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 應妮)“文化原鄉·福地壤塘——2024北京行”活動31日在北海公園闡福寺景區開幕。80餘件非遺精品和200餘件非遺文創產品集體亮相,涵蓋瞭唐卡、鑄銅、刺繡、陶瓷、石刻等多個領域,展現壤塘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化原鄉·福地壤塘——2024北京行”展覽現場。田雨昊攝

壤塘,藏語意為“財神居住的地方”,位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是康巴、安多、嘉絨三個藏族支系的聚集地。這裡自然風光秀麗,文化資源豐富。此次活動是壤塘縣與北京首旅旅行發展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後的首場文化交流活動。

阿壩州非遺中心主任、非遺協會會長俄瑪塔介紹,阿壩州非遺資源豐富,全州共有世界級非遺名錄4項、國傢級非遺名錄20項、省級非遺名錄101項、州級非遺名錄552項、縣級非遺名錄1841項,非遺名錄項目總數共2518項,位列全省市(州)首位,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文化原鄉·福地壤塘——2024北京行”現場的文藝表演。田雨昊攝

壤塘縣在促進民族文化融合的同時,也緊跟時代腳步,積極探索“非遺+”發展模式,建成瞭壤巴拉非遺傳習創業園,集中保護、傳承、弘揚和開發包括唐卡、藏醫藥、陶藝、藏紙等在內的16個非遺項目。“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瞭解和認識壤塘,感受壤巴拉文化的獨特魅力。”壤塘縣委副書記孫宏斌說。

唐卡傳承人央迫在展覽現場展示唐卡繪制技藝。田雨昊攝

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指出,在壤巴拉非遺文化傳承的培育方案裡,我們看到瞭一種工藝裡漢藏多個傳統的吸收和融合。比如,唐卡工作室的學生會接受宋畫山水、花鳥與人物臨摹的訓練,或者仔細學習敦煌壁畫、永樂宮壁畫等美術史上的經典。其次,將漢地優秀的非遺工藝傳承教給有活力的藏族年輕人,對於工藝交流、文化傳承、民族融合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刺繡工作室的學生不僅習得瞭堆繡這樣的藏族傳統工藝,還跟隨蘇繡大師繼承瞭緙絲技藝,並對刺繡唐卡進行全新創作。“可以說,打造創新性、高質量、高品質的工藝產品是目前傳習所的突出特色。正是由於對於過度商業化的拒絕與工藝傳統的尊重與堅守,壤巴拉非遺傳習所在十多年的時間裡風雨兼程、砥礪前行,終於有瞭今日的發展圖景,培養出瞭一批優秀的漢藏文化傳承人才。”

“文化原鄉·福地壤塘——2024北京行”展覽現場。田雨昊攝

首旅旅行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震表示,希望通過創新“旅遊+”系列產品與服務,為旅遊行業提供更多的創新元素。

“文化原鄉·福地壤塘——2024北京行”展覽現場。田雨昊攝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共壤塘縣委、壤塘縣人民政府聯合北京首旅旅行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活動將持續至4月21日,活動期間還將舉辦多場文化講座、非遺技藝展示、地方美食推介活動,讓市民和遊客更深入地瞭解壤塘。(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