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顧城曾說: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幹凈。”

幹凈,是一個人身上最溫柔的形容詞,是一種讓人舒服的氣質。

人生,不求大富大貴,隻求清清白白,幹幹凈凈。

這是做人的底線,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1

外表幹凈,是尊重

《菜根譚》中說:

“貧傢凈掃地,貧女凈梳頭,景色雖不艷麗,氣度自是風雅。”

意思是說:貧苦人傢把地掃得幹幹凈凈,窮人傢的女兒把頭梳得整整齊齊。

雖然外表算不上艷麗,但是卻有一種高雅脫俗的氣度。

外表未必高雅,但一定要整潔;

衣著未必奢華,但卻一定要幹凈。

一個人的儀表,就是一張隱形的名片。

沒有人有義務,透過連你自己都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外表幹凈的人,有一種自然的吸引力,與之相處時,總能在不經意間感受到溫暖和愜意。

以貌取人不等於膚淺,因為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從他的外在就看得出來。

在幹凈得體的外表下,隱藏著一個人對生活的講究。

一個人如果能把自己收拾得幹幹凈凈,就意味著他對生活有一份恭恭敬敬的態度。

不敷衍,不搪塞,不會去混日子。

《禮記》有言:

“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一個人如果能把自己的儀表,整理得幹幹凈凈、整整齊齊,那麼他面對其他事情,也能從容不迫、落落大方。

外表是一個人表現內心的圖畫,把自己收拾得幹凈利落,對自己的形象認真負責,是尊重別人,更是取悅自己。

2

談吐幹凈,是涵養

荀子說:

“贈人以言,重於珠玉;

傷人以言,甚於劍戟。”

一個人嘴裡不幹不凈,對別人妄加指摘,就是在“作業”。

業作得多瞭,遲早會報應到自己頭上。

《三國演義》中的禰衡,年少得志,年紀輕輕便成瞭大名士孔融的忘年交。

孔融把他引薦給曹操,他竟當眾脫光衣服,來瞭一出“擊鼓罵曹”,讓曹操很是下不來臺。

曹操不想落下“不能容人”的罵名,忍氣把他打發到荊州劉表處,劉表又把他送給瞭性情急躁的黃祖。

黃祖是一介武夫,他可不像曹操劉表一樣,顧忌自己的身份名聲。

當禰衡再一次狂性大發時,黃祖二話不說便將他給殺瞭。

一代名士,終因目中無人而早早落幕。

古人說:

“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來不會輕易口出惡言。

他們知道言語的力量,不願因為一時的痛快去傷害別人。

他們站在別人的角度,懂得寬恕與和理解。

這樣的人談吐溫柔而堅定,溫和而幹凈。

他不忍心去傷害別人,別人也不願去傷害他。

3

圈子幹凈,是取舍

古人說: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蓬草長在麻地裡,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

白沙混進瞭黑土裡,就會變得和土一樣黑。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就會有什麼樣的品性;

一個人經常混什麼樣的圈子,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選擇圈子就是選擇命運。

人到瞭一定年齡,要學會取舍,舍棄無用的社交,虛假的酒局。

保持圈子的幹凈,不僅是能力,更是境界。

顧城說:

“一個人不能在醒來的時候看見自己,覺得不堪入目。”

盡管生活中總有黑暗,盡管我們都曾感慨過:壞人當道,好人難當。

但這些都不是我們放棄品行幹凈,自甘墮落的理由。

“曾子居衛,管寧割席。”

一個人內心有理念,有堅守,遠離那些蠅營狗茍的圈子,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縱使前路茫茫,也要在心中燃起篝火,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尋找自己要走的路。

4

內心幹凈,是高貴

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一個人內心幹幹凈凈,人品沒有污點,自有一份高貴。

他們不會被物欲裹挾,不會墜入欲望的深淵。

也許他們並不富有,但是卻活得舒心、安心。

清末名臣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權勢日盛,很多下屬都來巴結他。

其中有一個縣令送給他一幅王羲之的字,珍貴異常。

曾國藩愛不釋手,連夜賞玩後原封不動送瞭回去,對縣令說:

“世間尤物,不敢妄取。”

曾國藩為官幾十年,清廉自守。

下屬送來的禮物,每次隻取一些不太貴重的小玩意兒留下,既不傷別人的面子,也不壞自己的品行。

曾國藩說:“慎獨則心安。”

一個人內心幹凈澄澈,才能無愧天地,不懼鬼神。

努力成為一個內心幹凈的人,乘著熹微的光,不遺餘力地前行吧。

幹凈、簡單、天真、自然,到瞭一定的年齡後,就會轉化為清雅的氣質,這是一種返璞歸真,也是一種歲月的賞賜。

幹凈的人,也許會衰老,但絕不會油膩;

也許會平凡,但絕不會庸俗;

也許會清貧,但活得問心無愧。

在這個花裡胡哨的年代,物欲和虛榮讓人開始變得油膩,維持“幹凈”顯得彌足珍貴。

做一個幹凈的人,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如夜晚微涼的清風,永遠溫柔,永遠澄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