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中華兒女》記者 陳晰 編輯 | 華南
一襲白大褂,一把手術刀,見證瞭著名神經外科專傢、原北京武警總醫院副院長張蘊增潛心臨床醫學事業,為神經外科研究與創新治療不懈奮鬥的半個世紀。
張蘊增
從事神經外科專業四十多年,張蘊增共完成神經外科手術1.1萬餘例,救治的患者遍佈全國。他在復雜罕見病例的手術治療中,創造瞭多項世界“第一”,填補國內神經外科領域多項空白。他先後榮立個人及集體二等功3次 、個人三等功4次、個人嘉獎6次,曾獲國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無影燈下,一萬多次的聚精會神,他用精湛的醫術讓無數患者重獲新生;教研工作中,他帶領科室團隊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創建兵種神經外科中心及實驗室各1個,醫院重點科室2個。在患者心目中,他是可敬可親的“張大夫”,總是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做他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
“患者生命,至高無上”或許,救死扶傷是每個醫者的初心,還在讀大學時的張蘊增,就對這四個字有瞭深刻的體會。上世紀70年代,醫療水平還比較落後,特別是基層,外科醫生很少,很多危重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延誤病情。
1971年秋天,張蘊增在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剛剛學完一年的基礎醫學課,還沒接觸臨床。按照教學計劃,基礎課講完後同學們要在老師帶領下,到農村、山區去開門辦學。張蘊增被分配到陜西寧強縣鐵鎖關鎮。“我們這一組共20多名同學。帶領我們的老師由內科、解剖學、手術室護士組成。”他回憶,“當時采取的教學方式是,結合當地遇到的病人、病情,老師現場講解如何診治,也很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
有一天早晨8點多鐘,老師和同學們正在吃早飯,突然一位40多歲的男子跑到駐地,大聲喊著:“解放軍大夫,救救我傢孩子吧!”經尋問得知,他17歲的兒子上山摘酸棗時不慎從山上滾下,傷情很重。老師和同學們急忙放下手中的碗筷,趕去查看傷者的情況。大傢趕到時,發現這個孩子面色蒼白,“血壓幾乎測不到,已處於休克狀態”。當時帶學生下基層的幾位老師不是從事內科就是從事解剖的,沒有從事外科的,同學們又都是剛入校的學生,根本沒接觸過臨床。隻有張蘊增在未上大學前,曾被部隊選派到天津第—中心醫院進修過一年外科,掌握瞭一些常見外科手術如開腹探查、闌尾炎、胃穿孔、腸吻合等技術。這個危急的時刻,大傢都束手無策,希望寄托在當時隻有19歲的張蘊增身上。顧不上想太多,他立刻對孩子進行檢查,發現男孩腹肌緊張呈典型“板樣腹”,考慮為腹腔內出血。他用註射器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鮮血20多毫升,診斷內臟破裂出血已成定論。此種情況需緊急手術。如果把孩子送往當地縣醫院,還有30多公裡的路程,又是盤山路,恐怕到不瞭半路病人就會死亡。在這緊急關頭,張蘊增毛遂自薦,就地為傷者進行手術。山區農村一沒手術室,二沒大醫院的手術設備。後來得知附近有一無人住的破廟,經和帶隊領導老師商量,大傢一致同意就在破廟裡進行手術。同學們一齊將破廟衛生進行瞭徹底打掃,地面灑上水,用一張床板當手術臺。護士將僅有的手術器械高壓消毒。沒有無影燈,同學們臨時買來2個加長手電筒照明。之後他就開始瞭緊急手術。
張蘊增用手術刀切開腹腔後,隻見滿腹都是血。經探查,發現肝、脾都沒有破損,再查找,最後發現腸系膜一根動脈斷裂,仍在呲呲向外噴血。這讓張蘊增暗暗松瞭一口氣,因為這意味著手術相對簡單,不像切肝、脾那麼復雜瞭。他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動脈,用手術絲線予以牢固結紮,出血頓時得到控制。他接著縫合腹腔切口,不到兩個小時手術順利結束。術後經常規治療,孩子身體一切恢復正常。
後來,孩子父親特意來到師生住地,給他們送來瞭酸棗、柿子,連聲說“感謝解放軍大夫的救命之恩”。
這次驚險的救治經歷,讓張蘊增感到作為一名醫生肩上沉甸甸的分量。患者和傢人將生命的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這讓張蘊增感到,不能辜負他們的期待。“患者生命,至高無上。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對患者必須有一顆真誠的愛心。”這是張蘊增在學校、在基層學到的重要一課。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媒體常常用“醫術精湛”、“年少成名”來形容張蘊增。參加工作以後,他憑借好學與勤奮,很快對腦膠質瘤、腦膜瘤、聽神經瘤、垂體瘤等難度大、技術復雜的腫瘤切除,形成一套獨特方法。他在國內率先開展超早期手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采用四聯術治療腦血栓性偏癱,在病灶切除、治療頑固性癲癇及狂躁型精神病等領域形成特色,帶動瞭國內神經外科專業的進步。
