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螞蟻景觀

最近在逛知乎的時候看到瞭這樣一個問題:

日本古建築為什麼看起來很新?

其實在知乎上,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在我看完瞭三個類似問題的117個回答之後,總和各傢之言,來聊聊中日古建在修復上的區別吧。

開始之前先聲明,這期內容的觀點來自於知乎用戶:知乎用戶6E6Xa3、asdf、Urbino、賀六渾、司空白、You理理、何許人、李典、喵大胖等。那麼就讓我們開始吧~

很多到過日本或者熟悉日本的朋友都有一種感覺,日本的古建都維持的不錯,並且感覺很新。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大體來說,中日古建修復就是“修舊如舊”和“修舊如新”的兩個代表。

我們先來說中國古跡的修復。

中國自建國以來逐漸形成瞭“如修如舊”的修繕理念。但這個“舊”我們也是走瞭很多彎路的。

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在70年代中期維修過程中除替換瞭後世的改建,從門窗小木作,到屋面瓦作都使用瞭“復古”的做法。一看就是舒緩大氣的唐風。

乍看上去,好像挺正確,因為確實恢復到瞭唐朝的樣貌。但仔細一想,誰也沒有見過唐朝真正的南禪寺長啥樣,我們對於寺廟的修復是建立在缺少圖片和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合理推測的。這不免就會想當然,所以這樣的“舊”在實踐中慢慢被淘汰瞭。

唐朝的鬥拱結構

我們現在說的“修舊如舊”的“舊”是包括歷朝歷代對南禪寺的修繕和改動,比如南禪寺的修繕就應該維持其唐代的木構結構和清代的外立面裝修,而不是恢復所謂的“唐樣”。

從這兩張50年代的老照片我們也能看出原本的建築屋頂和窗戶都有清朝建築的影子。如果以這個為基礎,就不該抹掉清式外立面的痕跡。所以這個案例也經常拿出來強調“修舊如舊”的“舊”的內涵。

那麼國內有沒有比較好的“修舊如舊”的案例呢?

當然有,而且還不少,我們拿一個2015年的案例舉例,同樣也是唐代的木構建築,山西平順天臺庵大殿

我都不用把修繕前的照片放出來,看上面修繕後的圖就能得出:

維修前後面貌並沒有太大變化,原有的包磚,瓦作等裝修幾乎都保留下來得到沿用;隻對建築損害的地方進行瞭修復,並用舊料舊工藝;維持瞭唐代木構和清代裝修。

拿我國2015年和70年代對兩座唐代木構不同的修繕結果可以看到,在這40年的時間裡,我國文物修繕理念和技術的巨大變化。

當然“修舊如舊”這個概念也是存在問題的。如果後世修建的東西極度破壞美觀,而且更改瞭建築的功能需要保留嗎?如果這些改建對於原本的建築具有結構性的破壞,那麼還要修復嗎?

和我們國傢“修舊如舊”的策略不同,日本的古建修復策略多是“修舊如新”。

簡而言之就是對於歷史建築非常舍得下狠手。我們費力地想各種方法保留一根唐朝的梁,那邊日本早就把一根新的換上去瞭。如果你經常去日本的古跡參觀就會發現看到好多寺和神社都在修繕中…這個不修那個修,其實就是在更換和重修。

下圖是姬路城的修復,這都不僅是更換部件瞭,簡直是重做瞭。

不過說隻有日本人追求“修舊如新”的效果是不準確的,更不能說替換部件或者改變內部結構的維修方式是日本做法,因為整個東亞地區前現代建築維修的指導思想都是“修舊如新”。隻不過由於日本潮濕的氣候和歷史上形成的文化傳統(比如許多神社的造替制度),這一點顯得比較明顯。

我們古代對於重要的建築也是如此的。這個看那些清末留下來的古建就能明白。

我們說回日本,他們“修舊如新”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每二十年遷宮一次的伊勢神宮。

每隔20年依古法在旁邊一塊用地重建社殿並遷祭,稱為"式年遷宮"。

所以距今1300年歷史的伊勢神宮已經重生瞭60多次瞭,你啥時候去都新的不得鳥。

當然不僅是伊勢神宮,日本幾乎所有的古建、古城都是在最近的100年間修繕或者重建的,我們簡單羅列一些你就明白瞭:

熊本城現存建築建於1960年

東本願寺1895年重修

平安神宮1976年重修

大阪城1931年重建

金閣寺1955年重建

姬路城2009年10月重修

平等院鳳凰堂2014年大修

日本喜歡把古跡恢復到最初的狀態,最典型的就是平等院的鳳凰堂,在修繕前極具歷史感,而修復時還原瞭原本的紅色。

所以網上之前盛傳的那句“日本大多數古建築的歷史還不如紐約帝國大廈”,在某種程度上說確實沒錯,因為人傢是1931年建的,的確快100年瞭。

你也許會說,日本這不就是拿現代的東西來糊弄人嗎?

