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說不完的真實好故事。”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傢超如是說。如今本屆特區政府上任屆滿兩年,香港動人的“舊故事”尚未說完,“新故事”已然成章。無論是特區政府抑或是香港社會,都在把這些香港的新舊故事說給世界聽。

圖為位於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雕塑。(資料照片)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如李傢超所言,香港不僅是自由、開放,與中國內地和世界接軌的國際大都會;同時極具競爭力,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有不少“世界第一”的成就;更擁有在“一國兩制”下背靠國傢、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在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會長馬逢國看來,將這些故事說好可以通過電影方式實現:“說好故事不必采取宏大的主題或者‘說教’。電影有主題有情節,通過故事感動觀眾、通過影像介紹香港,足以打破語言、文化和地域隔閡,讓世界對香港乃至全中國有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理解。”

香港素有“東方好萊塢”的美譽,港片全盛時總產值位居世界第二。其中,李小龍可謂香港電影人物重要代表。他的諸多電影把真實的香港介紹給全世界,影片裡中國人不可欺侮的民族宣言、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不僅引發華人世界共鳴,更掀起世界范圍的“功夫熱”,改變瞭中國人在西方人眼中“孱弱”“落後”的陳舊形象。這一影響直到如今。

近年來,亦有多部港產電影在本地和內地贏盡票房口碑。如2014年起先後拍攝5部的《反貪風暴》系列電影,主題均為香港廉政公署打擊貪污,配合香港電影特有的槍戰、動作場面,收獲瞭不錯的票房;而《正義回廊》《毒舌律師》等影片也向世界介紹瞭香港對法治精神的堅守……這些港產片還走向海外,參與國際影展,詮釋香港電影的生命力。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前會長田啟文表示,香港電影發展已逾百年,業界一直人才輩出。他認為這也是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風靡全球的原因。1997年香港回歸為內地和香港電影業界進一步交流提供瞭現實基礎,在融入國傢發展過程中香港電影業界的發揮空間也越來越大。而國傢“十四五”規劃綱要亦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香港業界發展帶來強勁推力。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一直重視電影產業在對外推廣香港文化軟實力方面的作用。尤其是李傢超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特區政府再向“電影發展基金”註資等措施,用於加強香港電影推廣、加強電影制作發行各領域人才培訓等系列有利於香港電影業長遠發展的項目。馬逢國認為,這些項目可為業界提供支撐,為香港電影發展註入“活水”。

“香港故事不僅要靠嘴巴講,更要靠電影業界乃至香港各界身體力行地去做。”田啟文補充說,業界既要保持並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又需做到“百花齊放”,尤其是在粵港澳三地不斷融合發展的當下,不妨嘗試合作發展“大灣區電影”。

“用電影說好故事的核心是要說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終要引人向善。”馬逢國說,回歸27年來,香港社會的確發生瞭很大變化,而且是在越變越好,香港電影業界需要用鏡頭向世界講述這些變化的故事,讓世界更加瞭解如今的香港、如今的中國。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