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新西蘭奧克蘭藝術空間美術館

編輯:Coral

中國----敦煌文化走進新西蘭

活動時間2024年9月8日-10日

活動地點:新西蘭·奧克蘭 Due Drop Events Centre

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西蘭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克蘭總領館

承辦單位

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敦煌研究院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執行單位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

甘肅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執行單位

奧克蘭國際藝術空間

開幕式流程安排

一、嘉賓入場(9:00 - 9:30)

9:00 嘉賓們開始步入會場。在嘉賓入場的同時,現場安排有專業的音樂演奏團隊進行暖場彈奏。

9:30:嘉賓入場完畢,就座於指定區域。

二、正式開幕(09:30)

09:30:主持人上臺,宣佈開幕式正式開始,並簡短介紹活動背景、目的及重要性。

三、致辭(9:30 - 9:45)

邀請領導上臺致辭。時間預計共15分鐘。

四、領導嘉賓剪彩、合影。(9:45 - 9:50)

五、文藝演出(09:50 - 10:20)

進入文藝演出環節。共6個節目,30分鐘,10:20演出結束。(9月8-9日上下午各一場)

六、參觀展覽(10:20-10:40)

安排嘉賓及觀眾參觀展覽區:1.展覽區,2.VR體驗區,3.手工互動體驗區,4.文創展示區,5.敦煌服飾體驗 。

敦煌樂舞表演:

演出時長:30分鐘

演出場次:4

新西蘭訪問演出列表:

舞蹈《金光千佛》

京胡獨奏《夜深沉》

琵琶獨奏《十面埋伏》

舞蹈《反彈琵琶伎樂天》

二胡與琵琶合奏《樂動敦煌之“月下少年”》

舞蹈《霓裳羽衣舞》

本次展覽展出內容包含:

· 壁畫作品 30 件

· 彩塑作品 4 件

· 石窟型制 6 件

·仿制石窟:莫高窟 第3窟

·VR數字還原:莫高窟 第285窟

前言: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多種文明的匯聚之地。中華文明以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廣闊胸襟,不斷吸收借鑒域外優秀文明成果,造就瞭獨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絲路精神。

敦煌文化延續近兩千年,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藝術寶庫,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敦煌文化集建築藝術、彩塑藝術、壁畫藝術、佛教文化於一身,歷史底蘊雄渾厚重,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藝術形象美輪美奐。

敦煌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是全人類共享的文化遺產。

這次敦煌文化藝術走進新西蘭,我們將敦煌石窟群的建築、彩塑、壁畫、佛教文化藝術以傳統及數字形式展現給新西蘭觀眾。以敦煌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體現“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達到加強中新兩國的合作交流、促進兩國的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的目的。

展品信息:

1)聽法菩薩

莫高窟第272窟

北涼(公元397-439年)

F:\\A敦煌壁畫臨本\\1敦煌壁畫臨本JPG\\L01976-a-盛䶮海-1.JPG

此畫繪有上下四排20身小菩薩。每個菩薩表情不一,均作坐姿,手臂、手、腰和腳的動作都作舞蹈姿態,體現瞭聽佛說法時歡欣熱烈的場面。各身菩薩姿勢優美,動態無一類同,綬帶的飄動穿插,使相互間氣韻貫通,呈現出一種渾然一體的韻律美。值得註意的是,這些菩薩的姿態多有擰腰、側目、弄指、翹腳等動作,顯然受印度舞蹈風格的影響。

全畫設色以單純的土紅為底色,人物則以石綠、石青、白色為主,用褐色勾勒人物結構輪廓,稍加暈染,再用白色點出鼻眼隆起的部位,呈現出立體的效果,這是西域畫的“凹凸”之法。色調熱烈明快,頗具敦煌早期石窟藝術的特色。

2)屍毗王本生

莫高窟第254窟

北魏(公元386-534 年)

