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青年人,他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以一己之力,不斷擴大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力。《Go!出海新聲代》聚焦他們的故事,從青年人的傳承中,看文化五千年的延續脈絡。

(點上方 ▲ 觀看視頻)

今年初,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臺轉發一條浮雕長城的創作視頻,並配文“見證浮雕壁畫藝術傢以精湛技藝‘建造’長城的奇跡!”,一時之間,引發瞭海內外網友的熱議。

近日,南都、N視頻記者前往位於清遠的“百畫齊放”工作室,聽視頻的主人公們講述瞭背後的故事。

結緣

相識於深圳大芬油畫村

進入浮雕壁畫市場淘金

“嗨!你們來啦!”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個戴著細邊眼鏡,頭發打著卷兒的腦袋探瞭出來。他就是視頻的拍攝者——梁銘傑。

他熱情地將我們迎進瞭工作室,邊走邊不好意思地說,“有點亂啊,別介意”。

梁銘傑所在的“百畫齊放”工作室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傢房子,兩層loft式套間,上層是壁畫師們平日休息的空間,而一層則被各種風格、進度不一的作品充斥著,墻上、桌旁、陽臺角落,處處都散落著或大或小的壁畫作品。

▲ 工作室內的作品。

“我們的小團隊最開始就是三個人,”梁銘傑是個十分外向開朗的“95後”男孩,他向南都、N視頻記者一一介紹瞭小團隊的成員,“這是何珊,還有一個成員,裴一凡。”

imagefile
▲ 三人壁畫作品前合影。

由於飛機延誤,當天裴一凡未能如期趕回工作室。

梁銘傑告訴記者,他們的小團隊結緣於深圳大芬油畫村。“當時我們都還是培訓機構的美術老師,但是你們都懂的,想要靠藝術吃上飯已經很難,靠藝術吃飽飯更是難上加難!”他打趣道。

聊天中,梁銘傑和何珊告訴記者,裴一凡來自甘肅,以落榜美術生的身份到深圳大芬村闖蕩,並結識瞭來自清遠的梁銘傑。“當時,我和裴一凡一拍即合,就決定成立這個工作室,後來何珊也加入瞭進來。”

何珊穿著一襲黑色的長裙,頭發披散在肩膀,白皙的鵝蛋臉上架著一副圓框眼鏡,看起來十分乖巧。

“我選擇和他們一起做壁畫,也是因為覺得當老師真的太無聊瞭,我受不瞭被拘束,還是喜歡自由自在的,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她俏皮的笑道。

imagefile
▲ 何珊在工作中

三個意氣風發的的年輕人,在摸爬滾打中嘗試著將興趣愛好變成一門可持續的謀生行當。三人在市場調研中瞭解到,國內對浮雕壁畫的市場需求量比較大,又缺少相關專業人才,加上他們之前有學習平面壁畫繪制的基礎,於是決定進入這一行業。

當時沒錢租場地,隻能在5平方米的單間內作畫。“畫到凌晨餓瞭,想買一碗12塊的宵夜卻發現錢不夠。”回憶起當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日子,梁銘傑感慨萬千。

但是當記者問,如果有機會再重來一次,是否還會選擇相同的路。

他們斬釘截鐵地回答,“當然會!我們熱愛這份工作。”臉上是幸福的笑容。

流量

差點“拒絕”外交部轉發

他說“當時還以為是詐騙”

2021年,“百畫齊放”工作室從深圳搬至清遠清城,紮根瀾水大街一處簡易的民房內,成為一幫壁畫愛好者的聚集地。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墻繪市場逐漸火熱,開始帶來新的機遇。成立工作室後,小團隊將重點瞄準線上,通過接網單的形式打開定制壁畫市場。

