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望道到弘道:王小川的時代鏡像

Wang Xiaochuan’s Portrait of the Times

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某新型常規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西湖畔的一陣清風吹動瞭岸邊的柳條,將一抹綠意吹進悠長的弄堂,墻邊的樹木仿佛一夜間被喚醒,伸瞭伸懶腰,換上瞭綠裝,將點綴滿新芽的枝條遞過矮矮的墻頭。僅一墻之隔的中國美術學院和景雲村,因穿墻而過的若幹小通道和兀自出墻來的繁花綠葉,顯得更為親密。在景雲村出生的王小川,從小就浸潤在美院“後花園”濃厚的藝術氛圍中。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周滄米、洪世清、盧鴻基,於他人而言,或許是未曾有幸得以瞻仰的藝術大傢;於他而言,卻是最熟悉的鄰居,亦是親自引領他走進藝術殿堂的啟蒙老師。“小川,”周滄米先生叫住瞭拿著相機從跟前跑過的孩子,“你拿起相機,要用西方的方法取景,用中國畫的方法思考。”也許連周先生自己都未曾料到,正是這短短的一句話,令王小川受益終生,也成為他攝影創作的藝術之道。每當按動快門之時,這句話都會在他耳畔回響。

獨傢瞬間

接連不斷的快門聲四起,閃光燈閃成一片……WTO會議、APEC會議等國際會議上,這樣的場景是各國攝影記者團再熟悉不過的瞭。作為曾經的新華社記者,王小川的身影也時常出現在其中,他拍攝過的各國和各地區的領導人超過100位。習慣瞭在人群中尋找合適拍攝角度的他,這次卻遇到瞭不一樣的情況。

2005年11月,韓國釜山APEC會議期間,中美兩國舉行外交會談。由於美方臨時變更會晤地點,攝影記者中隻有一直緊隨時任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的王小川一人,抓住瞭會談前1分鐘的記者攝影時間,拍攝到瞭中美外交高層會晤的歷史瞬間。

鏡頭下的李肇星面對時任美國國務卿賴斯,從容自若、侃侃而談,中國自尊、自信的大國風范讓人如沐春風。王小川還細心地捕捉下容易被忽略的一幕:畫面中,賴斯用手撐起下巴,正俯身專註傾聽;畫面背後,是一幅悄然展開的時代新畫卷——21世紀初,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猶如一條蘇醒的巨龍,使美國認真傾聽來自發展中國傢的和平之聲。1分鐘過後,待各國記者得知會面新地點後紛紛趕來之時,留給記者的短暫拍攝時間早已結束。王小川的照片成為此次中美兩國外交會談的獨傢新聞圖片,釜山APEC會議的官方新聞網站及美國等國的媒體不得不選用中國的這幅圖片,報道中美外交會談這一新聞。國際會議的照片乍一眼看,似乎隻是對現場的客觀記錄,實則隱藏著政治力量之間的無聲斡旋。通過靜默的攝影語言,如拍攝的角度、被攝對象的姿態與表情等細節,拍攝者在無言中傳遞出堅定的國傢立場與靜待觀者品讀的時代訊息。

2001年10月20日,上海舉行盛大焰火晚會,慶祝APEC會議在上海成功召開。這是上海東方明珠塔在夜空中潑灑出朵朵彩霞

被派駐香港、擔任新華社亞太總分社攝影記者期間,王小川就像一位上瞭場的足球運動員,時時刻刻要做到“無球跑動,有球到位”,基本處於隨時待命的工作狀態。除瞭及時報道重大國際會議,通過影像傳遞中國聲音,他還多次以第一位或唯一到場的新華社記者的身份報道突發性事件。他的鏡頭前不時潛伏著危險與不安,在2004年中國工人在阿富汗遭遇恐怖襲擊後,他以最快速度飛往阿富汗,穿上防彈衣奔赴現場。

