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時隔10年,美國芭蕾舞劇院攜10位首席歸來,“芭蕾之冠”《吉賽爾》驚艷動人;11月10日和11日,1973年首支訪華的美國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先後與中國交響樂團、國傢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登臺,兩場音樂會上,半個世紀未曾中斷的友誼流淌生輝。
在北京,在國傢大劇院,中美兩國藝術傢以藝為橋,擁抱未來。“藝術是全球化的語言,也是表達情感最好的方式。”美國芭蕾舞劇院舞團藝術總監蘇珊·賈菲說,在國際交流打開新局面的時代節點上,“我們來到國傢大劇院,是中美人文交流的絕佳方式,我們非常需要這種交流。希望在不久的未來,我們還可以再次與北京觀眾見面。”
■現場 精彩演繹綻放藝術華光
這一周,國傢大劇院的舞臺見證著美國藝術傢的汗水與光芒。
歌劇院裡,巔峰芭蕾令人叫絕。大幕升起,清新明麗的鄉村風情迎面而來,少女吉賽爾與心上人阿爾伯特情濃意暖,互訴衷腸。《吉賽爾》是歷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劇之一,光明與黑暗、生存與死亡交織出極具美感和戲劇張力的舞蹈詩篇。這部作品對女主角吉賽爾的要求格外嚴苛,從少女的嬌俏爛漫到得知被阿爾伯特欺騙的悲慟心碎,再到墜入幽靈國度的糾結蒼涼,人物弧線跌宕起伏、反差劇烈,對飾演者的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同時提出瞭極高的要求。
5場演出中,斯凱拉·勃蘭特、伊莎貝拉·博伊爾斯頓等5位首席舞者大展身手,精湛的技術水準、到位的情感表達將吉賽爾作為少女與幽靈的兩面詮釋得生動細膩;埃爾曼·科爾內霍、丹尼爾·卡馬戈等5位首席舞者飾演的阿爾伯特以仿佛擺脫地心引力的跳躍高度、穩定速度兼具的快速旋轉贏得熱烈喝彩;第二幕中,舞者們仿佛統一瞭呼吸,協力塑造出劇中著名段落“幽靈群舞”的飄逸輕盈之美,極致彰顯瞭這支美國芭蕾“夢之隊”的絕佳實力。
音樂廳裡,兩場音樂會情誼無限。11月10日,中國交響樂團與費城交響樂團續寫“跨越半個世紀的友誼”,兩團樂手由李心草、特裡斯坦·瑞思·舍曼執棒共同登臺,《二泉映月》、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等作品深情回響;50年前,原中央樂團位於和平裡的排練廳裡,這些經典的旋律凝聚著中美音樂傢親密無間的交流切磋。11月11日,青年指揮傢孫一凡揮起雙手,國傢大劇院管弦樂團、8位費城交響樂團樂手與大提琴傢揚·沃格勒奏響“弦音別緒”,陳其鋼、伯恩斯坦、德沃夏克的作品訴說著對故土的情思,閃爍著多元文化交匯的光彩。
■幕後 藝術交流鑄就深厚情誼
攝影 劉方
“50年前我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還會再回到這裡。”73歲的小提琴大衛·佈斯說。1973年,他跟隨費交到訪中國,時光荏苒,20歲出頭的小夥子如今年逾古稀,“那是我剛開始工作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破冰的中國之行影響瞭我的整個人生。遇見這裡的人、看到那麼多不同的建築……一切讓當時的我覺得難以置信,也許直到今天,這依然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經歷。”
重回北京,一雙熟悉的手趕來與大衛·佈斯相握——90歲的原中央樂團小提琴演奏傢朱信人也是當年的親歷者,在國傢大劇院的舞臺上,兩位老朋友緊緊擁抱。半個世紀的漫長光陰足以把青絲染成白發、把兩位青年變作老者,但音樂鑄就的友誼從未在時光的長河中褪色。
“音樂將國傢和人民團結在一起,我備受感動。”大衛·佈斯激動不已。費城交響樂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同樣感慨良多:“我們很高興今年能再次來到中國交流演出,紀念樂團1973年的歷史性巡演及與中國人民結下的50年友誼。1973年的訪華之行被中國人民視為中美友好的象征,希望我們的音樂能繼續構建中美人民和東西方文化間的橋梁。”舞臺之外,費城交響樂團還與中國同行們深度互動,比如,他們與國傢大劇院就演出合作、劇院運營等話題分享瞭彼此經驗,達成瞭許多共識。迄今,費城交響樂團已12次訪華,未來,更多華章仍待書寫。
老友再逢的同時,也有新朋友正在認識中國這個美麗的國度。年輕的指揮傢特裡斯坦·瑞思·舍曼第一次來到中國,為此苦練瞭兩個月的中文。“中國的文字、詩歌,是值得用一生研究的文化。”特裡斯坦·瑞思·舍曼說。11月10日的音樂會上,他執棒兩國演奏傢演繹瞭《唐詩的回響》,交響樂承載起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張繼《楓橋夜泊》、李白《將進酒》等流傳千古的詩篇,今古相融,東西相會。音樂是一種超越瞭時空地域的語言,“我們用同樣的樂器、同樣的記譜法,在同一個舞臺上創造瞭美好的聲音。”特裡斯坦·瑞思·舍曼說。
“文化交流可以激發我們的許多靈感。”揚·沃格勒說。今年3月12日,他率先登臺國傢大劇院,開啟瞭外國藝術傢接連訪華的新篇章。揚·沃格勒深切地感受著多元文化碰撞共融的奇妙與美好,他以11月11日自己演奏的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為例,旅居美國的德沃夏克在音符中揮灑著對故土的眷戀與對新世界的探索,作曲傢對不同文化抱持的開放態度喚起瞭揚·沃格勒的深深共鳴,“費城交響樂團從美國來,我從歐洲來,我們一起來到北京,感受著中國文化給予我們的啟發,同時,我們也希望能把自己文化中的一些靈感反饋給中國觀眾和中國藝術傢。在我們看來,文化的交流對話永遠值得期待。”本報記者 高倩 文 方非 攝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