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線上那抹最美“迷彩綠”
——走近廣西百色市戍邊民兵群體
天池國防民兵哨所。羅桂科 攝
初秋時節,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劃過天際,繚繞山間的雲霧逐漸消散。群山之中,一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國旗下,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天池國防民兵哨所民兵們整齊列隊,哨長凌尚前帶領大傢高舉右拳宣誓:“忠誠履行戍邊使命,誓死守衛祖國疆土!”錚錚誓言,響徹雲霄。
這不僅是幾個人的豪言壯語,而是一群人的初心使命。在革命老區百色市359.5公裡的邊境線上,國防民兵哨所民兵們與青山為鄰、與艱苦作伴,用腳步丈量祖國的邊境線,用為國擔當的忠誠築起一道堅固的“長城”。
近年來,隨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鬥者”凌尚前、“全國最美退役軍人”王啟榮、“廣西壯族自治區民兵工作先進個人”李盛周等一批模范代表的故事被相繼報道,越來越多的人們知曉瞭百色戍邊民兵群體的故事。
天池國防民兵哨所
“選擇瞭戍邊,就執著堅守”
在天池國防民兵哨所半山腰的斜坡上,用石子拼成的中國地圖讓人眼前一亮。
這是凌尚前和哨員們花3天時間,用一粒粒碎石堆成的。凌尚前想用這樣的方式點綴這個陪伴瞭他42年的“傢”。
今年2月,凌尚前到瞭退休年齡。但他主動向那坡縣人武部提出申請,希望繼續堅守哨位,守護這個“傢”。
初到這個“傢”時,凌尚前才18歲。他對“兵”的情緣,源於幼時。凌尚前出生在那坡縣平孟鎮一個距離邊境線不足1公裡的小山村。年少時,在一次目睹瞭村莊被炮火炸成廢墟的場景後,保傢衛國的信念在他心底紮瞭根。
初中畢業後趕上鄉裡征兵,凌尚前先後兩次報名應征,均因身高問題未能如願。1981年3月,聽說天池國防民兵哨所招哨員,他主動報名,成為一名民兵。
20世紀90年代,天池國防民兵哨所條件很艱苦。水、電、路“三不通”,哨員每天都得步行2公裡到山下背水,到10公裡外的鎮上買菜。更難熬的是漫漫長夜——山風呼嘯、門窗作響、孤寂難耐。不少哨員隻住瞭一兩個晚上,就頭也不回地走瞭。凌尚前留瞭下來,原因很簡單,站在哨所,一抬眼就可以望見自己的村莊,“守哨所就是守傢”。
哨所巡邏線8公裡長,有11塊界碑。哨所民兵每次巡邏不僅要防止失足摔下陡峭的山崖,還要小心蜈蚣、螞蟥、毒蛇的侵襲。
一次巡邏,凌尚前左手被毒蛇咬傷,當場昏迷。經過全力救治,他雖然保住瞭命,但是左手的無名指再也無法伸直瞭。即使這樣,凌尚前也沒有想過離開哨所。“離開就對不起那些犧牲的戰友們,就算是為瞭他們也要守好這條邊境線。”凌尚前說。
凌尚前回憶起,剛到哨所時的一件往事。一位哨員在662界碑配合部隊執行任務時踩雷犧牲。這件事令他悲痛不已,也更加堅定瞭守邊護邊的決心。
1992年,那坡縣對連續工作10年以上的哨員進行轉崗安置,凌尚前有到鎮裡擔任專職人民武裝幹部的機會,但他擔心他走後“人去哨空”,最終選擇留在哨所。
這一守,凌尚前就從青年守到現在。“選擇瞭戍邊,就執著堅守,隻要我能守得動,就一直守下去。”凌尚前說。
有人說,選擇哨所,既需要勇氣,更需要奉獻。如今,百色市所屬4個國防民兵哨所有七成人員守邊5年以上,他們經受住瞭時間和環境的考驗,紮根八桂大地,用自己的無私奉獻守衛祖國邊疆安寧。
哨所民兵為界碑描紅。羅桂科 攝
其龍國防民兵哨所
“哨位即戰位,執勤即戰鬥”
“八一”前夕,靖西市其龍國防民兵哨所,62歲民兵楊松康,站在當年迫擊炮留下的彈坑前,帶領哨員們重溫那段歷史:哨所因戰火而生,哨位即戰位,執勤即戰鬥。
來到哨所門前,楊松康指著“英雄民兵哨所”榮譽牌匾,驕傲地說:“這項榮譽,也有我的一份付出”。
1981年8月,楊松康和戰友在時任哨長、“民兵戰鬥英雄”楊作標指揮下,在哨所附近的邊境線,擊潰瞭一股來犯之敵,這成為他最自豪的人生經歷。
2018年,楊松康為瞭照顧患病的老伴,卸任哨長職務。經他推薦,同村的退役軍人李盛周成為哨所的第十九任哨長。
李盛周記得很清楚,上哨第一件事,楊松康就指著不遠處的村莊,對他說:“我們的腳下是戰場,身後是傢園,第一、二任哨長都是民兵戰鬥英雄,你不能給他們抹黑。”
平日裡平易近人的李盛周,一旦上瞭訓練場十分嚴厲。2018年4月,上哨沒多久的李盛周,帶隊對所轄地段國境線進行巡邏。當大傢喘著粗氣爬到山頂時,李盛周突然下口令:“全班註意,成防禦戰鬥隊形!”大傢一下慌瞭神:“是不是遇到瞭什麼突發情況?”