這是早期洞窟的流行主題,講述屍毗王為救鴿子,自願割肉甚至奉獻生命。屍毗王是古印度的聖王,故事說:有鷹追捕鴿,鴿逃至屍毗王處求保護,鷹向屍毗王索取,說若不食鴿,將被餓死。屍毗王為瞭兩全其生,便割自己身肉贖鴿,鷹求肉與鴿體同重,王身肉將盡,其重猶不如鴿,遂舉身坐秤盤內,以身救鴿。

作品中屍毗王割肉的情節被畫在瞭中心位置,以突出主題。在繪畫技法上,采用瞭從西域傳入的凹凸暈染法,著重表現人物面部與肢體的立體感,其特點是以朱色(紅色)沿人物輪廓的邊緣層層迭染,形成深淺不同的色階,而後在眼睛、鼻梁等高隆的部位加繪白色表現高光。由於顏料的氧化,原有壁畫中的紅色已變為深褐色,使得面部表現高光的白色更加突出,整體畫面也呈現出粗獷奔放的風格。

3)薩埵太子本生故事

莫高窟第254窟南壁

北魏(公元386-534)

此畫是敦煌莫高窟最早以薩埵太子舍生飼虎為題材的壁畫。故事講古印度國有三個太子,一日入山狩獵,見一母虎帶領數幼虎,饑餓逼迫,奄奄一息。三太子摩訶薩埵欲以身救餓虎,臥於虎前,餓虎無力啖食。薩埵又爬上山崖,以竹枝刺頸出血,跳下山崖,餓虎舐血後啖食其肉。二兄久不見薩埵,沿路尋找,終於找見薩埵屍體,驚慌回宮稟告。國王和夫人趕至山林,抱屍痛哭。隨後收十遺骨,起塔供養。

此畫在構圖上采用瞭由印度和中亞傳來的異時同圖的構成手法,畫師將不同時間、地點、人物的活動,巧妙地交織在一個畫面上,打破瞭故事中的時空觀念。畫中舍身飼虎的情節放在顯要的位置以突出故事主題。在飼虎的情景中,薩埵的手仍在全力支撐著老虎的腳,這個細節著重表達瞭薩埵的舍身奉獻。全圖結構嚴密,穿插合理,繁而不亂,在統一的整體中又富於變化,是莫高窟早期藝術中的代表性作品。

4)寶池蓮花平棋

莫高窟第257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

c65aec68da81802cd5efdff9d4d95d4

平棋圖案是莫高窟早期中心柱窟常用於裝飾窟頂的圖形。將大小方形錯位交替相套,層層疊進,以表現窟頂高深的層次感。

  1. 鹿王本生故事畫

莫高窟第 257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

這是敦煌壁畫中唯一以動物為主角的本生故事畫。故事講述:古印度恒河邊生活著一隻美麗的九色鹿(釋迦牟尼前世),曾經不顧安危,救起一名失足落水之人。獲救的溺水人貪圖富貴,向國王告密,泄露瞭九色鹿的行蹤。國王率大軍入山捕鹿,無法脫身的九色鹿認出向導正是自己搭救的溺水人,於是毫無懼色的來到國王面前,控訴瞭溺水人見利忘義的卑鄙行經。國王聽後,認為鹿有功於人,於是放鹿歸山,並下令全國禁止獵捕九色鹿。此時溺水人渾身長出瞭毒瘡,口中發出惡臭,最後遭到所有國人的唾棄。

鹿王本生是敦煌最早的橫卷連環故事畫。故事情節的發展由作品的兩端向畫面的中心過渡,中間結束的獨特構圖,以突出故事的高潮部分(九色鹿與國王相遇),構思十分巧妙。

  1. 狩獵圖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

_IBK_微信圖片_2022060812333123.JPG

此畫繪於於第249窟窟頂北披下部,畫面中有山巒、樹林和各種動物,還有兩位騎射的獵人。其中一個獵人正在拉弓射箭,追逐三隻野鹿。另一個獵人正在追逐一頭野牛,奔跑中的正在野牛回頭張望,突然山間竄出一頭勐虎撲向獵人,獵人迅速轉身,拉滿弓對準瞭勐虎。古代畫傢為我們描繪出瞭非常精彩的瞬間畫面,是一副非常有代表性的反映遊牧民族生活的壁畫。

