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keva

報道丨於佳 宣勇 陳靈傑 賈磊 霍藝楠

《流浪地球3》已定檔2027年大年初一,系列前作經典角色將悉數回歸。

郭帆早前在采訪中透露,《流浪地球3》故事框架初步形成,預計用一年時間進行劇本創作,同時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繼續探索。“如果有新技術可以應用,會直接轉化到《流浪地球3》的拍攝中。”

回望《流浪地球》系列,已經經歷過觀眾檢驗的兩部作品一次又一次刷新大傢對中國科幻電影的認知。

《流浪地球2》還將代表中國內地角逐2024年第96屆奧斯卡獎“最佳國際影片”,向世界觀眾展示中國科幻電影的非凡魅力。

可以說,《流浪地球》系列的成功是中國電影工業化探索的又一次重大勝利,也是中國電影工業和中國制造業強強聯合的完美結果。

工業設計師楊旭和他的團隊嘗試將工業設計邏輯和工業化生產流程引入電影道具制作,為《流浪地球2》生產瞭千餘件特殊道具。他們不僅僅是這部電影的幕後功臣,更是電影業和制造業融合的推動者。

本期《幕後》,我們邀請到《流浪地球2》美術組制作總監楊旭和線路板組裝生產車間陳經理,為大傢揭秘大銀幕特寫鏡頭下的精良道具,究竟是如何誕生的?面對時間短、任務重的挑戰,美術團隊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0 1

楊旭及其團隊並非專門從事電影行業,而一直專註於工業生產。之所以參與到《流浪地球2》當中,完全得益於產業交融的機會。

楊旭團隊承接瞭數字生命卡、無人機幹擾槍、核彈起爆器等超過100種道具的制作任務。整批道具總數超過1000件,耗時半年打磨,大部分是用數控加機床工業完成,僅有10%采用3D打印工藝制作而成。兩種技術的區別在於,前者耗時較長,但成品更加精細,後者耗時較短,但成品相對粗糙。

深耕制造業八年的楊旭坦言,《流浪地球2》是第一部大規模使用數控機床加工道具的電影。團隊接到的第一個需求是加工氧氣面罩,這款道具後來用在瞭《流浪地球2》的太空電梯戲裡。

款式超過五十款,但生產需求提出時,距離拍攝時間已經很短,楊旭回憶,情況緊急,壓力很大,不過他們扛住瞭壓力,堅決使用數控機床加工面罩,以小批量復模技術完成瞭任務。

“太空電梯這場戲拍攝時間非常長,經過幾個月拍攝,很多3D打印的道具或置景都有破損情況,但這款產品始終沒有破損。”提起當初的堅持,楊旭難言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依靠數控機床制作出來的道具還需要根據材料性質進行針對性的人工處理。

拿塑料材質的道具舉例,需要進行表面打磨處理,然後噴漆,才可以令其有不同的顏色。如果是金屬材質,則需要噴砂,做陽極氧化處理,才可以讓它呈現出不同質感。

“較前期機器生產相比,後期加工會更著重手工流程。”楊旭補充道。

憑借成本低和耗時短的優勢,3D打印技術之於道具制作同樣重要。

雖然成品精良程度不如機床加工,但這樣的特點不影響其制造隻需要拍攝遠景或演員不需要觸碰的道具。生產道具核彈起爆器用的就是3D打印技術。楊旭團隊協調瞭十幾臺機器,僅用瞭一天半的時間就制作出40多款核彈起爆器。

據介紹,韓朵朵和劉培強之間的道具求婚戒指特別有趣。

設計最早參考瞭軸承,中間由一塊鋁合金洗削出來,然後去氧化,做鐳雕,外層包裹著一層304不銹鋼,看著很小,但包含多個精加工零件,由多道工序處理而成。本質上是一個機械外骨骼的啟動器。

如果觀眾留心,還可以在銀幕上看到“Made in China”的字樣。

“可能很多細節觀眾都發現不瞭,但其實我們都做瞭工作”。楊旭直言,“一個產品很有意思的是,它代表瞭美術組的精神,一種精益求精,吹毛求疵的精神。”

02

一般而言,一款簡單產品的開發需要六到八個月,難度稍高的需要一到兩年,但對於《流浪地球2》來說,半年要生產出千餘件道具,遵循的就不是正常的設計邏輯,而是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盡可能提高生產效率。

楊旭表示,整個項目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突破,而是團隊協調。因為高精尖的技術是長久積累下來的,但團隊管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

比如制造無人機幹擾槍時,前後隻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劇組完成設計之後,美術組更多要從生產角度出發,考慮需要留多長時間給結構設計,留多長時間給加工環節,加工之後需要優先分配哪些位置,最後才能順利完成相應目標。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核彈起爆器,生產過程同樣經歷瞭復雜的協調工作。生產該零件時距離過年僅剩幾周,很多工人都回傢瞭。除瞭依靠3D打印技術輔助,美術組既要協調勞務派遣公司盡可能增加工人,也要提前跟物流公司聯系。團隊不僅要保證道具按時生產,還需要把生產好的產品及時送到劇組,保證拍攝正常進行。

由於電影拍攝中,科幻道具經常有聲光電的需求。為瞭更好地配合創作,美術組還專門定制瞭特別的電路板。

根據劇組的不同需求,定制的電控版也隨之應用到不同場景中。

在組裝生產車間,負責相關工作的陳經理我們介紹瞭線路板完整的生產過程:第一步看印刷,錫膏加進去以後,通過印刷幹網把它印到線路板上,之後送入貼片設備,用送料器進行元件加工。緊接著送進焊接爐,經過預熱和加熱,最終完成焊接。

在楊旭看來,流程化、標準線和流水線是工業化生產的核心。

能夠作為制造業的一份子參與《流浪地球2》的幕後創作,他倍感榮幸。第一次坐在影院看成片時,更是難掩激動,“感覺完成瞭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正是由於有無數個像楊旭一樣的幕後功臣助力,正是由於制造業的發展和騰飛,才有瞭《流浪地球2》的成功和輝煌,才有瞭中國科幻電影的全新裡程碑。

相信在中國制造業支持下,中國電影業定能走出一條更寬廣、更多彩、更令人矚目的光影之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