘區遷建啟動以來,東明縣針對24個村臺和馬集外遷社區,成立瞭25個分指揮部,全部由副縣級幹部任指揮長,做到一個村臺(社區)、一套班子、一個推進方案。
走進東明縣菜園集鎮的鯤鵬新村,映入眼簾的是藍天白墻,一棟棟別墅鱗次櫛比,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夾雜其中,路邊的綠樹鮮花給冬日增添一抹生氣,美麗的文化廣場上有的村民在健身,有的還扭起瞭秧歌……灘區遷建而興建的鯤鵬新村,已成為灘區居民幸福生活的“安樂窩”。
俗話說“黃河九曲十八彎”,這裡屬典型的“銅頭鐵尾豆腐腰”,之前的鯤鵬新村卻不是這般模樣。因為在灘區裡,而灘區又介於黃河河道與大堤之間,既是行洪、滯洪、沉沙的場所,還是灘區群眾生產、生活、生存的空間,讓靠天吃飯的村民苦不堪言,深陷貧困漩渦之中。新村不僅環境好、基礎設施健全,灘區產業正在崛起,灘區致富之路愈加光明。在村臺南側,積極流轉灘區優質耕地2000餘畝,種植紅薯、辣椒和南瓜等特色農產品,帶動就業1000餘人,逐步打造集種植、加工、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綠色產業鏈,走出一條生態農業良性發展之路。
在村臺西側,借助黃河灘區遷建歷史機遇,保留洪莊村原始風貌,融入黃河特色文化元素,發展黃河記憶民宿旅遊。向南3公裡,主動與東明石化集團合作,打造以水上生態旅遊為主題的莊子文化景區,利用黃河在境內掉彎的獨特優勢,將黃河灣公園、黃河歷史文化苑、黃河水利風景區、莊子觀等景點依次串聯,推動莊子文化與黃河文化有機融合,形成黃河特色風情旅遊帶,帶動灘區及周邊群眾發展農傢樂、特色紀念品等配套產業,真正讓灘區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灘區面貌從昔日貧苦黃河灘變身為欣欣向榮的 “幸福灘”, 圓瞭12萬灘區群眾祖祖輩輩苦苦盼望的“安居夢”“幸福夢”。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