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仿真軟件精準計算,合理運用超構材料,廠房晝夜噪聲從90多分貝降到50分貝…… “這就是機器的隔聲罩,如果沒有它,我們就要停工停產。”3月24日,記者走進江蘇省常熟市皓吉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騰芳指著廠區內一座白色裝置說,在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幫助下,困擾企業的噪聲污染難題迎刃而解。 2020年,“蘇州·中國聲谷”在常熟啟動建設,通過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一個世界級聲學產業創新生態圈蓬勃而出。 近年來,常熟市以科技體制綜合改革為統領、以平臺載體建設為支撐、以企業自主創新為根本,走出一條科技與產業、鄉村、金融、縣域“融合”的創新驅動之路。 科技融入產業,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全球95%的國際通信依賴於海底光纜,過去,這一市場長期被幾傢國外公司壟斷。 在常熟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從零開始,潛心研究,突破技術瓶頸,實現瞭深海海底光纜系統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2018年,他們僅用33天,就鋪設完成瞭世界最長單根無接頭海底高速光纜,總長1115公裡,推動馬爾代夫由2G時代進入4G時代。 幫助馬爾代夫解決通信障礙的就是由江蘇亨通海洋光網系統有限公司,他們主持完成的“超大容量跨洋全海域海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榮獲2021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說:“創新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不創新隻有死路一條。” 近年來,常熟市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通道,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形成“354”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信息技術、氫燃料電池等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2022年,該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超50%。 同時,常熟還較早地探索瞭企業主導、政府引導、產學研協同的發展新模式。通過全省首創的“項目經理”模式,常熟與江蘇省產研院合作共建液晶所、北大分子所、金屬所三傢專業化研究所,引導新興產業技術與本土優勢產業加快融合。 與南京大學合作共建的“蘇州·中國聲谷”,2022年,已落戶聲學產創項目92個、總投資120億元,實現瞭聲學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聚變效應。 創新融入縣域,科技改革賦能發展 縣域創新資源集聚能力“先天不足”。如何打破科教資源與縣域發展的隔膜? 2008年9月,15名來自省內高校的教授、博士,組成首個“科技鎮長團”奔赴常熟,團長任副市長,其餘14人任鄉鎮或開發區黨政副職。隨後,這一模式推廣到全省,形成“縣縣通大院大所、鎮鎮有教授博士”的局面。15年來,先後有15批157位“科技鎮長”掛職常熟,成為企業與高校院所互通的“雙面膠”。 如今,“不傍大款傍教授”已成為常熟企業的自覺選擇,科技鎮長們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引入“生產線”,累計搭建各類創新平臺超40個,引進高端團隊220多個,推動產學研對接4200多項。以“科技鎮長團”為契機,全國首傢設在縣域的國傢級大學科技園也在常熟建立。 小到一傢企業大到一個戰略性產業,金融資本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那麼,誰來充當兩者對接的橋梁和紐帶呢?常熟給出瞭他們的答案。 2019年,常熟創辦蘇南地區首個縣級市的市屬科創基金,一期規模2億元,累計投資項目22個,金額近1.2億元,通過政府背書聯動上級天使基金及品牌創投,撬動瞭9.6億元社會資本投資高成長科創項目。常熟還通過實施“撥改補”創新,在江蘇率先試點“高企融資服務直通車”“科技人才金融服務直通車”等定制化金融服務,開展科技貸款貼息、科技保險費補貼等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為科創企業提供融資超5億元,激發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潛能。 過去,發展跟著資金走;現在,資金圍著科技轉。依托科技金融體制改革創新,常熟建立瞭以產業需求牽引研發投入、以成果轉化驅動產業創新的良性循環。2022年,常熟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85%,位列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前三位。 常熟市委副書記、市長秦猛表示:“作為縣域,關鍵在於‘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以人才鏈鍛造創新鏈,以創新鏈佈局產業鏈,以資本鏈賦能產業鏈和創新鏈,促進創新和產業的主體相互作用、產生聚合效應,才能不斷提升產業體系的活力與競爭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