早在三十年前,張蘊增在石傢莊空軍醫院就職時,用手術治好“植物人”的經歷讓他在醫學界飽受關註。那位患者是一名12歲的女孩,一歲時從床上摔下來,頭部摔傷,當時癥狀並不明顯,因此沒有受到傢人的重視。後來,她逐漸出現全身抽搐、癲癇、神志喪失、四肢痙攣等癥狀,直至發展到隻有心跳和呼吸,變成瞭“植物人”。
為瞭給孩子治病,患者傢人曾跑遍全國十幾傢大醫院,仍無好轉。張蘊增接診後,發現患兒顱內有一巨大血腫,很快與其他專傢制定出治療方案,對患兒實施開顱手術。手術進行瞭三個小時,血腫被全部清除。術後第二天,患兒抽風、癲癇癥狀即消失,隨之體溫恢復正常,出現意識反應,並能進食。
這例手術的成功,引起瞭國內外的廣泛關註,新華社等媒體進行瞭報道。媒體的廣泛報道讓張蘊增的名字在國內外為人所熟知。之後,慕名來找他看病的人不計其數。其中,既有國外政要、奧運冠軍、企業傢,也有普通的工人、農民,張蘊增對患者始終一視同仁。在他心目中,病痛都是一樣的,他始終敬畏生命,行醫如履薄冰,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全力對待每一次手術。
1984年3月,河北山區的一所高中,一位36歲的男性閆老師,正在給同學們上數學課,突然栽倒在講臺上不省人事。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壞瞭全班的同學們。很快校醫來到教室,初步檢查發現,閆老師深度昏迷,噴射嘔吐,呼吸急速,瞳孔反射遲鈍。學校立即電話聯系縣醫院醫生過來搶救。縣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經初步檢查,考慮腦出血。由於學校距離縣醫院還有一段距離,而且是顛簸的山路,因此決定就地在教室搶救。縣醫院的醫生緊急打電話給張蘊增,請他過去幫助會診。張蘊增趕到時,看到患者平臥在教室並起的課桌上,神志深度昏迷,雙側瞳孔已開始散大,心跳、呼吸還存在。根據年齡、發病特點,張蘊增立即判斷這屬典型的腦血管畸形或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根據當時的現狀,已經無條件進行特殊檢查瞭,何況病人雙側瞳孔已經散大,已處於瀕死狀態。如繼續下去,病人很快就會死亡。”張蘊增回憶。在沒其他辦法和希望的情況下,他決定以最快的速度,采用顱骨鉆孔引流,把顱內出血引出。縣醫院神經外科緊急送來瞭顱骨鉆孔器械,“15分鐘後手術結束瞭,當時抽出顱內積血60多毫升。大約2小時後又陸續引出20多毫升暗紅色積血。”此時隻見病人瞳孔已開始回縮,意識也逐漸出現恢復跡象。待第二天清早,張蘊增去看望時,閆老師神志已完全清醒,可以對話,四肢活動正常。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經腦血管造影檢查,證實為較大的腦動-靜脈畸形破裂,造成的顱內出血。兩個月後,張蘊增又為患者做瞭腦血管畸形切除手術。後來,身體康復後的閆老師又回到瞭他熱愛的講臺上。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鐵人”王進喜的這句豪言壯語,也是張蘊增在救治病人時對自己的要求。“有時在看來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經過努力,可能會出現奇跡。”張蘊增說,作為一個醫生,為瞭挽救病人生命,應拋開一切雜念,竭盡全力,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
刀尖上的舞者
有人說外科醫生是在刀尖上行走的人,而神經外科又是外科手術中難度最大的種類之一,做神經外科手術堪稱“在刀尖上跳舞”,“在懸崖上走鋼絲”。
張蘊增(右四)主持全科醫生術前討論
從事神經外科工作以來,張蘊增不斷總結經驗,鉆研技術,一次次挑戰高、難、新手術,為許多疑難復雜病的患者帶來生的希望。每一次高難度的手術,都是與病魔“硬碰硬”的較量,也是對醫生技術、知識、體力、耐力、判斷力和意志力的考驗。
張蘊增曾經接診過一位姓盧的31歲男性患者。他先是感覺四肢無力,麻木、疼覺遲鈍,逐漸出現雙下肢有踩棉花感,最後雙下肢行動困難,不能站立,發展到臥床不起。經脊柱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發現脊髓髓內長有腫瘤。令人震驚的是,這個腫瘤竟然從大腦的延髓,一直延續至第二胸椎。確診後,患者先後求醫至省級及國內多傢大醫院,均因腫瘤太長,而且腫瘤又位於脊髓髓內而沒有進行手術治療,僅施以放射治療。但放療後患者的癥狀沒有任何緩解,甚至還有加重趨勢。無奈下,患者及傢屬要求手術治療。
在脊髓髓內動手術,其難度可想而知。更何況腫瘤很長,術中一旦脊髓受到損傷,就可能導致呼吸衰竭、高位截癱等。對於手術的風險,張蘊增很清楚,但他更清楚,患者找到這裡,幾乎已經是抱著最後的希望。“既然找到我們,就要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能讓病情再耽擱。”