李盛周說:“沒啥情況,就是想看看大傢的戰備意識和戰術基礎,你們擺出的隊形問題很多。”
年輕的隊員問:“我們是民兵,有必要如此緊張嗎?”
李盛周鄭重地點瞭點頭,因為他深知,腳下這條巡邏路,曾經遭受過戰火,思想上任何的懈怠,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他從路邊撿起幾塊石頭,在隊伍中間演示起來,為大傢講解各種戰術隊形動作要領。
在李盛周的嚴格訓練下,哨所民兵的戰鬥素養越來越高。
2018年9月,李盛周帶領哨所民兵巡邏至一處界碑附近,發現鄰國境內停瞭10餘輛摩托車,每輛車上都捆滿瞭麻袋,而我方一側停著幾輛面包車,20餘人不停地往面包車上搬運物品。
李盛周一邊通知公安機關,一邊帶領大傢擺出防禦戰鬥隊形,將雙方人員分隔在邊境線兩側。隨後,公安機關及時趕到,根據哨員提供的線索,依法將涉嫌走私者抓獲。
近年來,在李盛周帶領下,其龍國防民兵哨所配合公安機關查獲違法越境走私案件10餘起,有力地維護瞭邊境安寧。他常對哨所民兵們說,“一萬次巡邏可能沒有情況,一次疏忽就可能使國傢利益受損。”
長期工作在邊境一線,戍邊民兵們熟悉界碑的坐標走向,熟悉防區山脊的地貌特征,熟悉邊境路的一坡一坎,邊境線上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這些年來,其龍國防民兵哨所合理處置邊情上百起,收集和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數千條,始終捍衛著國傢的利益和邊境的安全。
天池國防民兵哨所哨員。羅桂科 攝
舊村國防民兵哨所
“守邊我有責,青春正擔當”
“我是中國民兵,我宣誓: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參加國傢建設,忠實履行國防義務……”
4月1日,一場特殊的授槍儀式,在舊村國防民兵哨所觀察哨前舉行。現場,哨長廖雄偉帶領全體哨員整齊列隊,身著老式軍裝的“名譽哨所民兵”王啟榮,雙手握槍向前送出,廖雄偉迅速伸手接過,舉槍回禮。
在王啟榮看來,授槍儀式不僅是傳遞一把鋼槍,更是傳遞一份責任,讓新一代哨員繼續追尋前輩足跡,堅定保衛祖國邊疆的決心。
王啟榮是舊村國防民兵哨所的第一代民兵,曾作為哨所的一名機槍手,參加瞭邊境作戰。戰時13名哨員一起約定,假如誰在戰場上“光榮”瞭,活下來的人一定不能忘瞭他。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王啟榮不幸右腿受傷,落下殘疾,而他的戰友——副機槍手隆向東卻犧牲瞭。
1980年,王啟榮退役,原本可以選擇去供銷社、百貨公司等別人眼中的“好單位”,可他心裡惦記著對戰友的承諾,要求到剛籌建的那坡縣烈士陵園當守陵人。
從此,寒暑易節,木棉花謝瞭又開,草黃瞭又青。在這座陵園,王啟榮一守就是38年。在此期間,他搜集整理360多位烈士的生平經歷、所在部隊、參加戰役等歷史資料,供後人緬懷。2018年被評為全國“最美退役軍人”。
今天,讀著身邊一個個戍邊民兵的守邊故事,新一代戍邊民兵正在茁壯成長。
今年24歲的李旺,曾是一名酷愛極限運動的滑板少年。2021年,在傢鄉民兵故事的感染下,他辭掉瞭在深圳收入不菲的工作,報名參軍。因身體原因與理想失之交臂後,為瞭圓夢軍旅,他又主動申請到哨所當民兵。
報名時,那坡縣人武部幹部對這個稚氣未脫的年輕後生心裡不托底。很快,李旺用實際行動證明瞭自己。
剛上哨所,李旺便趕上瞭哨所搞建設,849級臺階一天上下3、4趟,扛水、扛菜、扛物資,這種高強度勞動持續瞭一整年。
2022年5月,李旺與3名同事要將40公斤重的貨物搬上哨所,由於道路階梯狹窄,4人隻能輪流背扛。李旺註意力高度集中,到達山頂後,才發現腳後跟磨破瞭皮,膠鞋被血染紅一大片。
2022年8月,哨所執勤點接到緊急電話:一男一女騎摩托車強行沖卡,請求協同堵截。李旺放下電話,立刻和同事從卡點出發,開車沿公路圍堵,最後協助民警將兩人抓獲。
