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序統籌推進,不斷深化改革。堅持以生態環境檢察專門化為抓手,夯實生態環境檢察職能、機構、機制、規則和隊伍“五位一體”工作基礎,努力構建生態環境檢察專門工作機制,不斷開創生態環境檢察工作新局面。
▶ 數據賦能,強化法律監督技術支撐。加強大數據在跨區劃檢察業務中的深度運用,從研發、應用、推廣法律監督模型入手,推動辦案模式從“個案為主、數量驅動”向“類案為主、數據賦能”轉變。
以深化改革破題
激發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動能
陜西省檢察院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關於“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辦理跨地區案件”的重大改革部署,在最高檢、省委堅強領導下,認真調研、理清思路,系統佈局、有序推進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 胸懷“國之大者”,系統佈局改革。2021年3月,陜西省檢察院正式啟動跨區劃檢察改革,在深入調研論證基礎上形成《陜西省跨行政區劃檢察改革工作方案》,確定從檢察機關自主性較強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入手,以秦嶺區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依托西安鐵路運輸檢察院、西安市沙坡地區檢察院等四個檢察院既有機構建制,緊貼陜北、關中、陜南地理環境特點和行政區劃實際,設立四個跨行政區劃檢察院,在保持現有職能不變的同時,增加管轄跨行政區劃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和區劃檢察院怠於或者不便履職的相關案件,繪就瞭覆蓋陜西全境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劃檢察改革藍圖。 黨委高度重視,各方支持改革。省委和省委政法委多次聽取省檢察院黨組專題匯報,提出明確要求。在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財政廳及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省級政法單位的支持配合下,改革方案不斷完善並經最高檢、省委審議通過。2021年,省人大常委會決定批準設立秦嶺南麓地區檢察院、秦嶺北麓地區檢察院、關中平原地區檢察院、陜北高原地區檢察院等四個跨區劃檢察院,由省檢察院直屬分院為其上一級檢察機關履行相應訴訟職責。隨後,省、市人大常委會完成相關人員法律職務任免,相關檢察院實現機構、編制、人員、財物有序劃轉,具有陜西特色的“兩級五院”跨區劃檢察組織體系初步形成。 有序統籌推進,不斷深化改革。2022年,四個跨區劃檢察院統一掛牌成立,在陜西構建起瞭跨區劃檢察院集中管轄與區劃檢察院地域管轄相輔相成、一體履職的法律監督工作機制。與此同時,堅持以生態環境檢察專門化為抓手,夯實生態環境檢察職能、機構、機制、規則和隊伍等“五位一體”工作基礎,努力構建生態環境檢察專門工作機制,不斷開創生態環境檢察工作新局面。以完善機制解題
提升生態環境綜合保護質效
積極適應生態環境案件高度復合性和專業技術性特點,以機制創新為著力點,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檢察工作,努力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突出統籌,強化一體履職接續監督。經省委編辦批準,在公益訴訟檢察部加掛“生態環境檢察部”牌子,統一指導全省生態環境“四大檢察”案件辦理。在市檢察院組建生態環境檢察辦公室,集中辦理生態環境檢察業務。縣(區)檢察院根據生態功能分區和環境系統保護需要,組建生態環境檢察辦公室或辦案團隊,歸口辦理專業性較強的生態環境檢察案件。建立生態環境檢察指揮中心,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實行案件線索統一管理、案件辦理統一指揮、辦案資源統一調配、案件質效統一管控,形成上下一體、橫向協同、內外聯動的一體履職機制,進一步聚集生態環境保護合力。 加強協作,實現檢察力量有機整合。充分發揮跨區劃檢察機關作用,督促區劃檢察院依法能動履職。 協同治理,凝聚環境保護工作合力。持續優化“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司法保障”的檢察建議辦理社會化格局,以高質量檢察建議助推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治理。加強與相關單位合作,建好用好8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推動“1+N”生態環境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和多元共治平臺建設,促進形成多元協同治理格局。全省三級檢察院與法院協調聯動,共同發揮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效能;與行政機關建立溝通協調機制、與監察機關建立協作配合機制;省檢察院與40餘傢行政機關建立“田長+檢察長”“河湖長+檢察長”“林長+檢察長”“生態環境執法+檢察監督”等機制。省檢察院與多傢環保組織簽署合作協議,構建“檢察+社會”環境保護合作模式。建好用好“益心為公”檢察雲平臺,招募志願者。 數據賦能,強化法律監督技術支撐。加強大數據在跨區劃檢察業務中的深度運用,從研發、應用、推廣法律監督模型入手,推動辦案模式從“個案為主、數量驅動”向“類案為主、數據賦能”轉變。省檢察院直屬分院在辦案中探索同步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三維實景重建和實地勘查,實現空、天、地、網一體化信息融合應用,助推辦案質效提升。省檢察院生態環境檢察指揮中心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案件線索“一網匯集”,重大案件“一網交辦”,辦案力量“一網調度”。以能動履職答卷
堅決守牢我國重要生態屏障
以跨區劃檢察院為“杠桿”,充分調動區劃檢察院依法履職的積極性,統籌發揮“四大檢察”職能,有效履行監督、訴訟和社會職責,為陜西築牢生態底板、為國傢守牢生態屏障。 在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上持續用力。制定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制度,聯合省水利廳開展水資源保護專項行動,依法懲治非法采砂采礦、破壞水土保持等危害河道安全犯罪。與山西、河南、甘肅、寧夏等地檢察院建立區域協作機制。積極參與陜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公益訴訟。 在守護好我國中央水塔和中華民族祖脈上持續用力。與省秦嶺辦會簽關於加強協作配合共同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相關制度,常態化開展專項監督,持續鞏固“五亂”整治成果,助力抓好小水電整治收尾、秦嶺景區違建整治“回頭看”、農傢樂和民宿規范管理等工作。與河南、湖北、重慶、四川、甘肅、青海6省(市)檢察院簽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跨區劃協作協議》。“秦嶺生態檢察衛士”被評為全國優秀檢察文化品牌。 在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上持續用力。認真執行長江保護法,嚴格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加強漢江、丹江流域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保護和系統性修復,依法監督、治理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圍河(湖)造田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廢水滲漏、污水直排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助力尾礦庫風險防范。聯合河南、湖北等毗鄰地區檢察院建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聯席會議制度。 在深入實施“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上持續用力。召開全省荒漠化防治檢察監督工作推進會,依法助推毛烏素沙地全部治理,推進退化林草生態修復,助力陜西打造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先行示范區。與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等毗鄰地區檢察院會簽跨區劃協作協議,攜手解決沙患、水患、鹽漬化、農田防護林草原超載過牧、河湖濕地保護等生態問題。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上持續用力。聯合山西、河南省檢察院建立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部署開展關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監督活動。依法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進水源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耕地土壤污染問題監督,持續開展土地執法查處領域非訴執行監督,助力守護耕地保護“紅線”。 在助力綠色低碳轉型上持續用力。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助力陜西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用地結構全領域調整。部署開展煤炭、石油、天然氣污染防治專項監督。積極探索“檢察+碳匯”辦案模式,將碳匯賠償理念引入刑事案件辦理,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中引導被告人修復生態。 (作者為陜西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旭光)來源:檢察日報·理論版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