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日本人的人種來源問題,既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也是一個久談不衰的話題。近年來,有關文化身份與認同的話題持續發酵,尤其是在亞洲地區。8月24日,《日本經濟新聞》亞洲總局編輯委員村山宏一篇題為《日本人是中國人?》的文章,探討瞭日本人的文化身份以及日本文化如何融合瞭多種元素,並形成其特有的“雜種”特性,他坦誠地表示:“從亞洲各地到來的人們在日本形成瞭混血。因此,日本保留瞭亞洲各地的各種風俗和語言。雖然聽起來不文雅,但日本人確實屬於‘雜種’。就算沒有得到科學證明,日本人也早已註意到自己的‘雜種性’。日本人非但不以‘雜種’為恥,反而一直以此為傲。20世紀後半期有代表性的日本知識分子加藤周一就將日本文化稱為‘雜種文化’。”其最後的結論是:“日本人並非中國人的直接子孫,而是‘雜種’”。

看到這裡,筆者首先想指出,對於“雜種”一詞,中日兩國民眾的理解是有著微妙的差別的。對此,日本民眾更傾向於在成分分析時使用,而中國民眾已經將其作為嘲弄、甚至辱罵對方的詞語之一。正因為這樣,我們看到日本學者型媒體人自稱日本人是“雜種”時不免會產生一種快意。

回歸學理,應該看到,日本文化的這種多元性和混合性是其獨特性的重要體現。從古老的繩文時代開始,日本就不斷吸收並融合周邊國傢和地區的文化元素。這種融合過程在日本的歷史長河中持續進行,不斷地為日本文化註入新的活力和創意。與此同時,日本也在不斷地調整和發展自己的文化,使其既保持自身的獨特性,又能與世界其他文化進行交流與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對於外來文化的態度並非簡單的模仿或照搬,而是一種積極的、有選擇性的吸收與創新。這種開放的文化心態不僅促進瞭日本文化的繁榮,也為日本的社會發展提供瞭源源不斷的動力。正如村山宏在文章中所指出的,拒絕不同的文化隻會限制文化的同一性,減少新創造的可能性。而隻有積極擁抱多元文化,才能在各種文化交流與碰撞中找到新的靈感和突破點。

需要強調的是,盡管日本文化的“雜種”特性得到瞭廣泛的認可,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忽視或否認日本文化的本土根基和獨特性。相反,這恰恰體現瞭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在塑造一個民族文化身份時的重要性。每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它們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將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提供無窮的可能性和潛力。

在筆者看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與混合性是其獨特魅力的源泉之一。面對不同文化的影響和交流,日本展現出瞭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不斷吸收和創新,形成瞭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這種文化特性不僅豐富瞭日本的文化內涵,也為其社會發展註入瞭強大的活力。同時,這也為人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啟示:文明的發展離不開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而正是這種“雜種”的特性,使得人類文明更加豐富多彩、充滿活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