7)五百強盜成佛因緣故事畫

莫高窟第285窟

西魏(公元534-556年)

故事講述:古印度有一個叫憍薩羅的王國,國中出瞭五百強盜,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他們最終被俘,並被國王施以剜目酷刑後放逐山林。盲眼的強盜衣食無著,棲身無處,在山林間奔走哀嚎。其中一人念佛求救,被佛所聞。佛生慈悲之心,吹來香山妙藥入他們的盲眼內,強盜雙目得以復明。重見光明的強盜,跪求佛陀說法。佛陀教導:“你們以前作惡害人,遭此酷刑實屬因果循環。如今隻有放下屠刀,皈依佛門,方可贖清前罪”。聽完佛陀教誨,五百強盜幡然醒悟,他們紛紛剃度出傢,皈依佛門,經過潛心修行,最終得成正果。

8)西域商隊

莫高窟420窟天井

隋(公元581—618)

作品依據《法華經·觀音普門品》繪制,表現瞭商隊途經險路,遭強盜搶劫,因念觀音名號而得以拯救的情節。敦煌位於絲路要道,畫師對於商旅遇盜的事件多有見聞,此圖是畫師依據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觀察而創作,是研究古代絲綢之路商貿實況的珍貴形象資料。

9)團花藻井

莫高窟第320窟

盛唐(公元712—766)

該窟團花藻井以色彩熱烈,結構繁密著稱。中心方井以蓮花為核心,八個青色雲頭環狀向外伸展花瓣,由石榴再生出八個大花瓣組成。層層套疊的方勝、半團花、疊菱、團花、垂鱗、瓔珞和帷幔等紋樣形成華蓋,構圖對稱平衡,色調沉著富麗。

10)三兔飛天藻井

莫高窟第407窟

隋代(公元581—618年)

方井中心繪八瓣重層大蓮花,圓形花心中央安置三隻旋轉飛奔追逐的兔子,三兔共三耳,卻有一兔雙耳之感,既簡潔又明快。

11)張騫出使西域圖

莫高窟第323窟北壁

初唐(618—712)

此壁是佛教歷史故事畫。公元前138至前123年,漢武帝派遣使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他對西域以及中亞等地的歷史性訪問, 為漢朝開辟通往西域、中亞的信道提供瞭重要的信息。

此壁畫講述漢武帝得到瞭匈奴的祭天金人,但不知道金人的名號, 於是派張騫出使西域的大夏國,以求金人的名號。這是佛教徒把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事件與佛教附會,借此宣揚佛教。此圖包括三組故事,以山巒分隔:位於右上方的漢武帝禮拜金人為第一組圖,位於中下部的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為第二組圖,位於左上方的張騫等持節西行為第三組圖。

12)舞樂圖

莫高窟第220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這是莫高窟唐代壁畫中規模最大的舞樂圖,表現的是美妙的佛國世界中,伎樂天奏樂、歌舞以娛佛的場景。

畫面的正中有一座燈樓,兩側各立一樹的燈輪;左右兩廂置樂隊,共二十八人,分為兩組,演奏著來自中原和西域的各種打擊、吹奏、彈撥樂器;兩對舞伎在小圓毯上旋轉騰踏,巾帛飛揚。盛大的舞樂場面雖是表現佛國,卻也是根據唐代宮廷生活而繪制。

13.a)乘象入胎

莫高窟第329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作品描寫佛祖釋迦牟尼降生的故事,是佛傳故事畫中最具代表性的題材之一。故事講述: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和王後摩耶夫人多年膝下無子,常為無人繼承王位而煩惱。一日,摩耶夫人在夢中見到空中有菩薩乘白象而來,從她右肋進入腹中。摩耶夫人從夢中驚醒,召相師占卜,知有聖神降胎。夢中受孕的摩耶夫人其後在藍毗園誕下悉達多,即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

