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號”是我國首顆探日衛星,於2021年10月14日發射升空,開啟瞭我國空間探日的時代。近日,“羲和號”科學與應用系統所在地——南京大學太陽科學數據中心,依據“羲和號”追日兩年來的最新觀測數據,首次制作成太陽表面壯觀景象的科普視頻,並發佈瞭一系列原創性科研成果,為研究揭示太陽爆發機制提供更多證據。
03:36
這段視頻,是首次集合全日面光譜掃描成像制作而成的,展示瞭“羲和號”探日觀測到的太陽表面各種爆發的壯觀景象。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 方成:這個就是太陽上的耀斑爆發的情況,還有黑子的情況,有一些爆發噴射,還有暗條的爆發、日冕物質拋射,如果它正好面對地球,那對地球上的影響就非常大,它影響到地球的電離層、磁場、導航、通信、衛星,包括空間站。有高能的粒子高能輻射出來時,空間站的宇航員是不能出艙活動的。
“羲和號”2021年10月14日發射升空,開啟瞭我國空間探日的時代。兩年來,“羲和號”在距離地球高度為517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運行,每天繞地球15圈,大約每95分鐘繞地球一圈,每圈工作大約30分鐘,為太陽做CT。
一次掃描隻要46秒,就能獲得太陽全日面1600萬個點的光譜,大約10個GB大小的原始科學數據。經過科學定標校準,兩年來,南京大學太陽科學數據中心最終獲得約400TB的高質量科研數據,在國際上首次獲得瞭Hα波段的太陽全日面光譜,並首次在中性鐵譜線觀測到強烈的白光耀斑,以及首次定量得到瞭不同層次太陽大氣的自轉速度,在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以專輯形式發表瞭系列科研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 方成:目前應該說是全世界在全日面的光譜方面,我們是第一的。我們的光譜分辨率、時間分辨率都是全世界最佳狀態。非常完整地記錄太陽上的各種活動,然後我們可以把它的速度,它的密度測出來。對我們太陽物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第二個方面就是對空間天氣的預報和預警。現在國際上有幾十個國傢都用我們的資料,我想對全世界的太陽物理研究,對全世界地空間天氣研究都會做出中國的貢獻。
據瞭解,目前,我國正在開展“羲和二號”日地L5太陽探測工程論證。日地L5點,即日地第五拉格朗日點,距離地球約1.5億公裡。截至目前,日地L5點尚為國際探測空白。發射衛星到日地L5點探測,結合近地觀測,可實現太陽活動現象的三維重構,有望開啟我國的立體探日時代,可深入探索太陽活動區磁場的起源和演化、揭示太陽爆發的物理機制、傳播規律和對地響應,還能夠提前4—5天觀測到即將面向地球的太陽活動,實時追蹤面向地球的太陽爆發,給空間天氣預報帶來革命性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 方成:太陽系裡面一共有五個點,這個L5點最適合太陽觀測點。因為它跟地球是60度角度,跟太陽相當於等邊三角形的位置。全世界都沒有一個衛星固定在L5點觀測太陽,太陽活動有11年的周期,我們希望能夠在2026年,太陽活動最大的時候,我們能夠放上去。
(總臺央視記者 周培培 江蘇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