今年,已經是李旺上哨的第3年,談起未來,他說:“守邊我有責,青春正擔當。比起原來僅僅為自己的生計奔波忙碌,如今為國傢站崗,我覺得更有意義。”
弄平國防民兵哨所
“揚起一面旗,守邊固國防”
國旗——國傢主權的象征,也是每個邊境軍民心中最神聖的精神圖騰。
乘車沿著邊境一線前進,沿路傢傢戶戶門前懸掛著的國旗不斷映入眼簾。哨所雖然散落在邊境的崇山峻嶺中,但高高升起的五星紅旗,一眼就能讓人認出。
近年來,隨著哨所民兵的故事不斷被人知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哨所,感悟傢國情懷。
今年3月,百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與那坡縣人武部簽訂協議,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設邊境線上的紅色思政課堂。
學有榜樣,趕有目標,邊防民兵數十年戍邊積淀的深厚愛國情懷,如同山頂聳立的旗幟,持續感召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愛國守邊的行動中。
“新時代、新征程,百色民兵有作為;邊境巡邏有我在,保障支援我能行。”7月底,那坡縣平孟鎮弄平國防民兵哨所副哨長農宏義和民兵們,巡邊返回後正用朗朗上口的壯語快板為邊民宣講黨的創新理論。
快板唱完,農宏義繼續講起近年來邊防的發展變化。他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平孟邊境經濟合作產業園等對外開放的身邊事例,向每一個邊民傳遞信息——邊防建設越來越好。
“日子好過瞭,更要搞好國防教育,經濟發展才有保障,生活才會更好。”去年底以來,百色軍分區開展“一十百千”工程,即舉辦1期理論培訓班、邀請10名軍地理論宣講專傢、選拔100名宣講骨幹、培養1000名民兵宣講員,深入田間地頭、村莊社區、廠礦企業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國防知識。
活動開展以來,哨員們利用巡邏執勤時機,走進邊境一線村屯,采取“拉傢常”的方式與村民面對面交流,並結合村裡推進鄉村振興實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黨的好政策講活講透,民兵隊伍通過這樣的方式,密切軍民血肉聯系,助力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
在宣傳教育活動中,百色軍分區還註重實施現地教育,充分利用地處邊防一線、哨所民兵和邊民中榜樣人物眾多的特點,組織學生、村幹部和群眾到界碑和設在弄平國防民兵哨所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聽身邊人講戰鬥經歷。
“無論是農宏義講述父輩在邊境一線經歷風雨的故事,還是他自己甘於清貧寂寞、20年堅守哨所的事跡,都一樣感人,會進一步激發青少年戍邊衛國的熱情。”那坡縣人武部領導說,民兵宣講隊隊員發揮“旗幟”作用,凝聚起強邊固防的強大合力。
前不久,廣西軍區機關禮堂舉行“強軍戰歌獻給黨深情禮贊二十大”主題晚會,百色軍分區民兵宣講隊收到特別邀請,表演《身在邊疆,心向中央》主題朗誦。宣講隊隊員的深情講述,引得在場官兵紛紛表示,將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努力為黨和人民守好邊、固好防。
百色軍分區領導告訴記者,建哨以來,在戍邊民兵感召下,哨所所在鄉鎮先後有335人參軍,317名邊民上哨巡邊,其中堅守5年以上的有100人,堅守10年以上的有25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