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喜悅氛圍中,一首由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歌唱傢廖芊芊公益錄唱的《一字鄉愁》在互聯網上引起瞭廣泛的共鳴。歌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傳遞瞭對祖國的熱愛、對傢的懷念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一字一句承載遊子情,萬語千言難訴思鄉曲。”作為福建原創歌曲,《一字鄉愁》以其別具匠心的歌詞創作和深入人心的旋律,迅速贏得瞭海內外同胞的認同和傳唱。廖芊芊表示:“在接觸到這首歌曲時,我被其中的鄉愁情感所打動。選擇在北京的一個錄音棚內進行公益錄唱,是我的一份小小的心意,希望通過我的歌聲,讓大傢感受到我們共同的情感紐帶。”

這首歌曲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也因其背後的特殊意義受到瞭專傢的高度評價。《一字鄉愁》的故事始於一根臍帶,經過泥燕的築巢,到傢鄉的古厝,再到一通電話,將愛情、親情和鄉情巧妙融合,歌詞涉及瞭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使人倍感親切。它充滿瞭人間煙火氣息,同時又蘊含著深沉的傢國情懷,散發出懷舊與創新交織的星輝。

歌曲背後的故事引人入勝,如詞作者所敘述的關於母親和一個古瓷盤的回憶。傢傳古瓷盤,不僅是物質的傳傢寶,更是承載母親情感的載體。

詞作者在洗碗時意外發現瓷盤底部刻有一個女性符號“♀”,這神秘的記號竟然是母親年輕時,一個接一個用銳器精心刻畫出的傳傢信物。母親雖目不識丁,卻創造瞭一個無法復制的傢族珍品,傳遞出那份深沉的愛與鄉愁的源頭。

《一字鄉愁》的流傳並非隻是偶然,作為第十屆海峽青年節“海峽兩岸好文章”青少年征文一等獎作品的創作主題,它更是兩岸青年心靈相通,鄉愁共鳴的佐證。正如來自長樂第一中學的高雨彤同學的散文《詞牽一情,兩岸一律》所展示的,鄉愁是一種情感,一種文化的尋根,也是兩岸一傢親的象征。

廖芊芊的演唱加上匯聚瞭山區與沿海元素的創作團隊——來自千年古縣尤溪的詞作者南竹、在平潭島長大的曲作者樂風、黃延平編曲以及福建“最美和聲”青橄欖組合,共同演繹瞭這首歌曲。他們以各自的藝術才華和生活體驗,把歌曲打造成瞭跨越時空、聯結人心的精神橋梁。

在美麗的秋日,讓我們隨《一字鄉愁》共譜鄉情,傳頌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傢園,同夢同心,共築輝煌未來。

一字鄉愁

作詞:南 竹 作曲:樂 風 演唱:廖芊芊 編曲:黃延平 和聲:青橄欖組合   一根臍帶剪斷的瞬間 就拉開長長的缺口 一條小河一輩子不回頭 至今還在村裡流 一艘小船靠上幸福彼岸 就追尋短短的票根喲 一輪水車下瞭石磨又上旅遊 總走不到歲月的盡頭   一窩泥燕上瞭詩意中國 總忘不瞭繞梁的古厝 一陣雨碎江南的疼痛 卻喊出一片濤聲起落 一杯礦泉經過層層凈化 仍不能把母親心事看透 一棵小麥站在網絡的村口 能把城市的目光牽著走 一通電話不用穿針引線 就能移動細細暖流   一個聲音梨花落落地呼喚 回來呦 回來呦 回來呦 她長發盈空 她已從鄉間 鄉間夢裡畫裡 夢裡畫裡走過 鄉間夢裡畫裡 夢裡畫裡走過

廖芊芊

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歌唱傢,湘籍歌手,有著紮實的專業功底和極高的聲樂天賦。她的聲音純凈、高亢、空靈、富有感染力,演唱風格蘊含流行、民族、原生態等多種特點,聲音有很高的辨識度,專業人士稱此唱法為“廖氏唱腔”,在中國歌壇獨樹一幟。
曾在北京保利劇院成功舉辦“聲動中國,芊芊闕歌”個人獨唱音樂會。曾獲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桑植民歌”總決賽亞軍。
主要作品有《康巴情》《傢鄉美》《乘風而來》《心在草原飛》等。

來源:中華民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