13.b)夜半逾城

莫高窟第329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13-2第329窟夜半逾城

作品描寫悉達多太子離宮出傢的故事。故事講述:悉達多成人後,經常冥思苦想,尋求解脫眾生痛苦的真諦。29歲那年的一個晚上,太子受天神啟示,拋棄王位與愛妻,乘馬離國出傢修行。依據佛經所說,釋迦牟尼出傢前的世俗生涯是以乘象入胎開始,而以夜半逾城作結。因此乘象入胎和夜半逾城在敦煌石窟的壁畫中多呈左右對稱的佈局。

14)阿彌陀佛說法圖

莫高窟第57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莫高窟唐代說法圖代表作之一。主尊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於寶蓋、雙樹下結跏趺坐,座前有雙獅守望,並設熏爐供養。左右侍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合稱“西方三聖”。三尊像身後畫二比丘、八菩薩、二力士。此圖畫面人物眾多,構圖緊湊,菩薩頭冠和衣飾均以瀝粉堆金,肌膚略施暈染。其中佛右邊的菩薩尤為莊嚴美貌,被世俗稱為“美人菩薩”。

15)蓮花飛天藻井

莫高窟第329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此畫位於莫高窟第329窟窟頂的藻井中心,井心以天藍色為底色,正中央畫一朵旋轉的蓮花,周圍繪四身飛天繞著蓮花飛舞。外邊繪有卷草紋、連珠紋、垂幔紋等裝飾圖案,色彩豐富多彩。這幅飛天蓮花藻井是莫高窟唐代藻井圖案中的代表作。

16)都督夫人禮佛圖

莫高窟第130窟

盛唐

作品為供養人畫像,繪在莫高窟130窟甬道南壁。原壁畫因為自然原因殘缺嚴重。後經五十年代敦煌研究院院長段文傑先生研究院,復原臨摹瞭此畫。

圖中人物依據長幼尊卑,依次畫出都督夫人,以及她的兩個女兒和九名身著男裝的婢女。此畫是莫高窟保存至今最為龐大宏麗的一幅綺羅人物像。

17)擊長鼓與反彈琵琶對舞

莫高窟第172窟

盛唐(公元712-766)

這幅畫是莫高窟第172窟南壁表現西方極樂世界的經變畫中的樂舞圖,歌舞平臺中央有兩個伎樂天正在翩翩起舞,其中一個反彈著琵琶在跳舞,這是敦煌壁畫中非常有名的舞姿。左右兩側各有8位樂師組成的樂隊正在奏樂。演奏的樂器有箜篌、琵琶、箏、笙、拍板、方響、腰鼓、手鼓、海螺等樂器。表現瞭西方極樂世界歌舞升平的美妙景象。

18)四飛天

莫高窟第320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C:\\Users\\15529\\AppData\\Local\\Temp\\ksohtml2460\\wps18.jpg

此四身飛天繪在主尊阿彌陀佛的華蓋的上方,中央兩身飛天對稱地擁護在華蓋頂的左右,一手撒花,一手接引,身材婀娜多姿,另外兩身飛天在華蓋兩側遙遙相對,亦作撒花接引之勢,長長的飄帶襯托出飛行中輕盈靈動的體態。

唐代飛天的繪制技巧達到瞭頂峰。飛天的造型和臉容變得更為寫實和世俗化,可說是唐朝時期女性的寫照,為中國式的寫實仕女畫,有著鮮明的中國風格,西域形象已蕩然無存。此畫飛天的顏色因氧化而變成黑色,被後人稱作“黑飛天”,但其姿態輕盈,人體比例準確,色彩絢麗,是莫高窟唐代飛天的代表作之一。

19)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

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公元712-766)

畫面內容依據佛陀波利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文繪制,記述瞭罽賓國僧人佛陀波利翻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緣由。

作品對於自然的描畫十分精彩,畫出瞭一派暮春三月的春遊景色,這些山水以線條勾勒輪廓,青綠重彩,應是畫史記載的青綠山水畫法。在中國繪畫史中占有相當之地位。

20)觀無量壽經變

莫高窟第172窟

盛唐(公元712-766)