“近些年都是網絡‘一線牽’瞭,通過網絡可以幫助我們打開知名度,訂單也就隨之而來瞭。”梁銘傑分析道。

此後,梁銘傑自學視頻拍攝和剪輯,裴一凡、何珊學習出鏡和表達,以短視頻和小劇場的形式記錄壁畫創作過程,獲得不少網友點贊和轉發,壁畫業務也漸漸有瞭起色。

今年初,由於外交部的轉發點贊,他們迎來瞭一波“流量高潮”。

imagefile
▲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點贊。

“我們都沒想到,原來外交官轉發還會先來征求我們的同意!”因為這個沒想到,梁銘傑團隊差點錯失瞭這一波“潑天富貴”。

他回憶瞭自己差點拒絕瞭外交部的故事。當時剛結束浮雕長城繪制,他正趕往湖南參加下一幅畫作。在酒店休息的時候,收到瞭一條私信,表示想要轉發他們繪制浮雕長城的視頻,並落款外交部。

“我當時還以為是什麼詐騙,想直接關掉的。”梁銘傑笑道,“但是一想,萬一呢?對不對?而且就是轉發個視頻,好像也沒有什麼好騙的。”

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在對方提供相關工作信息後,他確認瞭一切竟然是真的。

視頻被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配文“見證浮雕壁畫藝術傢以精湛技藝‘建造’長城的奇跡!”轉發,引發瞭海內外網友熱議。

這次轉發,為工作室帶來瞭一波巨大的流量,讓他們的壁畫事業又向前走出一大步。

“我們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神奇,怎麼會選我們呢?”梁銘傑坦言,業內有很多比他們更加傑出的老師們,沒有想到這份“幸運”會砸到自己頭上。隨之,他的小夥伴何珊接話道,“因為沒人做過這麼大幅的長城壁畫,我們是第一個!”

兩個小夥伴相視一笑,一切都盡在不言中。

心願

戲稱自己是“刮膩子”的

希望用畫刀記錄傢鄉巨變

從簡單的單幅平面墻繪起步,到後來能承接到高校、景區的巨幅立體浮雕壁畫,壁畫業務變得多樣,隊員們的創作技巧也日臻成熟。

一條條的短視頻中,他們拿著鏟刀、畫筆爬上十幾米高的腳手架,用筆在屋簷下勾出立體壁畫的大致輪廓,再用鏟刀將圖案的輪廓“刮”出來。

“鏟墻、打磨、調色、刷漆……起稿打釘子是最困難的,這是整幅壁畫的基礎。”浮雕壁畫工藝特殊,要求極高,畫圖、定位、繞線、上色每一步都需要精確無誤。

▲ “百畫齊放”工作室的壁畫作品。

梁銘傑說:“比如那條被外交部點贊的作品,整幅壁畫作品近40平方米,我們花瞭7天的時間才完成。”

比起“藝術傢”,他們戲稱自己是“刮膩子”的,“整天和石灰、膩子粉作伴,可不就是‘刮膩子’的?但是用這些普通的東西,創作出美麗的作品,裝點人們的生活,我們覺得很自豪。”

隨著社交媒體的傳播,很多粉絲都慕名而來學習、瞭解浮雕壁畫的創作技術,“學員都是從五湖四海過來的,最遠的要坐三十多個小時火車,相當辛苦,不過也是為瞭實現自己的夢想。”

截至目前,“百畫齊放”工作室已吸引瞭過百名同樣熱愛壁畫的年輕人前來學藝,“就是喜歡,所以才想來學習。”工作室裡的學徒說道。他們都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作品也能夠變成令人駐足觀賞的藝術品。

imagefile
▲ 梁銘傑和何珊在作品前合影。

作為清遠人,梁銘傑也希望以清遠元素為題材創作壁畫,用畫刀記錄下清遠的變化,讓更多人認識清遠。“我們想過把清城的自然風光,還有人文特色、美食結合起來繪制成一幅有代表性的壁畫。”

目前,百畫齊放工作室計劃將創作一幅以“鳳凰”為主題的浮雕壁畫,“華流就是頂流,現在的國人文化自信也越來越足,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壁畫這個載體,將中國傳統文化宣揚到世界去。”

IMG_256

轉載自:南方都市報、N視頻
統籌:柯曉明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鹿筱悅 王熠 陳誠
發佈:華人頭條(香港)蔡志磊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