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贛南大地到沂蒙山區,鄉土文化在創新中賡續綿延,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11月17日20:00檔,由文化和旅遊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制的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傢》第三季將在總臺CCTV-1綜合頻道播出。本期節目走進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楊村村和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常山莊村,探尋兩地在保護和傳承地域文化上的新舉措。楊村村發展以客傢文化為核心的旅遊產業,將文旅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常山莊村打出特色“影視牌”,打造沂蒙影視基地與特色旅遊區。兩個鄉村放大地域優勢,推動農文旅融合,為鄉村振興註入精神動能。
楊村村文旅促興
喜迎八方來客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楊村村位於贛粵交界處,始建於南宋時期,現有客傢圍屋27座,其中燕翼圍是現存最高、墻體最厚的客傢圍屋,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村村瞄準當地人文特色,走上鄉村旅遊發展道路,2019年啟用專項資金對燕翼圍實施瞭保護修繕,2024年建成國傢3A級景區太平古鎮。如今,楊村村以文塑旅,以旅促產,文旅促興,探索“圍屋+民宿”“圍屋+餐廳”等新模式,吸引村民返鄉創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本期節目,由主持人撒貝寧、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段懷清、影視演員陳妍希共同組成的“山水小分隊”來到楊村村,探訪客傢圍屋燕翼圍,學習楊村村在古建築保護、修繕等方面的經驗。走進客傢圍屋燕翼圍,青磚外墻堅固高聳,院內屋室對稱分佈,各層均有騎樓回環相通,整體設計選材、功能分區凝結著客傢人的智慧。嘉賓們瞭解到,當地有專業人員定期巡檢、及時修繕,村民也主動參與清理溝渠、檢查瓦片等工作,將保護意識融入日常生活。在楊村村,“山水小分隊”學習圍屋外墻的修繕方法:他們仔細觀察墻體縫隙,選擇合適的填補石材,在清除墻面雜質後抹泥固定。遵循“修舊如舊、最小幹預”的原則,嘉賓們在工人的指導下給圍屋墻壁做出風化效果,更好地保護傳承客傢文化遺產。
池塘龍舟賽現場,遊人如織,競渡激情高漲。楊村的池塘龍舟賽起源於明朝,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山水小分隊”加入龍舟隊,充分感受楊村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楊村村積極迎合文旅發展趨勢,拓展手工制造、特色文化體驗、農副產品加工等綜合業態,打造鄉村旅遊綜合體,推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在燕翼圍創物空間,“山水小分隊”品嘗玉蘭片、灰水粄等當地特色食品,與村民一起佈置區域展架,助力當地農特產品、文創產品銷售,共同見證古老圍屋在新時代的煥新活力。圍屋保護修繕過程中如何重新規劃房間佈局?為瞭和原有圍屋墻體的顏色更相近,當地村民如何妙用紅茶、墨汁調色?一起來《山水間的傢》尋找答案!
常山莊村影視產業牽頭
譜寫文旅新篇
巍巍蒙山高,悠悠沂水長。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常山莊村位於沂蒙山革命根據地腹地,被列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常山莊村對古村舊居進行保護性修繕,在此建設沂蒙影視拍攝基地,為抗戰題材影視作品提供豐富的拍攝場景。如今,常山莊村發展集研學活動、影視拍攝、休閑觀光為一體的文旅產業,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拓寬村民就業渠道,為鄉村發展註入新動能。步入常山莊村,一側是現代化的新居,一側是古樸的石板房,古樸與現代交織,呈現出獨特的鄉村風貌。由主持人王嘉寧、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潘魯生、影視演員喬振宇組成的“山水小分隊”來到這裡,聆聽百年古村煥發生機的振興樂章。農傢小院內,沉浸式互動情景劇《婦救會》正在上演,村民演員生動再現瞭抗戰時期婦救會成員通過縫軍衣、做軍鞋、烙煎餅等方式支援前線的故事。“山水小分隊”重溫崢嶸歲月,感悟沂蒙精神。“全村皆是演員,全村皆是舞臺”,常山莊村盤活文旅資源,打造沉浸式情景演藝項目,助推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實現文化繁榮和旅遊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村民指導下,“山水小分隊”砌鏊子、補磨把,體驗演出小院的場景搭建,並參與新劇《常山莊裡的新故事》排練工作,在和村民的互動交流中感受常山莊村的幸福生活。
常山莊村果園裡,“山水小分隊”與村民暢聊常山莊村農業發展變遷,參與蘋果采摘,真切體會“致富果”為當地帶來的紅火生活。古樸的老石屋、茅草屋,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橋如何被改造成演出劇場和民俗體驗區?常山莊村的村民扛起鋤頭是農民,放下鋤頭是演員、舞美設計師,他們究竟有幾重身份?《常山莊裡的新故事》還有哪些精彩節目?跟隨《山水間的傢》,共同踏上這段尋訪革命印記的溫暖旅程。
古村新韻延續歷史文脈,老區發展譜寫振興新篇。11月17日20:00檔,總臺CCTV-1綜合頻道《山水間的傢》第三季,邀您探訪楊村村,領略客傢風土人情;步入常山莊村,感受鄉土文化新活力!
來源:央視一套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