在西方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正在端坐在一座雕闌寶臺上集會說法,寶臺位於一所華美庭院的正中,它的前面有七座平臺虛凌於蓮池之上。這一組建築高低錯落,參差有序,雖然是唐人想象中的西方極樂世界,但卻直接描繪瞭盛唐時期的一所佛教寺院。

21)伎樂天反彈琵琶

莫高窟第 112窟

中唐(公元766-835)

此畫是第112窟南壁阿彌陀經變畫中的樂舞圖,在歌舞平臺中央有一舞者

反彈著琵琶踏足起舞,舞姿奇特優美。左右兩側各有三位樂師組成瞭樂隊,演奏的樂器有箜篌、阮咸、琵琶、雞婁鼓、橫笛、拍板等。這幅畫中反彈琵琶舞蹈造型是敦煌壁畫中最優美的。

22)彌勒凈土

榆林第25窟

中唐(公元766—835年)

佛教將我們所處的世界叫做“娑婆”,是遍佈惡行、煩惱與污垢的“穢土”世界。作品依據《彌勒下生經》繪制,表現彌勒下世成佛後的經歷,以及“穢土世界”成為凈土世界後種種美妙的景象。畫面構圖宏偉,內容詳盡,畫風細膩,色彩絢麗,是敦煌石窟同類題材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23)女供養人像

莫高窟第9窟

晚唐

L01824-a-盛䶮海-1.JPG

莫高窟第9窟是晚唐時期敦煌歸義軍節度使張承奉修造的功德窟,畫面中立於氈毯上的三位女供養人為節度使的女眷,她們雙手捧供或合十,正在虔心禮佛。供養人行列中還畫有一騎竹馬的兒童;另有五名手捧衣包、奩盒,持紈扇的侍女相隨。

畫中三位貴婦全身上下花團錦簇,艷麗照人,盡顯晚唐敦煌貴族婦女的時尚。

24)女供養人像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 (公元907-960年)

莫高窟第61窟是河西歸義軍節度使(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權的長官)曹元忠夫婦所建的功德窟,窟內畫有眾多的曹氏傢族供養人像。圖中供養人從左至右依次為回鶻的公主、甘州回鶻可汗的夫人、於闐國王李聖天的夫人、窟主的母親。這幾位供養人的衣冠服飾,非常具有各自族屬的服飾特征。

25)五臺山圖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公元907-960年)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中唐吐蕃統治敦煌時,五臺山圖的畫稿傳到西北,敦煌壁畫也出現此題材。在曹氏統治敦煌時期,第61窟出現瞭巨幅五臺山圖,原畫高3.42米、寬13.4米。壁畫反映瞭晚唐、五代時的寺院形制,圖中央最高峰榜題“中臺之頂”,其餘東、南、西、北臺各有標示。五臺山圖是石窟壁畫中繪制建築物數量最多的一幅圖,亦是現存中國古代最大的地形圖。

此臨摹以第61窟五臺山全圖的右部為范圍,鳥瞰古河北道鎮州至大佛光之寺之間的山巒地貌,畫面上部的“東臺之頂”分佈著許多小型寺院和草廬,以及佛教聖跡場景;中部有大法華之寺及大佛光之寺等較具規模的寺院;下方則是河北道鎮州(今河北正定縣)以及通往五臺山道路上的景色,可見沿途各類登山人士及店鋪等,多方面反映瞭當時的社會風貌。

26、27)水月觀音

榆林窟第2窟

西夏 (公元1038-1227)

水月觀音為佛教三十三觀音像之一,相傳由唐代畫傢周昉所創,唐畫水月觀音今已無存,敦煌壁畫水月觀音始見於10世紀初,至11世紀成為鴻篇巨制。

此作品為11世紀水月觀音像的代表作。整個畫面表現出一種幽深、靜溢的氣氛,使觀者見而忘俗,是敦煌晚期石窟藝術中難得的精品佳作。

28、29)普賢變(左)文殊變(右)

榆林窟第3窟

西夏(公元1038—1227年)

