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常隱寂寞中

■解放軍報記者  彭洪霞  韓景怡

潛艇兵,有著海一般的深沉。

他們潛行大洋深處,縱橫萬裡海疆。

他們手握大國重器,用無聲潛行守護國傢安全。

他們始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戒備狀態,時刻準備奔赴戰場,殲滅來犯之敵。

他們披肝瀝膽,用生命和赤誠鐫刻下一道道閃光航跡。

習主席一直牽掛著常年奮戰在深海大洋的潛艇兵,對潛艇部隊戰鬥力建設高度關註。

2013年,習主席對海軍某潛艇基地官兵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深刻指出他們身上集中體現瞭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能打勝仗的過硬本領、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舍生忘死的奉獻精神,要求進一步總結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

2018年6月11日,習主席親臨某潛艇部隊視察,下艙室、進戰位,詳細瞭解武器彈藥技戰術性能,並勉勵官兵們堅定理想信念,建設堅強集體,把打贏本領搞過硬。

近年來,人民海軍潛艇官兵牢記領袖殷切囑托,出航頻次更高、航行距離更遠、下潛深度更深,戰鬥熱情更加高漲。

他們的航跡不斷向深海遠洋延伸,創造出潛艇水下長航紀錄,刷新中國潛艇深潛紀錄,在推進海軍轉型建設的航道上不斷取得新突破。

“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輝煌常隱寂寞中。一代代潛艇兵肩扛無聲的使命,在波瀾壯闊的強軍征程中奮楫前行。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軍正式成立。1954年6月,人民海軍第一支潛艇部隊宣告誕生。

崢嶸歲月裡,一茬茬潛艇官兵將青春年華奉獻於深海。他們在水下度過的每一寸光陰,都是這段歲月詩篇中的金色段落。

75年篳路藍縷,人民海軍勇擔時代使命,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東方的身姿更加雄健挺拔。

宣傳片《隱入深海》海報。設計:馬曉宸、鄭童月

深海見證:潛艇兵的光榮與夢想

■解放軍報記者  彭洪霞  李一葉  韓景怡  特約記者  茆琳

“一起學習,一起追趕,有時候覺得我們這群人很可愛”

春天的大海與冬天相比,少瞭些許凜冽,多瞭幾分柔和。漫步在某軍港,海浪不疾不徐,倒映著湛藍的天空,撲面而來的海風夾雜著春的氣息和溫度。

海岸線連接起陸地和海洋,岸上陽光明媚,蘊含著勃勃生機,海裡則幽暗神秘,潛藏著幾多未知。

潛艇串聯起瞭兩個迥異的世界。

在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碼頭,記者登上瞭某型潛艇。

它碩大的身軀伏波靜臥,像一頭溫柔的“巨鯨”。記者小心翼翼爬上它的“脊背”,從直徑不足一米的圓形升降口,進入潛艇內部,仿佛進入瞭巨鯨塞滿器官的腔膛。

艇內有上千臺儀器設備、幾千條管路、上萬個閥件,潛艇兵就工作、生活在這些設備、管路的縫隙裡。

呂艇長的戰位僅有0.5平方米,平時他都是習慣站著指揮。

來訪的前幾天,我們一直沒有見到呂艇長,他總是忙到凌晨一兩點,每次深夜回復記者都是:“不好意思,我正在開會”“不好意思,我們正在寫方案”……

艇員們談到呂艇長時說:“我們艇長晚上12點前從沒睡過覺。”

“向著一流潛艇部隊奮進,有太多事要做,睡不著啊。”呂艇長說起話來真摯樸素,語氣裡時常透出一種緊迫感。

“一起學習,一起追趕,有時候覺得我們這群人很可愛。”他和戰友們每當想出新的戰法訓法,就趕緊對著大屏幕思索寫下實施方案,然後在實戰化環境下去驗證。

近年來,呂艇長主導完成瞭多個實戰課題的創新研究,這些創新戰法訓法在戰訓任務中得到實踐檢驗。

就在記者來訪前,他還在某新型作戰力量部隊出差。

呂艇長深知,未來海戰是體系作戰,通過信息互鏈,潛艇可以彌補視距不足等短板。為瞭打通鏈路,他奔赴多個兄弟兵種部隊學習交流,探索信息融合、相互引導的新方式,提高潛艇在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

雖然已經畢業10多年,大學時期的水聲學教材一直擺在他的辦公桌上。同教材擺在一起的,是一沓厚厚的潛艇全訓考核實施方案。

在潛艇部隊,全訓合格標志著一個艇員隊形成戰鬥力,拿到走向戰場的“通行證”。

艇長要想獨立帶艇出航,全訓考核就得“脫層皮”。備戰考核的那一個月,呂艇長累瘦瞭10斤。

“戰法運用、使用武器、應急處置、訓練組織、艦艇管理……全訓考核是對我和全艇官兵一次全面的檢驗。”

