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慶祝90周年系列弘法講座第三講
“大傢知道有一句調侃的話叫什麼嗎?”一句令人錯愕的問話,讓居士林觀音禮堂線下、線上近700人的耳朵都豎瞭起來。
7月14日是濟群法師為“新加坡佛教居士林90周年系列弘法講座”做的最後一場講座,題為:《金剛經》的智慧。
這一傢喻戶曉的經典帶來的大命題,法師曾經著書《超越“二”的智慧》進行詳細解讀。而在這時長僅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法師卻去繁就簡、從“個人”開始說起:“這句調侃的話,就是說你這個人太‘二’瞭!”談笑間,法師從佛法的角度解釋:“二”就是對二元世界的執著。因為執著二元世界,所以這個人世間才會有各種對立、沖突和煩惱,所以一切的沖突都跟二元對立有關系。
佛法裡有一個最高的法門叫“不二法門”。簡單地說,就是不要“二”;究竟來說,就是要超越二元對立。
“超越二元對立可不容易哦!因為我們凡夫都是活在對二元執著的思維裡,所以我們是被卡在這個二元世界裡,不得自由,不得自在。”法師指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思想,就能幫助我們打破對二元對立的執著。
鑒於《金剛經》所蘊含的智慧十分深奧,故而法師通過五個方面的“認識”帶大傢領略般若智慧的殊勝奧義。
《壇經》是《金剛經》最究竟的解讀
法師跟大傢分享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金剛經》和禪宗的關系。
說起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每個宗派都是祖師大德們根據某一部分經典建立而來,唯獨對於“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來說,似乎跟經典沒什麼關系。但實際上,當年達摩祖師來到中國,在傳承弘揚禪宗的同時,也傳瞭四卷《楞伽經》。
“從禪宗的角度來說,這個叫作‘藉教悟宗’。教,代表著通過經教的學習,幫助我們獲得空性正見;並籍此來印證自己內心的體悟,也就是有個標準——印證你的開悟到底是真還是假。”
禪宗傳至四祖後,逐步開始重視《金剛般若經》,“四祖叫大傢要經常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要開智慧,用智慧來到達彼岸。到瞭五祖弘忍則更是鼓勵弟子們要讀誦《金剛經》。而六祖慧能就是因為聽到有人念《金剛經》心即開悟瞭。”待五祖給六祖傳法時,開示的也是《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大悟。因而,在六祖修行悟道的過程中,其與《金剛經》有著深厚的因緣,並留下瞭禪宗最重要的著述《六祖壇經》。
“我在解讀《壇經》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壇經》是對《金剛經》最究竟的解讀。”法師指出,《壇經》的第二品般若品,一開頭就解釋什麼是“摩訶般若”,即表明《壇經》的重點就在對般若智慧的開發和體認上。
根據《般若經》成立的宗派三論宗,最重要的三部論典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這些經典的核心就是講“無自性”、“空”,也就是如何正確認識“空”和“有”的關系。“講空的目的,就是要空掉、要掃除我們內心的我執和法執,然後開顯般若智慧,這才是關鍵所在。”法師進而發現,《六祖壇經》的重點其實就落在如何去認識、開顯般若智慧上。“所以,在《六祖壇經》的般若品裡一開頭就講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隻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般若品》中又進一步解釋“般若”到底是怎麼樣子的。“我想大傢肯定也很有興趣:我們修行要體認的這個般若智慧到底長什麼樣子?它有沒有什麼特征?”法師說到,其實《六祖壇經》一開始就用虛空來做比喻,解釋“摩訶般若”的“摩訶”就是大的意思,意即心量廣大,猶如虛空。“平時我們都活在一個念頭裡,所以世界就變得非常狹隘。其實我們原本具備瞭般若智慧,我們的本心就像虛空一樣空曠,沒有邊際。所以,心的無限是我們體認智慧的第一個特征。”
第二個特征,虛空是無相的。也就是,我們要體認的般若智慧也是無相的,也具有空的特點——空曠,無限,沒有邊界。心的本性同樣如此,但心與虛空又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虛空是無情的,而心是有情的。“所以,當我們去體會心的空曠、無限時,你怎麼知道心是空曠無限的啊?是因為,在空曠無限的背後,還有一種瞭瞭明知的作用。”這個瞭瞭明知的作用,就是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
“這個瞭瞭明知的心能生萬法,能容萬法,同時又能朗照無住——朗照一切,但又心無所住。”《壇經》在解釋瞭般若智慧的同時,告訴我們,修行所要去開啟、體悟的是這樣一個心。
“般若波羅蜜”有多遠?