地震後的斯裡蘭卡,漂亮的濱海建築隻剩下令人觸目驚心的斷壁殘垣,擁擠不堪的救援營地裡哀號聲不斷。2004年12月26日,正值香港聖誕長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即便最佳救援時間已過,仍有傢屬在現場等待傢人生還的奇跡。警察撣去挖出的玩具上的灰塵,放在廢墟之上,這不僅是對傢屬的承諾,也是對每一條珍貴生命的尊重。看到這一幕的王小川,頓時忘記瞭頭頂太陽的猛烈炙烤和因饑腸轆轆導致的體力不支,用手中的相機凝固下這流露出無限真情、激起人性共鳴的場景。無情的天災面前,生命顯得脆弱與渺小,他回避瞭用廣角鏡頭直面傷痛與死亡的方式,以更加委婉甚至帶著寫意的方式,表達對災區人民的同情與祝福。

時代旋律

2011年9月22日,佈拉格,中國音樂傢演奏德沃夏克名曲。9月21日,浙江交響樂團的藝術傢在捷克佈拉格舉行的2011德沃夏克音樂節上演奏豎琴

指尖撥動,琴弦震顫,輕柔的樂曲聲從豎琴間飄揚而出,回蕩在音樂廳中。仿佛穹頂灑下瞭皎潔的月光,讓人時而宛若閑步於林間,感受夜晚的靜謐,時而又好像駐足於海邊,遙望一輪明亮的圓月。浙江交響樂團演奏的德沃夏克的名曲《月亮頌》,瞬間拉近瞭捷克人民與來自東方的樂團的距離。

一陣婉轉的笛聲,好似春天枝頭佈谷鳥的啼叫,以歡快的節奏奏響瞭新的曲目——《水鄉船歌》。豎笛、小提琴接續加入,觀眾的腦海中開始暢想江南水鄉的經典場景:船槳劃過清澈的水面,激起朵朵浪花,蕩起圈圈漣漪。

在觀眾“Encore!”的回場要求下,指揮的雙手激昂地上下揮舞,鋼琴演奏者的手指快速地在黑白琴鍵上跳躍,大、小提琴演奏者握著的琴弓在琴弦上有節奏地拉動。觀眾從鳥語花香的江南水鄉移步至奔騰咆哮的黃河壺口,感受來自東方的恢宏氣勢。

2011年9月8日至9月24日,2011德沃夏克音樂節在捷克首都佈拉格舉行。其間,來自中國、英國和德國等國傢的多位音樂名傢登臺表演。由著名指揮湯沐海領銜的浙江交響樂團是本屆音樂節中唯一的亞洲樂團

21世紀初,王小川跟隨浙江交響樂團奔赴歐美國傢,近20年間,走遍10多個國傢、20多個音樂廳。“音樂無國界。”當看到歐美國傢的觀眾為浙江交響樂團演奏的當地經典曲目而如癡如醉,為中國演出付費買票、歡呼喝彩甚至購買CD唱片留念時,他敏銳地意識到:他拍攝的影像不僅記錄下“建交周年”等慶典活動,還真實地講述瞭文化“走出去”的中國故事。

2001年8月16日,波恩,德國奏響中國音樂作品。8月15日,浙江交響樂團在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巴爾沃演出中國交響樂作品,一曲《原始狩獵圖》掀起瞭德國“巴爾沃巖洞國際藝術節”的音樂高潮。巴爾沃巖洞是德國唯一可以演奏大型交響樂音樂會的天然洞穴。藝術節由德國北萊茵州政府主辦,自1987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浙江交響樂團是15年來參加藝術節的第一個亞洲藝術團體

2013年1月13日,笛子獨奏傢蔣國基在德國柏林音樂廳舉行的德國“中國文化年”閉幕式音樂會上用巨笛演奏樂曲

隨著手指的按動,不同的彩色畫面在電視機屏幕上切換,隨之而來的是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會兒是字正腔圓的新聞播報,一會兒是帶著背景音樂的天氣預報,一會兒是逗人發笑的喜劇小品……電視機跟前,背著孫兒的爺爺眼睛花瞭,他不禁上前一步,伸長瞭脖子盯著電視機,背上的孩童雖看不大懂電視節目,卻也好奇地歪著腦袋打量眼前的黑色大盒子;阿姨還沒來得及放下手中織到一半的毛衣,便急急地趕來湊熱鬧……鄰居傢的露臺一下子成瞭熱鬧的會客廳。“有瞭電視網,就是不一樣啊!”上大陳島的漁民們聚到島上第一個安裝有線電視網的人傢中,圍在正在調試的電視機前嘖嘖稱奇,大傢都想第一時間一睹為快。一旁的王小川從中聽到農村起步奔跑的腳步聲,趕緊記錄下這充滿時代畫面感的情景。

