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位“大將軍”

鎮守要塞,威猛霸氣

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

三個看點,一起認識

定遼大將軍銅炮

01

“定遼大將軍”的火力有多猛?
清軍:怕瞭怕瞭

1643年,明朝軍事要塞寧遠城

迎來最後一戰“寧遠保衛戰”

據明軍奏報記載

清軍六萬餘人“排山倒海而來”

“不知我陣內有炮,蜂擁直前”

清軍靠近後,明軍集中火力發射大炮

清軍大敗,後來也不曾發動大規模攻勢

明軍的大炮是這場戰役勝利的關鍵

△影視劇中,明軍紅夷大炮發揮巨大威力,擊退清軍。

它,就是紅夷大炮“定遼大將軍銅炮”

明代是中國火器發展的黃金時代

明代後期,明軍引進瞭

歐洲在公元1600年前後制造的艦用長炮

並開始仿制

仿制成功後

所有類似設計的火炮統稱為紅夷大炮

(註:“夷”是中國封建王朝對外族的蔑稱,當時稱歐洲人為“紅夷”)

△歐洲在公元1600年前後制造的艦用長炮。

幫助明軍在“寧遠保衛戰”中

取勝的“定遼大將軍”

又是這些紅夷大炮中的佼佼者

被認為是

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

身長三米多的它

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紅夷大炮

02

“定遼大將軍”的火力為何猛?
多重BUFF疊加

寧遠保衛戰的前一年

松錦之戰中,明軍慘敗

吳三桂帶領三萬殘兵,退守寧遠

但寧遠兵力不足、武器奇缺

各方將領決定捐資鑄造一批火器

以抗清軍

由銅炮上的銘文,可知:

定遼大將軍銅炮,是吳三桂捐資鑄造

欽差提督軍務鎮守遼東總兵官左都督吳捐資鑄造,定遼大將軍,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吉旦,督造掌印都司孫如激,總委參將王邦文,打造千總石君顯。”

在紅夷大炮的基礎上

定遼大將軍銅炮又疊加瞭兩層BUFF

BUFF一:鑄造方式更為先進

工匠將冷卻水導入中空的模型中

使鐵質炮管自內向外凝固

所鑄的炮更大

耐用程度也提高瞭五倍甚至數十倍

BUFF二:采用“鐵芯銅體”鑄造法

銅的熔點低於鐵

“鐵芯銅體”的大炮

管壁較薄、重量較輕、花費較少

△捷勝飛空滅虜安邊發熉神炮,現藏於中國長城博物館,鑄造於明末,采用“鐵芯銅體”鑄造法。

這種鑄造方式

直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才被西方使用

比明末晚瞭兩個多世紀

因此,定遼大將軍銅炮

可以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

03

紅夷大炮→紅衣大炮
朝代更替,威力依舊

雖然,定遼大將軍銅炮震懾住瞭一方清軍

但明朝大勢已去

1644年,明軍主動撤離寧遠

定遼大將軍銅炮因為太重,難以攜帶

從而長埋地下

直到1952年

考古人員在遼寧的興城古城墻

倒塌的磚石堆下,才發現瞭它

但其他紅夷大炮仍在戰場發揮巨大威力

清軍將“紅夷大炮”改名為“紅衣大炮”

(註:因忌諱“夷”字,所以改“夷”為“衣”)

成瞭它的主要使用方

△2022年,山東日照莒縣,發現兩門寫有“康熙八年制”的紅衣大炮。

這位明朝“大將軍”

一朝輝煌,一朝沒落

是我國火器運用於軍事領域的重要物證

來源:央視新聞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