就像歌曲《醒來》中所唱的“從迷到悟,有多遠?”學佛可能要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從眾生到成佛,有多遠?
“通常我們會覺得,佛菩薩是無量功德、無量莊嚴,是經歷瞭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的。而我等餘下凡夫,業障深重,這個差距實在太遠瞭!所以我們就對成佛也不是那麼有信心瞭。”
對於這個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法師覺得,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佛跟眾生的相同點和原始分歧到底在哪裡?“相同點就是在佛性上,每個眾生都有覺悟的本性,在這一點上,十方三世諸佛和六道一切眾生是無二無別的。所以我們要想到我們的生命裡邊有這樣一種覺悟的潛質。同時還要認識到,這種覺悟本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法師認為,這一見地能給我們在成佛的修行上提供極大信心。
另一方面,佛與眾生的根本分歧在哪裡?就在於迷和悟,在於明與無明。因為無明,使得我們看不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就會對自己的生命產生錯誤認定。一旦有瞭誤解之後,我們就會去相信自己的認識,並執著於此,由此產生種種煩惱。所以佛教裡面講我執、法執,我執就是對自我的執著,法執就是對世界的執著。
學習佛法智慧要做的就是點亮們每個人生命內在的心燈,開啟內在本具的自我拯救的能力。“要開啟般若智慧,然後才能‘波羅蜜’,到彼岸——從輪回的此岸到達覺醒的彼岸,從迷惑的此岸到達覺悟的彼岸。所以,此岸和彼岸不是時空的距離,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所以,修行的過程無非就是要去認識我們的本心,從認識到熟悉;然後不斷地去除串習,內心就會不斷地擺脫這些迷惑煩惱,真正體會到寂靜與清涼。“般若波羅蜜”就是要以般若智慧來完成輪回生命的改變,到達覺醒的生命。這就是這部經的題目《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給我們揭示的宗旨。
在菩薩道修行中體悟空性
在佛教裡,《金剛經》屬於空宗的體系。
那麼,這個空該如何認識呢?法師認為,在佛法裡,中觀宗講空是最透徹的。“中觀的重點就是通過緣起來說明無自性、空,其他宗派可能多少都會存在自性見。”中觀告訴我們,一切事物的存在,從內在的身心到外在的世界,都是一種條件、關系的假象,離開條件、關系,沒有任何一個不變的存在。
法師結合《心經》來說明:《心經》隻有260個字,這裡面有3個字用得最多,就是‘空’、‘無’和‘不’。“我發現這三個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否定詞。否定什麼呢?其實並不是要否定現象,它要否定的是自性見。”
再看《金剛經》,“空”、“無”、“不”字出現的並不多。《金剛經》所建立的是菩薩道的修行,一開始給我們提出來的起點就很高。“《金剛經》所提出的菩提心不是一般的菩提心,而是勝義菩提心。所以,如果菩薩在度化一切眾生的過程中,同時能認識到‘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體會到眾生的本質就是空性。當你能體會並安住在這個空性中,你才有可能不落入對眾生相的執著。”
“我發現,《金剛經》從發菩提心到行菩薩行,始終伴隨著兩種提醒,一個是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另外一種提醒就是對事情本身的提醒,即做每一件事時,都要體會到事情的本質是無自性空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緣起的。”
法師認為,雖然都是講空,但是側重點不一樣:《心經》是偏於自身的修行來完成空性的修行,而《金剛經》則是偏於在菩薩道的修行中來完成空性的體悟,讓我們不要進入到我執和法執。
見到法身才是真正見到佛
在凡夫的世界裡,對一個人的認識總離不開外相,也就是“長什麼樣子”。即便是對佛陀的認識,我們可能也會執著於佛相:佛陀到底長什麼樣子?究竟什麼能夠代表佛陀?