經過周密的手術前準備,張蘊增采取顯微外科技術,將脊髓縱形切開,從上起大腦的延髓、7節頸髓、2節胸髓……切開背側脊髓,在顯微鏡下將腫瘤分離後全部摘除。手術時間近8個小時,切除腫瘤後測量其長度達27厘米!一次性切除這麼長的髓內腫瘤,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見。
對於張蘊增來說,40多年的從業生涯中,總是在和時間賽跑。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半夜接到醫院的急診電話,要馬上趕到醫院參加救治。至於加班加點,更是傢常便飯。他深知,每一次手術都是與死神的較量,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因此,無論白天黑夜,隻要接到緊急任務,張蘊增總是第一時間迅速趕到患者的身邊。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是他作為醫生的信念。
多年實踐攻關,不斷挑戰極限,張蘊增一直奮戰在神經外科臨床與科研一線,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努力破解神經外科領域難題,他共獲得科技成果獎及科研進步一、二、三等獎18項,發表醫學論文127篇,擔任主編或參與編寫的著作包括《基礎神經外科學》《經典神經外科學》《腦血管病學》《臨床神經外科學》《實用內科急診診治圖覽》等,共培養博士生、碩士生、專科醫生、進修生、實習生120餘名,創建兵種神經外科中心及實驗室各1個,醫院重點科室2個……一串串數字中,凝結著他為神經外科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傾註的心血。張蘊增先後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青年創業獎、全國科技之星,擔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寶刀不老 筆耕不輟
如今的張蘊增雖已年過七旬,但仍精力旺盛,反應敏捷,很多人見到他還以為他隻有50來歲。
就在不久前,張蘊增還會診完成瞭一例高難度手術。那是一位50多歲的婦女,在朋友的介紹下帶著丈夫找到張蘊增。她的丈夫51歲瞭,頭疼、嘔吐,精神萎靡三個多月,在當地醫院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大腦有一蘋果大腫瘤,而且腫瘤血供非常豐富,當地醫院不敢接受手術。夫妻倆來到北京走瞭幾傢醫院,一看片子也都拒絕手術,專傢說如果手術,因出血難以控制可能下不瞭手術臺。無奈之下,她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請張蘊增會診手術。經看片後,張蘊增對傢人說:“之前醫院的醫生說得沒錯,他們也沒嚇唬你,手術確實風險很大,下不瞭手術臺的幾率是很高的。”在當地醫院神經外科的配合下,張蘊增術前制定瞭多種術中可能會發生危險的預案。他采用顯微外科技術,經5個多小時連續手術,將蘋果大的腫瘤全部切除。下手術臺後,同臺參加的醫生護士說:“張院長比我們年輕人身體還好,5個多小時手術都能堅持下來,真是寶刀不老。”
術後病人恢復非常順利,神志清楚、四肢活動正常,住院9天出院。術後兩個月正常上班,勝任原來的工作,照常開車,參加健身運動。
現在的張蘊增雖然已經從行政崗位上退下來,但仍擔任國際腦卒中學會會員、全國癲癇學會理事、全軍科委會委員、全軍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武警部隊科技評審委員會委員、武警部隊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任《中華創傷雜志》《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解放軍軍醫進修雜志》《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武警醫學雜志》等十餘種醫學雜志的編委或特邀編委。
在工作之餘,張蘊增投身醫學科普,在自媒體平臺上撰寫醫學科普文章,分享典型的治療案例,通過科普文章,幫助大傢充分認清導致對大腦造成影響的因素,盡可能地減少人為對大腦造成的負擔,保持大腦健康。僅在今日頭條醫學健康版塊,他撰寫文章就達千餘篇,粉絲量近10萬人。
對張蘊增來說,深植於心中的責任與擔當不僅來自於一襲白大褂,更來自於一身“橄欖綠”。1968年,不滿17歲的張蘊增應征入伍來到上海空軍部隊,從衛生員做起,之後讀瞭軍醫大學,當過普通外科醫生、神經外科醫生、科主任、再到醫院副院長,張蘊增說:“一路走來,都是部隊培養瞭我。現在,盡管已經退休,穿的不再是軍裝,聽的不再是軍號,住的不再是營房,但還是軍人的脊梁、軍人的作風、軍人的衷腸!我也時刻提醒自己,退休仍不褪色,要繼續為國傢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