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瞭月餅這種中秋節日食物,很多有關中秋、月亮的音樂也構成瞭我們的中秋記憶。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用揚琴奏響“中國記憶”的比利時作曲傢左漢。

在佈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天涯共此時·暨“江南絲韻”中秋音樂會上,比利時鋼琴傢、作曲傢左漢演奏瞭原創揚琴組曲《嫦娥》。

記者:這次您是全程背譜,這個對你挑戰大嗎?

比利時作曲傢 左漢:有點難,一邊看樂譜,一邊彈琴,我覺得有點難。

左漢的原創作品《嫦娥》融合瞭古典交響樂與中國民族音樂元素的揚琴,將“嫦娥奔月”的故事娓娓道來。

清韻江南絲竹樂團揚琴演奏員 任麗子:技術方面,技巧方面,它就是一個輪音。他現在能保持這麼密的頻率,其實是花瞭很多時間、下很多功夫去練習的,輪音至少要練個三年,才能把手速練出來,至少的。確實第一次見到外國人彈中國的揚琴。

去年中秋節,他還在安特衛普奧古斯丁音樂中心舉行瞭“中國記憶”中秋主題音樂會,將自己珍藏的中國記憶寫成瞭美妙的音符,還把自己對中國詩詞文化的理解註入音樂作品中。

比利時作曲傢 左漢:音樂會之後,其實有很多人,他們上瞭舞臺,他們想去看一下,因為揚琴其實音色很美。當然,也有些人問瞭,這首歌歌詞從哪來的,特別是如果這裡有人對歷史感興趣,他們也要問這個問題。

左漢說,“中國記憶”音樂會的靈感源自他在中國青島的美好時光。

2005年他初來青島,這一待就是4年。2007年開始在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室內樂和西方音樂史,並作為當時青島唯一的專業管風琴演奏傢,與青島大劇院合作。

比利時作曲傢 左漢:想念中國的氣氛,我們原來住青島,然後夏天的時候(晚上)在青島吃燒烤喝啤酒。青島的一個特點,是吃,他們叫蛤蜊。在比利時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在這裡,如果是晚上的時候,十點鐘沒有人。這個氣氛隻有在中國有。

2009年,結束四年的中國生活,左漢千裡迢迢背著一架揚琴回到瞭比利時。也是從那時起,他萌生瞭以揚琴為主奏樂器、創作“中國記憶”組曲的想法。

記者:回到比利時之後才開始練的(揚琴)?

比利時作曲傢 左漢:在比利時的時候,其實有幾年沒練好,因為我那時候也沒有老師,所以我要自己排練。

左漢這一練就是十多年,這架揚琴也一直陪伴在他左右。

比利時作曲傢 左漢:現在因為我會彈它(揚琴),其實沒有一天我不彈它,(不彈)會很難受的。如果我在比利時的時候,如果我沒有揚琴,那不行的。

左漢的妻子來自武漢,他也因此愛上瞭這個“第二故鄉”。

比利時作曲傢 左漢:我們在中國的時候,我覺得我在傢就是像回傢的感覺。

正是這份對中國如故鄉一般的獨傢“記憶”,讓左漢創作出瞭《嫦娥》,他想讓更多西方人像瞭解花木蘭一樣瞭解嫦娥、瞭解中秋。他相信,不管需要多久,這份獨傢的“中國記憶”可以變成“世界記憶”。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