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的脅侍菩薩,普賢為右脅侍,騎於白象之上,象征佛法廣大無邊;文殊為左脅侍,騎於青獅之上,象征修持佛法的勇勐精進。以普賢、文殊為主題的經變畫是唐代以來歷久不衰的壁畫題材,西夏晚期,普賢變與文殊變的繪制更是達到瞭其藝術的巔峰。這兩幅是西夏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普賢變(左側):

普賢菩薩乘白象,手執經書,俯視下界,神態悲憫。從眾中有菩薩、天王、羅漢和道教化的天人,環繞普賢,乘雲浮遊於大海之上。上方天際有仙山瓊閣,南側突出崖岸,畫取經僧玄奘與猴行者牽馱經白馬,在巡禮中向菩薩合十致禮,說明當時流傳的三藏取經故事也成為佛教壁畫描繪的題材。

文殊變(右側):

文殊菩薩手執如意,坐在青獅之上,神態堅毅、沉靜。象征智慧威勐的青獅足踏紅蓮,步伐勁健,獅奴用力拉著韁繩。文殊和周圍的天王、菩薩、羅漢、童子等聖眾,在雲靄之上匯成瞭渡海的行列。畫面背景遠處的山巒,群峰聳立在清澈的水面上,環抱著許多巍峨的佛寺廊宇,這是《華嚴經》所說文殊菩薩居停說法的道場清涼山。

此畫在內容、構圖、表現手法和風格等諸方面,與唐宋時期的同類題材相比都有瞭較大的變化和發展。是一幅規模壯觀恢弘,意境深遠的藝術佳作。

30)歡喜金剛

莫高窟第465窟

歡喜金剛俗稱歡喜佛,為密宗圖像之一。繪裸體男、女雙身合抱像,男像頭戴寶冠,上飾寶珠、金剛杵和彎月,橢圓形頭光,一面三目,作忿怒相,雙臂擁抱女像,一手持金剛杵,一手持金剛鉞刀,通體僅腰系短裙,兩腳立於大蓮花座上,腳下各踏一人。女像披發,上飾寶珠,一面三目,左臂抱男像,右手上舉持金剛鉞刀,食指直豎上指,周身裸露,一腿上舉勾連男像腿上,雙身像外有橢圓形背光,背光中有雙身、單生金剛等多種化生相。畫面構圖、敷彩有裝飾性美感,人物形象和表現技法,具有濃鬱的藏密繪畫風格,人物動態和人體刻畫富有較為鮮明的印度、尼泊爾式樂舞藝術的美感。

31)禪定佛像

莫高窟第259窟

北魏(公元386-534)

作品為修禪入定的坐佛形象,是莫高窟早期彩塑的代表作之一。佛像結跏趺坐,雙手放於腹前作禪定印;土紅袈裟通肩覆體,細密的陰刻衣紋表現衣服褶皺貼身,給人以薄衣透體之感;兩眼前視,但又似乎視而不見,嘴角露出一絲發自內心深處的微笑,神情恬靜和悅,表現出禪定特有的空靈的意境。

32)菩薩胸像

莫高窟第260窟

北魏 (公元386-534)

477ff4e1f221204853c7cc2e9d6208d

莫高窟彩塑代表作之一,位於洞窟正壁龕外南側。這身菩薩頭戴三珠寶冠,長發垂肩,細致流暢的陰刻發線與簡潔的面龐形成對比,神態端莊而含蓄,予人溫柔敦厚之感。菩薩像的上身坦露,沒有西域菩薩胸部高聳的特征,頸掛項飾、瓔珞,造型樸拙厚重,體現瞭北魏造像的風格特征。

33)菩薩立像 

莫高窟第194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 

在近乎完美的女性化臉上,兩撇象征男性威嚴的胡須,使造像更顯神秘而超凡。

34)菩薩立像

莫高窟第159窟

中唐(公元766-835)

