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薄雲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
區域國別研究以特定域外國傢或地區為研究對象,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維度展開剖析。其目標在於構建全面且系統的域外知識體系,這一使命不僅承載著以國別地域研究服務國傢戰略的深刻內涵,更具備助力社會各界應對國際化轉型的關鍵功能。而專業的國際傳播於對外層面,能夠展現可親、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於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彰顯中國的責任、擔當與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明確指出:“要采用貼近不同區域、不同國傢、不同群體受眾的精準傳播方式,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
通過在國際傳播領域的學習與實踐,筆者愈發深切地認識到,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與發展新機遇。這些挑戰與機遇皆深植於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遷、鮮明的國際戰略背景及新發展格局的內在邏輯之中。在展示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的新聞發佈環節,基於區域國別研究視角的國際傳播實踐研究,對於提升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至關重要。
本文試圖以筆者所經歷與認知的國際傳播實踐為著眼點,擬初步闡釋國際傳播作為區域國別研究關聯領域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所彰顯的的意義之所在,並淺析兩者如何相互促進、形成合力,以及在我國外交、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等領域所肩負的使命擔當,以期體現區域國別學與國際傳播交叉研究“學以致用、用以強學”的關系。
一、國際傳播與區域國別研究的協同聯動回溯
區域國別學的重要使命在於服務國傢戰略,其對開展全球和地區治理研究、加強國際傳播與國際發展合作、研判國際熱點問題等均能發揮基礎性作用。在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基於區域國別學理論加強國際傳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被賦予瞭更為強勁的時代動力。
回首往昔,二戰結束後,世界劃分為東西方兩大陣營。此後30年間,中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以“對話與和平”為宗旨,重塑國際關系新模式。在此階段,中國在與亞非拉國傢建交、和平共處、聲援殖民地國傢獨立、構築“三個世界”劃分理論、重返聯合國等外交事業中成績斐然。然而,因意識形態差異和固有成見藩籬,中國和部分西方國傢接觸交流較少。1978年,中國開啟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之路,向世界展現融入全球發展格局的誠摯願望,這要求我國國際傳播能以被傾聽、理解和支持的信息接受模式呈現。
1980年8月,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三天內兩次接受意大利記者法拉奇的采訪。8月31日和9月1日,西方各大報刊連載采訪全文,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註,各國對中國改革開放有瞭全面認識,對中國內政外交深刻理解並廣泛認同。
筆者認為,當時中國國際傳播總體思路正處於更好服務改革開放進程的探索實踐階段,世界著名記者的報道體現瞭我國國際傳播模式的主動轉變。基於區域國別客觀差異對國際傳播的分眾化認知,表明中國國際傳播受眾定位更趨精準。
再觀當下,我國在國際合作進程中為部分國傢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貢獻力量。但因對象國輿論場和民眾對中國國際合作存在誤解,致使一些中國國際合作項目在部分國傢停滯或毀約。例如高鐵國際合作信息傳播中,需加大國別研究考量,聚焦對象國傳播信息接納模式差異,用受眾易於、樂於、廣為接受的傳播范式開展有效國際傳播。
目前我們所處的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與互動反饋速度超越傳統媒體。新聞、推文、視頻的網絡傳播的鏈式效應、海量覆蓋、黏性互動、快速即時等優勢使得網絡成為信息傳播主渠道和主陣地。網絡構築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為區域國別研究者提供新視角,國際傳播與區域國別研究關系愈發緊密。國際形勢變化,對象國國情、對象國對華視角和觀點亦隨之變化。區域國別研究“看世界”與“世界看”的雙重視角,成為做好國際傳播的強大助力。國際傳播需研究對象國歷史變遷脈絡,與時俱進。
二、我國國際傳播的現狀與挑戰分析
國際傳播旨在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提高跨地域、跨文化傳播水平,使國外受眾更好認識新時代中國,增強中國形象的親和力與融入感。從區域國別研究視域而言,中國國際傳播面臨如下挑戰。
首先從語言角度,從國際傳播現狀而言,以英文為首的新聞產品輸出量和閱讀率明顯高於其他語言。這表明母語為英語的國傢在信息傳播中具有優勢,非英語國傢的新聞產品輸出相對處於弱勢。中國的國際傳播產品存在語言表達與翻譯瓶頸。語言精準表達是國際傳播能否“行穩致遠、廣泛傳播”的首要因素。對我國而言,除加大以外語為載體的國際傳播輸出外,還需有效應對國外有關中國新聞產品的報道與反應。
其次,國際傳播中,對象國文化基礎、民風民俗、思維習慣各異,表達方式、情感價值、喜好偏見截然不同。此外,意識形態差異也對國際傳播構成嚴重挑戰。例如,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思潮從思想向行動層面演變,從網絡意見表達到現實行動抗爭,輿情與民眾行為疊加,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嚴峻挑戰。近期部分國傢選舉中,亦有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極右翼色彩的一些政黨領導人當選。這反映各國在世界格局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的變化與選擇。民眾反全球化、政黨領導人和國傢領導者政治主張標簽化,兩者相互交織、交替影響,必然使各國外交主張面臨意識形態對立、劍拔弩張的局面。目前部分地區對立態勢加劇、戰爭風險上升,其中非理性因素、民意沖動、狂熱選擇都是國際傳播中必須深入研判的重要因素。
隨著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各國通過媒體發佈、學術論壇、文化交流等多種渠道向全球傳播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對中國的觀點和看法。其中既有客觀友好的,也有誤解偏執的,這些都影響著國際社會的對華認識和態度。例如,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經濟發展模式等在國際輿論場被誤讀,給我國國際傳播實踐帶來挑戰。因此,需加大對象國區域國別研究,深入瞭解受眾心理、歷史文化,為國際傳播提供更科學的路徑,減少文化差異所致傳播效能弱化與表達錯位引發的輿情誤判等問題。同時,應關註輿情影響下對象國受眾輿論場,以及區域趨勢變化帶來的傳播更新,強化針對性研究,提高國際傳播質量,制定並實施精準高效的傳播策略。
