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泰鬥”幹祖望老先生,活到104歲的高齡。 100歲時尚未退休,仍和年輕人一樣,每天出診、授課、爬樓梯。 被問及養生秘訣,他總結瞭八個字:“童心,蟻食,龜欲,猴行。” 以動物為師,力求精神淡薄、身體振奮。 童心安神 孟子說:“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真正內心安寧的人,都是沒有失去童心的人。 錢鐘書雖為學富五車的大學者,卻始終保持著一顆童心。 大熱天女兒熟睡,錢鐘書看著女兒圓鼓鼓的小肚子,在上面畫瞭個大花臉。 自傢的貓跟隔壁林徽因的貓打架,錢鐘書半夜從床上爬起來,拿著竹竿給貓助陣。 吃蛋糕被記者偷拍,索性連頭帶蛋糕鉆進被窩,弄得滿頭滿身的奶油。 他還會模仿小學生的口吻,給《新民晚報》投稿,捉弄自己的編輯朋友。 他這一生“稚氣未脫”,直到去世,都仿佛一個大孩子。 像孩童般去看待這個世界,就能保持精神愉悅,心態平和。 蟻食養胃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飲食以時,饑飽得中。” 飲食不僅要定時定量,更要饑飽適中。 所謂蟻食,就是要像螞蟻一樣吃:一不求多,二不求精。 藥王孫思邈,活瞭100多歲,是名副其實的壽星。 他有一套完整的飲食流程,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吃飽飯後,要漱口數次,能讓牙齒不壞;飯後百步走,再用手掌揉肚子100次,能幫助消化。 最後還要叩齒36下,等津液蓄滿口腔後再吞咽。 他還反對晚飯過飽,說:“夜飯飽,損一日之壽”。 正是這樣身體力行,才使他得以益壽延年。 龜欲靜心 烏龜之所以長壽,正是因為與世無爭、無欲所求。 作傢蔡瀾有在印度旅行,房東太太每天燉雞給他吃。 蔡瀾吃膩瞭,嚷著說:“我要吃魚!” 房東太太很疑惑,問他:“什麼是魚?” 蔡瀾想到,這個老太太一輩子活在山上,可能沒見過魚。 於是就拿紙畫瞭一條魚給她,說:“你沒有吃過魚,真可惜呀。” 老太太望著他說:“先生,壓根沒有吃過的東西,又有什麼可惜的呢? 一個人痛苦的根源,就是欲望太多。 很多時候沒吃過、沒見過,內心反而沒瞭執著。 生活的本質,不是為瞭追求更好的物欲。 而是能享受當下,珍惜眼前的擁有。 猴行健體 猴子擅長攀爬跳躍,代表著身心兩健、行動靈敏。 華佗在養生五禽戲中,將“猿戲”置於首位。 就是模仿猴子的動作,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每日必進行體育活動。 早上起床,先進行伸腰、蹬腿等簡單活動,喚醒身體的各項機能。 寫作之餘,還會到北海公園散步、打拳,沿著河邊跑步,以此來舒緩緊張的神經。 梁老之所以高壽,得益於有一個很好的體質。 90歲高齡時,他依然體態輕盈,行動敏捷。 登臺演講,聲音洪亮如鐘,讓臺下的青年都自愧不如。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