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8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濤)“數據要素化的過程,也是釋放數據潛力效能、激發數據‘倍增器’效應的過程。”在近日舉行的2023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中小企業服務創新論壇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羅俊章表示。

2023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在杭州舉行。中新網記者 吳濤 攝

  羅俊章稱,中小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穩鏈固鏈的基礎保障,正展現出數字化轉型的澎湃動力和廣闊前景。近年來,各地以數據要素為抓手,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開展瞭各具特點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

  比如,廣東堅持“制造業當傢”,發佈“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系列政策,要求以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為著力點,重點賦能20個產業集群。廣州推動建設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集群創新資源共享協作水平。佛山出臺引導產業集群中小企業抱團發展等25項措施,設立300億元制造業轉型發展基金。

  “在數字化的過程中,還可繁榮生態,實現中小企業批量賦能。”羅俊章舉例,江蘇通過引進和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電信運營商、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等供給方,不斷擴大“智改數轉”覆蓋面。2022年,江蘇省開展中小企業線上線下活動3000多次,服務企業超2萬多傢,企業獲得優惠總金額超2.8億元。

  羅俊章總結,數據要素是新資源、新資產、新資本。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過程中形成的大量數據資源,通過采集、整理、分析、挖掘,具備瞭可控制、可量化、可交易的基礎,已逐漸成為企業重要資產。

  “企業還可以通過創新形式實現數據資產的價值倍增。比如,去年北京市相關企業獲得瞭全國首筆1000萬元數據資產質押融資貸款。基於工業互聯網數據的供應鏈金融、企業征信等方面的金融產品創新生態也逐漸豐滿。”羅俊章表示。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深挖數據價值,賦能企業創新。資料顯示,全球數據量高速增長,相關機構預測,2035年預計將達2142ZB,較2020年增長約35倍。我國數據資源體量大、增長快、蘊含價值量巨大,有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

  不過羅俊章也指出,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整體仍處於較為初級階段,與國際領先水平仍存差距,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還要看到,我國工業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在基礎制度、基礎設施、流通渠道、數據應用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強化。(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