海島漁民看上瞭有線電視。1998年春節前夕,浙江臺州上大陳島的漁民們通過新設的有線電視網,看上瞭畫面清晰的電視節目。老老小小圍聚在一起,興奮無比

堆成小山的蠶繭預示著國傢收購的豐收喜悅;池塘裡鴨群連綿起伏的叫聲催生瞭“訂單農業”;玉麟西瓜精品專賣店中,西瓜因被刀尖觸碰而發出的清脆開裂聲,宣告瞭農產品市場精品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從計劃經濟中松綁擁抱市場經濟,從量產、增產到追求精品,王小川拿著相機走在田間小路上,真切地感受到農村大地上農業、工業、醫療、生態、旅遊等方方面面的細微變化。位於東海之濱的溫嶺,工人們用電腦程序編織來自青藏高原的犛牛絨,生產出一件件“山海協作”的“致富衫”;在村口繪制黑板報、在村中祠堂科普衛生知識的江山市的鄉村醫生,成為中國第一批鄉村全科醫生;苕溪水由渾濁變清澈,生機勃勃的蘆葦叢取代瞭岸邊林立的污染企業……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浙江鄉村發展是王小川持續拍攝近40年的重要題材。他用影像講述瞭浙江率先從脫貧到實現全面小康,再到奔向共同富裕的足跡故事,凝固瞭時代奏響的優美旋律,留下瞭無數能喚醒集體回憶的動人畫面。

1997年,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新堂村的一群年輕媽媽正在村民學校學習文化知識。這些媽媽的年齡都在32歲以下,隨著生活的富裕和傢務勞動的減輕,補習文化、增長知識成為浙江農村婦女的生活時尚

1997年,在率先消滅貧困縣的同時,浙江省內“小康縣”的數量也達到瞭近三分之二。當時,浙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00美元,農民人均收入3684元人民幣,在全國率先進入“小康省”的行列。這是“小康縣”舟山市定海區的農民在開春之際,用一個大紅“富”字表達再奪農業豐收後喜悅之情的場景

“攝影當隨時代,聚焦現實。隻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守正創新,才能創作出鮮活生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佳作。”“要運用攝影這種西方的表達方式,拍出中國人自己的照片。”如今,作為浙江省攝影傢協會主席的王小川,從創作者更多地轉為引領者,肩上的壓力也從創作實踐轉到學術研究、服務引導並重。如何從中國傳統藝術中汲取文化力量,以人工智能等新興生產力引領浙江攝影高質量發展,賦能中國攝影語言的創新與形成,是他著重思考並將持續探索研究的話題。

1998年,富裕起來的杭州東冠村的農民正在追求和享受著文明的生活方式。這個村的龍頭企業東冠通信集團是全國文明鄉鎮企業,在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的同時,引導農民註重精神文明建設。每逢周末,拿著書本去杭州讀夜大,是當時東冠農民的新時尚

浙江成為中國首批告別貧困奔小康的省份。1999年國慶前夕,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通過驗收成為“小康縣”,至此浙江省已有70%以上的縣(市、區)達到瞭小康水平,浙江由此躋身中國第一批告別貧困進小康省份的行列。龍遊縣湖鎮鎮希唐完全小學的學生們不出村子就能讀完小學的課程

| 人 | 物 | 簡 | 介 |

王小川

中國攝影傢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攝影傢協會主席,新華社浙江分社首任圖片總監、高級記者。多幅作品獲全國、省市新聞攝影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