在呂艇長宿舍隔壁,有一間微縮版的模擬作戰指揮室。宿舍樓有瞭“作戰室”成為這個艇員隊的一大特色。

呂艇長和艇員們齊聚於此,組成戰鬥小組。他們模擬出海後可能遇到的若幹情況,與隊友一次次配合,提高協同配合的默契與速度。

呂艇長說:“自己努力奔跑的時候,要常常回頭看看大傢跟上沒有,帶著大傢一起沖刺。”

記者采訪接近尾聲,呂艇長和戰友們已經完成瞭又一次出航準備。

4月,呂艇長和全體艇員順利通過全訓考核。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這個春天,艇員隊拿到瞭深海“通行證”,這是他們的耕耘,也是他們的成長。

人民海軍潛艇兵騎鯨蹈海。

“在水下,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合力就是續航力”

全訓合格的艇員隊越多,意味著能夠投入到戰場上的潛艇作戰力量規模越大。

復盤會上,艇員隊張政委欣喜之情溢於言表,藏在眼鏡後面的眼睛裡,滿含笑意。

“在水下,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合力就是續航力。”張政委表揚全體艇員,“百人同操一桿槍”,靠的就是團隊的配合。

會後,心情不錯的下士胡爽即興來瞭一段網上流行的“噴筆”——兩手握筆,筆桿和手腕快速交替敲擊桌子,發出如架子鼓點般有節奏的律動。

胡爽喜歡音樂,兒時學過拉小提琴。可自從當上潛艇兵,他就慢慢放棄瞭這一愛好。

隱蔽性是潛艇的生命力保障。雖然一曲音樂並不一定會使潛艇暴露,但保持安靜早已成為刻在潛艇兵骨子裡的習慣。

現在,胡爽不值更的時候,喜歡翻翻平板電腦裡女朋友的照片。為瞭給女朋友拍照,他甚至學習瞭攝影。

“海裡沒有網絡,照片翻著翻著就到瞭最後一張,然後翻過來再看一遍。”他笑著告訴記者。

24小時值更,他們不僅要監聽艇外聲音,還要時刻留意艇內自噪聲。

光波、電磁波等在水中都“寸步難行”,但是聲波可以遠距離傳播。深海潛行,面對反潛艦艇、反潛飛機和水下雷區構成的重重封鎖線,潛艇就是靠著聲波識別外界信息。

聲吶技師李廣喜告訴記者,聲吶是個稀缺的專業,每年分配的時候,一線作戰部隊對聲吶兵需求都很高。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聲吶兵並不容易。

有人說當聲吶兵需要天賦,李廣喜並不這麼認為:“其實沒有所謂的天賦,都是下瞭功夫,多練就行。”

李廣喜說話的時候,右手食指無意識在桌上畫著圓圈,動作像極瞭在操作臺上撥弄球形鼠標。“聽音訓練是枯燥的,耳機裡充斥著各種噪音,長短不一、頻率高低不齊,很多人聽一天下來,耳朵轟鳴。”他停頓瞭一下,隨即說,“但能夠在任務中做到先發制人時,會很有成就感。”

“為瞭勝利,必須時刻準備著。”潛艇兵身上仿佛有種特有的危機感,“深海刺客”的氣質使他們格外追求領先優勢。李廣喜告訴記者:“潛艇一旦被‘抓’瞭,你想逃脫就很難。針鋒相對的時候,誰本領過硬就占據主動權。”

一次參加紅藍攻防訓練,李廣喜發現一個目標信號異常。雖然強度微弱,聽音特征不明顯,但分析譜圖特征後,他判斷這並不是普通的商船漁船信號。

他一邊在腦海中快速思索,一邊將耳機中的噪聲信號導入“智能聲吶兵”訓練系統。通過交叉比對,他很快鎖定答案——疑似對方潛艇!

最終,李廣喜所在艇占據先機、一擊制勝。

深海是潛艇兵最好的課堂。在出海演練中,一道道雜音沒能逃過聲吶兵的耳朵,他們抓住蛛絲馬跡,在深海大洋寫下“先敵發現、先敵識別”的註腳。

張政委告訴記者,近年來實戰化訓練在部隊已經蔚然成風。組織一次拉動訓練和對抗演練,從接到命令到緊急出航用時越來越短,“對潛艇官兵來說,出航就如同傢常便飯,大傢都風趣地說‘到大洋裡去洗個澡!’”

