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交匯尋文化根脈 中外交融品傢國情懷
——2023年網絡中國節·中秋賞月直播活動側記
華燈初上,夜色旖旎。當無人機掠過贛江之濱的滕王閣,一輪當空的皓月出現在回傳的直播畫面中,演繹著月影、樓影、光影和江影融成一片的國風浪漫。此番良辰美景借助網絡直播,推送至千傢萬戶。
在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一場網絡中國節·中秋賞月直播活動如期而至。活動以“皓月名樓 詩意中華”為題,設置“花好月圓夜”“明月照今朝”“千裡共嬋娟”三個篇章,邀廣大觀眾共賞一輪明月,共度網絡中國節。民樂串燒、國風歌舞、創意音詩畫、青年合唱……直播薈萃多種節目形式,融合節日歷史源流、人文風俗、科技演繹,以兼收並蓄、多元交融的樣式詮釋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敘述傢國情懷。
三地同屏賞月,探尋文化根脈
在中華民族的精神長河裡,月亮向來承載著中國人心底的思鄉情感。不僅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裡的濃鬱思念,還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殷切期許,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深刻哲思。
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曾登高舉目,吟風誦月,與今人賞同一輪明月。在古人視角裡,江西滕王閣的明月,有著“一樓風韻在,千古月恒香”的如畫皎潔,湖南嶽陽樓的明月則是“洞庭明月一千裡,涼風雁啼天在水”的醉人心脾,湖北黃鶴樓的明月更如“黃鶴西樓月,長江萬裡情”般雄渾壯麗。
在這場直播活動中,“江南三大名樓”的月景同屏呈現。透過直播屏幕,皎潔月色與滕王閣、嶽陽樓、黃鶴樓的燈光交相輝映,看三地皓月升空、秋月如珪。在中華民族的精神長河裡,總有這樣一輪明月,從秦磚漢瓦到唐風宋韻,盛滿瞭一代代中國人的文化鄉愁。
除瞭取“江南三大名樓”作賞月勝地,直播還把國傢天文臺超級大月亮的賞月信號接入現場。有網友跟帖:“屏前夢幻又驚艷的滿月畫面,直訴著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溫馨和美好。”
傳統現代交融,詮釋中秋雅韻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當年“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來到南昌,寫下七言律詩《滕王閣》。如今,百度發佈的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用AI技術將詩景繪成一幅具象畫卷。
在創意音詩畫節目《滕王閣》中,“文心一言”與傳統文化傳播者“小一姐姐”暢談古今詩詞,描畫詩中意象,在一番人機對話間,完成瞭一場“跨次元”的文化科普課堂。
“太酷瞭!這才是來自元宇宙的祝福。”一支由騰訊虛擬代言人星瞳帶來的歌舞《花月成雙》演罷,有網友這樣感嘆。
作為“漢語盤點2022年度字詞”之一,“數字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迭代更新應運而生。當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的時代光彩與勃勃生機,打開瞭網絡文藝新媒介產品的審美想象和創新創意空間。本次活動引入“數字虛擬偶像”,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及其強大生命力。
在直播互動區,有網友用“新國風”“科技范兒”來形容當晚節目。可見,民樂聲聲、輕歌曼舞和創意音詩畫表演,將東方意蘊、文化藝術和時代風貌等巧妙地融合起來,體現出歷史古韻、當代國風與“Z世代”的潮流碰撞,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賦予時代風華。
海內外雲端相聚,共敘傢國情懷
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歷經千年演進而歷久彌新,已融入中華兒女的精神血脈。“記得去年中秋佳節,是與親人朋友一起度過的。那時有熱騰騰的飯菜、香噴噴的月餅,雖然今年無法與他們相聚,但也可以想象到他們的笑臉。”直播連線環節,海外留學生畢丹彤分享瞭自己在異國過節的所見所思。
“我聽說,中秋賞月是為瞭看月宮裡的兔子”“在景德鎮,我瞭解到‘遊園賞燈’這一中秋習俗。用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玲瓏瓷制作的燈真是精美絕倫”……活動現場,兩位來自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外籍留學生,分享瞭各自對中秋這一中華傳統節日的瞭解,並用中文送上祝福。來自海外的他們,正親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在文化的交流互鑒中向陽而生、向上成長。
這場直播還傳遞瞭來自亞運會賽場和邊防一線的祝福,同時現場發佈瞭“網絡中國節”青年共創計劃,邀請廣大青年網友,通過小切口刻畫節日生活、描繪節日體驗,讓中華文明深厚的歷史積淀,在當今時代再次綻放異彩。
月漸圓,情漸濃。直播在同聲唱響的歌曲《但願人長久》中進入尾聲,“團圓”“思念”等詞也逐漸占領直播互動區:“每逢佳節倍思親,幸好傢人就陪伴身邊”“今天終於搶到瞭回傢的車票,越來越期待團聚”。這些佳節祝福,也宛如明月一般朗照古今,讓團圓的幸福無限回味,讓這份傢國情懷一脈相承。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