這種建造制度在日本叫“造替”,顧名思義,就是在原來的建築老化之後,拆掉,原址建造一個新的替換原來的。

而且造替有完整的儀式。

這和某些景區把幾千年前的文獻搬出來,搞一些文旅割韭菜還是兩碼事的。(不僅是國內,歐洲那邊也沒少幹這事。)

但我們還得再深入挖掘一下,日本“修舊如新”真的就是一模一樣的copy嗎?

前文我們說伊勢神宮每20年要重建一次,大傢考慮過沒有,為啥是二十年,而不是十年或者三十年呢?

這時一個很精準的時間點,二十年剛好是一個工匠從模仿、學習到傳道、授業所需要的時間,如果傳承得當這項技藝肯定會一直流傳下去。

但現實情況是,除瞭伊勢神宮,很多日本古跡的重修並沒有非常嚴格的重修循環,這就造成瞭前後技藝的斷檔和區別。比如日本現存唯一一座真正由唐朝人修建的建築——鑒真東渡後修建的奈良唐招提寺的金堂。

但是瞭解唐代建築的看一眼現存的招提寺金堂就會懷疑這個玩意兒的原真度,因為唐代建築屋頂坡度是很緩的。

而現在的金堂屋頂坡度略微有些陡峭,問題就出在這玩意兒後世年大修瞭四次,千年前那次大修太久遠,發生瞭什麼不清楚,然後就是18世紀江戶時代元祿時期的那次,把屋頂上架給改瞭,加裝瞭日式和小屋,屋頂被墊高瞭2.5米。

所以很多人去拍這個建築都要蹲下讓屋頂看上去沒有那麼厚重。就像下圖這樣。

還有一個例子也挺絕的。奈良的東大寺大佛殿是日本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1973年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維修。

改造後明顯看出室內的空間縮小的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鋼結構。

大佛背後的佛光都戳到天花板上瞭,噗~

知乎用戶you理理的這張圖也能說明日本在後世重修時技藝的退步,使得室內的空間被大大壓縮瞭。

讓我們回到文章的標題:為什麼日本古建看起來很新?

這跟中日古跡的修復策略有關,我們的“修舊如舊”希望把古跡凝結在前現代最後的樣貌,而日本的“修舊如新”讓古跡不斷地翻新,所以當然看上去更新,因為本來就是新的。

至於這兩者誰更好,其實沒有定論。

讓我們把這個問題擴大一點,古希臘哲學傢普魯塔克提出瞭一個悖論——特修斯之船。

忒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隻要一塊木板腐爛瞭,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瞭。

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瞭?哲學傢Thomas Hobbes後來對此進來瞭延伸,如果用忒修斯之船上取下來的老部件來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麼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我想關於結論,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其實把船比作人更好理解,人類身體的細胞每天都在死亡,也會不斷分裂出新的細胞代替。雖然看起來是同一個人,可是一個月以後的你還是你本人麼?

回到問題,日本古建築隔一段時間就要大修一次,每次更換三分之一構件,雖然看起來非常新,可是還是以前的東西麼?

大德寺方丈修復

無論是“修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都有道理,也都具有局限性,近年來這兩者似乎也在慢慢融合,該換的零件要換,該保留的舊物得保留。具體還是要落實在每一座古跡,甚至古跡身上不同的部分,這才是最科學的

最後我們也得看到日本做得好的一面,很多日本的古跡場所都維持得不錯,我就拿更熟悉的園林舉例,庭園爬滿瞭苔蘚,這需要僧人每天撿起落葉,讓其能夠呼吸。

枯山水需要僧侶每天早上修行式的打掃。

紅色的千鳥居每定期需要髹塗。

房頂房簷雖然是草但會定期清理添加。

室內的字畫,名貴器物,一應俱全,古跡大多都是被使用的。

日本人對於古跡的大刀闊斧是把古跡作為一個歷史場所在使用,而不是大門緊鎖,束之高閣。一座建築有人使用就會損耗,有損耗就需要修整。這個從新到舊再到新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對於傳承多年的建築,不斷使用修整更新的狀態才是真正的“原貌”,而大門緊鎖閑人勿入落滿灰塵的標本狀態並不是。

所以我們感覺日本古建很新,但卻沒有感覺很假,原因就在於這裡。而我國的古跡雖然舊,但大多都是保留下來的真東西。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