法師講到“丹霞燒佛”的故事:相傳,丹霞禪師某日來到一座寺廟掛單。晚上天寒地凍,為瞭打坐,把廟裡的佛像搬下來燒瞭烤火。第二天寺廟住持十分鬱悶,問其為何把佛像拿去燒火?丹霞禪師說:我要把它燒出舍利來。住持說:佛像怎麼能燒出舍利啊?答:燒不出就再多燒幾個看看。
法師指出,祖師大德這麼做其實是為瞭幫助我們破除對相的執著,去認識真正的佛到底是什麼。
如果佛像不能代表佛陀,那麼佛的身體能不能代表佛陀呢?
佛經中記載,當年佛陀到兜率內院為母親說法,數月後回到人間。蓮華色比丘尼為瞭第一個見到佛陀,以神通力化作轉輪聖王的模樣來見佛陀。然而佛陀卻說:第一個見到我的是須菩提尊者。因為能觀空、無我的解脫法門,才是禮佛的實質意義,見到佛的法身才算是真正的見到佛。
“我們看到《金剛經》裡面講‘不應以身相見如來’,也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什麼叫諸相非相呢?就是認識到相的本質,體悟到一切相的內在的空性,而空性是超越於實相的。”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及化身。如何認識這三身?法師根據《壇經》的思想給出思路: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然而,《金剛經》裡也講無相,實相者即是非相,就是超越一切相。“佛陀即使具備無量功德,但到瞭80歲,無常的色身也是要死亡的。”法師提醒,佛陀之所以為佛陀,是因為他體悟瞭圓滿的智慧和空性。所以對於佛身,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佛陀到底證得瞭什麼?
世人做事總會追求一個結果,成佛的修行同樣也會想象結果會是什麼樣兒?比如:放光動地,無量功德,或是神通妙用等。法師一針見血:“這都是屬於有相的、有所得的東西。”
那麼,佛陀所證得的、或者體驗到的結果是什麼樣子?《金剛經》給出的回答是: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實無所得,也就是沒有得到什麼。
“其實,如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真正體悟到的就是空性,是空明不二的心。”法師指出,空的特質就是無相的特質,它不是以任何的現象存在,所以六祖慧能的悟道偈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陀所要體認的心具有空的特點,是本來無一物,是瞭不可得的。但這種瞭不可得並不是像虛空一樣的頑空,而是除瞭空以外還有明,還有瞭瞭明知。這個瞭瞭明知是超越二元對立、超越能和所的。
在成佛的修行中,要認識到世間的一切都是無自性的,比較容易領會;但對於信仰對象,包括佛果、佛身的認識,修行的目標等,會更易產生執著。“這種執著也一樣會障礙我們的修行。就像你把沙子放在眼睛裡,和把金子放在眼睛裡,感覺一樣不一樣?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凡是有執著,不管是對世間的執著也好,還是信仰上的執著也好,都會成為我們修行上的障礙。”
《金剛經》的特點是,不僅僅要打破凡夫對世間的執著,同時要打破對信仰上的執著。“隻有把凡夫心空掉瞭,把有所得的心空掉瞭,我們才能真正體認到空性。”
當然,這並不妨礙修行所能獲得的無量功德,“《金剛經》一共有七處在校量功德,佛陀說著說著就會做一下廣告:一個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佈施、用恒河沙數的生命佈施,所得的功德再大,都不如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大。外在的財富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一個人能夠開啟般若智慧、體證空性,究竟解除生命的迷惑和煩惱,對生命才具有究竟的、永恒的意義。”
對法師精妙的開示仍意猶未盡,講座結束後,臺下信眾們踴躍提問。
在法師妙趣橫生的答疑後,居士林副林長陳傢發先生上臺為濟群法師贈送紀念品,並致辭感謝法師遠道而來為信眾說法,對於法師在講座中開示的人生智慧及修學次第銘記於心,更期盼法師能再次到來為眾弘法。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