這身菩薩塑造於吐蕃統治敦煌時期,是莫高窟中唐彩塑菩薩的代表作之一。

菩薩頭束高髻,面龐略方,長眉高吊,特別是眼角上挑,反映出吐蕃時代菩薩面相上的一大特點。菩薩上身內穿紅色的僧祇支(裡衣),上繪茶花、團花等紋飾;外披海石榴卷草紋半臂,下身系團花紋羅裙,衣裙華美精致,極具絲織物的質感。此菩薩的精美服飾在某種程度上是民間華衣美服的反映,展現瞭唐朝富麗的社會氣象。

35)仿制石窟

敦煌石窟群大都開鑿在崖壁上。建築形制大多為覆鬥頂殿堂式,正面開龕,其他壁面繪制壁畫。此窟為一組合窟,兩側壁畫是依據莫高窟第3窟壁畫復制,主題為觀音。南、北兩壁各繪一鋪千手千眼觀音經變。東壁窟門兩側分別畫有散財觀音和凈瓶觀音。第3窟的繪畫使用多種線條表現不同質感的物象,使畫面既富於變化又具有統一和諧之美,是莫高窟石窟藝術的絕響,也是中國古代美術史中彌足珍貴的精品佳作。

36)禪窟

供僧人禪修的洞窟,是由印度的毗呵羅(意為“僧院、精舍”)窟發展變化而成。這種形制由小乘佛教的坐禪修行方式而來,僧徒們在寂靜的洞窟中端坐冥思,以求解脫。

37)中心塔柱窟

敦煌早期流行的主要洞窟形式,是由印度的支提窟(意為“塔”)發展變化而成。中心塔柱就是窟中矗立的柱體,塔柱樣式既有圓形覆缽式,也有方形,信徒們可以圍繞中心塔柱繞塔觀像與禮佛。這種形制經新疆傳至中原,在敦煌、雲岡等地多有出現,主要流行於北朝,一般洞窟前部為人字披形頂,後部為平頂,塔柱建於後部中間的位置,一般四面都開有佛龕,繪制壁畫、塑像。

38)大像窟

68a229d923768b98d929e39555c8eba

因洞窟中巨大的彌勒佛坐像而得名,人們在高大的空間內,仰視尊像,倍感莊嚴。

39)殿堂窟

殿堂窟作為修行者禮佛的場所,其形式受到中國傳統殿堂建築的影響,是隋唐洞窟最基本的形制,一直延續至莫高窟營建結束。

40)涅盤窟

涅盤窟因窟內塑有涅盤像而得名。“涅盤”就是修真悟道,成無上正覺,解脫生老病死和輪回之苦,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

41)中心佛壇窟

殿堂窟之一種。隋至唐前期主室正壁鑿長方形或馬蹄形佛壇,唐後期大型洞窟主室中央鑿出方形佛壇,彩塑群像高居於佛壇之上,信徒可圍繞佛壇右旋環通、禮佛觀像,壇後部有一道連接覆鬥頂的背屏。

VR數字敦煌沉浸式體驗簡介

基於敦煌石窟豐富的數字資源,挖掘數字資源文化內涵,以“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的理念為指導,精心策劃,創意設計,綜合應用三維建模技術、遊戲發動機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動態光照、VR虛擬現實場景等前沿遊戲技術,制作電影級數字還原CG畫面,配以音樂元素、文字講述、旁白音頻等內容,1:1高精度立體還原莫高窟第285窟,結合創意新穎、操作便攜的網頁交互方式,觀眾可以佩戴VR設備、跟隨能量體“摩靈”指引,身臨其境“走進”洞窟,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細節,打破時空束縛,穿越到1400多年前精妙絕倫的壁畫世界,還可以“上升”到窟頂,與“雷公”等40餘位“眾神”飛躍雲端、一同奏響天樂,,並且能夠身臨其境參與壁畫故事情節,感受古時洞窟中曾被照亮的場景。VR體驗後,遊客還將有機會錄制一段“虛擬拍攝”紀念視頻,在臻彩雲境技術的渲染下完成“真人+虛擬場景”視頻打卡,把“虛擬體驗”留在現實。讓遊客走進數字洞窟,身臨其境的感受洞窟氛圍,獲得視覺、聽覺的沉浸式交互體驗,深入瞭解敦煌石窟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