三、國際傳播與區域國別研究的融合實踐探索
傳播學作為一門涵蓋文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多學科的實用“顯學”,國際傳播與區域國別學本質上都肩負著光榮而神聖的責任和使命——為國傢對外交流、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專業服務。
作為一名時政記者,筆者長期投身於外宣、對外民間交往、對外文化交流等重要工作領域。在職業生涯中,曾參與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江蘇省外宣活動、陪同外媒記者參加“Go Jiangsu”報道工作。其中,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期間,筆者深度參與澳大利亞館、伊朗館的新聞發佈工作,努力為國際間的文化與信息交流搭建起堅實的橋梁。在國際交流的舞臺上,有幸采訪眾多國際知名人士,包括澳大利亞前總理鮑勃·霍克、國際金融傢亨利·羅傑斯等。與非洲駐華使團外交官、“一帶一路”國傢主流媒體記者團、塞浦路斯主流媒體記者團的交流互動,也形成國際傳播事業的重要一環。此外,參加中國外交學會、江蘇省和南京市外辦的外宣活動,更是不斷拓展國際傳播的深度與廣度。長期以來,始終致力於與國際友好人士和國外媒體新聞記者保持友好且緊密的交流,為國際傳播事業不懈努力。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踐使筆者深刻領悟到,“國際傳播影響力、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中國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這國際傳播“五力”,是提升國傢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關鍵所在。新聞工作者唯有通過長期、深入的實踐,才能在“和誰說?說什麼?如何說?”這一國際傳播核心問題上探索出準確且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
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要求我們熟稔對象國的歷史、文化、習俗,更要精準把握對象國受眾的心理特點、思想觀念和興趣喜好,進而創作易於被對象國受眾接受的國際傳播精品。尤其要善於運用各種生動感人的事例,清晰闡釋中國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卓越貢獻,為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中國智慧。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日趨復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國際傳播工作者面臨的挑戰愈發艱巨。區域國別學宛如一座燈塔,正為國際傳播實踐在政治、經濟、外交等多維度提供堅實的學術指引和強大的智力支持。國際傳播工作者必須進一步加深對對象國的全面瞭解,廣交國際友人,持續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要深入研究對象國在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的狀況,全面提升國際合作與文化交流中的對外發聲能力;從工作目標層面而言,要構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傳播體系,著力提升國際傳播五力;要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四、區域國別視域下國際傳播研究實踐雙推動
雙向推動區域國別研究視域下國際傳播研究和實踐要做好如下幾點:
一是要研究對象國網絡媒體、對象國受眾在社交媒體上的網絡互動所展現的大數據,比如信息接納偏好等信息。這能為對象國的區域國別研究提供更多即時、鮮活、形象、具體的研究案例。以區域國別學理論為引領,國際傳播的范式與信息,可為區域國別學研究提供新視角和研究資料。
二是鑒於國際傳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中國在國際傳播的業務領域中,需要業務精湛、對國際政治和外交領域熟稔的專傢型記者。國際傳播需要多學科知識儲備、強調原創精神、講究“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尤其需要對記者進行全方位、高質量培養。建議對外宣記者開展定期定向的區域國別學領域的學習深造,或派遣他們到對象國學習進修,讓其對於對象國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直觀瞭解。
三是建議在重大國際傳播選題的設置、切入點的選取、項目實施的指導等方面,加大區域國別學學者的指導與合作。要加大區域國別學與新聞媒體的緊密交流,舉辦跨學科領域的專題研討和座談,促進實踐與研究的相互提升。
四是在網絡時代提升社交媒體的活躍度、即時性、互動性、參與度等鮮明顯著的傳播優勢。廣泛交往、加大互動是做好國際傳播的重要辦法。國際傳播的創作者、傳播者、接受者最終都落實到鮮活的個人。要強化學者、新聞工作者的合作,使其為國際傳播提供不竭動能。
五是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要積極吸納借鑒區域國別學的研究成果,與其他各領域深化改革協同,放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大局中去謀劃。主流媒體在國際傳播實踐中,要加強對傳播功能的研究,通過5G、人工智能、話題設置、著名主持人和媒體人培養、技術賦能等實現內容提質、渠道增效、場景延伸、用戶凝聚等,實現國際傳播有效送達和“信息落地”,提高中國主流權威媒體在國際傳播體系中的話語權。
結語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做好區域國別研究視域下的國際傳播實踐探索,以媒體為主要傳播渠道的國際傳播要以情感溝通、理性說服、價值共鳴達到傳播效果最大化,為各國發展創造更好外部環境;要在區域國別學專傢引領下,善於和國際友人交往,拓寬國際視野,為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做出新聞工作者的應有貢獻;要在充分吸取區域國別學優秀研究成果的寶貴養分基礎上,能夠站高望遠、廣收博覽,依托強大的媒體渠道,提供專業的宣傳服務,做好服務區域國別學研究學術成果和優秀學者的宣傳推廣作用,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要努力搭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為國傢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為推動我國區域國別學的學科發展,為國傢建設、社會發展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堅實的學術基礎和智力支持。(作者系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揚子晚報時政部記者,南京師范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研究員)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