海軍潛艇學院學員列隊前行。

“我們最高興的時候,就是雷彈已出管,航行正常,命中目標”

一級軍士長王同嚴的頭發已經有些白瞭,遠遠望去好像落瞭一層薄薄的霜。在潛艇上幹瞭27年,每每看到青春洋溢的新艇員,王同嚴就想到年輕時的自己。

年少時的他懷揣軍旅夢,來到海軍某潛艇部隊,期待搭乘潛艇觀摩神秘且美妙的海底風光。

來到碼頭,看到眼前的龐然大物,他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遠觀潛艇像一條橫臥在水面的大黑魚,走近之後,才發現潛艇原來沒有窗子,就像一個不透氣的鐵罐子。”

王同嚴被分到瞭舵信班,他問班長什麼是舵信,班長告訴他就是開潛艇的。

“當潛艇兵苦。冬天出航,潛艇都是頂著風航行,人站在艦橋上,一個浪打過來,衣服瞬間就結瞭冰。”這是王同嚴那一代潛艇兵的共同記憶。

駕駛著潛艇勇闖深海,在狹小的空間裡,王同嚴愈發感到,支持潛艇兵能走多遠的,不是腳力而是內心。

但無論條件多艱苦,王同嚴沒有忘記自己曾在100米深海許下的諾言。

那是王同嚴第一次執行長航時任務。隨著潛艇下潛,他愈發感受到肩上的重任。

100米深度,是王同嚴潛艇兵生涯中第一個裡程碑。從那時起,他立志把青春和熱血都揮灑在這深深的大洋中。

作為舵信技師,王同嚴主要負責控制潛艇航向和深度,傳遞海上通訊信號。

在近年遂行的重大任務中,王同嚴所帶領的舵信班,成功實現潛艇變深機動的精度從米級提升到分米級,潛艇縱傾角度的控制精度從1度提升到0.1度。

他說,當潛艇兵,要做一個專心的人。

大海的壯闊之下,四處潛伏著“水下斷崖”、湍流和暗礁,潛艇航行始終處於重重危機之中。

一次航行途中,潛艇突遇海水密度變化。王同嚴第一時間向指揮員報告,同時緊急拉上浮滿舵。

可就是這時,王同嚴發現根本拉不住。千鈞一發之際,王同嚴啟動備用方案,轉應急模式,最終成功處置險情,保障瞭全艇安全。

王同嚴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下潛即戰鬥,不允許出一點錯誤。”

王同嚴很快就要到退休年限瞭。在他傢裡,珍藏著20多瓶海水。每次執行任務到達某一水線下,他都會接一瓶海水留作紀念。這20多瓶海水裡,盛著他的青春。

一級軍士長薑愛華參軍比王同嚴早一年。歷經兩次換裝,薑愛華親身感受到中國海軍潛艇裝備的升級換代。

薑愛華形容以前潛艇充電的聲音跟打雷一樣響,震得人直哆嗦。

充完電,為瞭減少水面暴露時間,潛艇會立即下潛。可此時,剛工作完的柴油機還沒有散熱,機艙內熱得像蒸籠,艇員們睡覺的時候,汗水把枕頭都打濕瞭。

薑愛華不喜歡聽切菜的聲音,因為他曾經服役的那艘潛艇,機艙挨著廚房。酷熱難耐的他聽到案板上“當當當”的聲音便更加煩躁。

那時,薑愛華做夢都盼著新裝備入列。很幸運,他趕上瞭好時代:“現在充電非常安靜,艇裡安裝瞭空調,可以調節溫度。我們每個人都配發瞭平板電腦,可以排解長時間航行的寂寞。”

潛艇多功能艙裡安裝瞭“太陽燈”,每當燈光亮起,下面就會圍坐起休更的艇員。在潛艇裡,感受著溫暖的“陽光”,艇員們的身體得到瞭放松,心情也振奮瞭起來。

如今艇上的條件大大改善瞭,薑愛華卻快要退伍瞭……他說:“對肩負打贏使命的軍人而言,別人享受的,我們不必羨慕。隻有從和平思維中走出來,置身殘酷、艱苦的練兵環境中,錘煉戰鬥意志、戰鬥素養,才能更好地適應戰場,練就過硬本領、增強打贏信心。”

在薑愛華眼裡,雖然現在條件好瞭,但新時代的潛艇兵並不嬌氣,部隊從嚴施訓,砥礪著年輕官兵的血性虎氣。

一級上士姚申申備戰一次比武考核,連續兩個月每天訓練超過12個小時。為瞭提高雷彈裝填速度,班長掐著秒表給姚申申計時。他反復進行單人單管訓練,重復上千次。他說,練反應能力,就是練速度。

那次,潛艇試射某型武器,這個艇員隊首發命中。

姚申申說:“我們最高興的時候,就是雷彈已出管,航行正常,命中目標。”

(采訪得到隋一范大力支持,特此致謝)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