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流逝,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機遇。45-55歲,這個常被稱為“中年”的階段,既是積累智慧和經驗的巔峰,也是身體逐漸走向衰老的轉折點。

這一時期,由於生理機能逐步衰退,許多人開始面臨各種健康問題的挑戰。因此,45-55歲也被認為是生命的“危險期”。

1.器官開始衰退

2019年10月英國一項涉及2000餘人的調查顯示,多數人從40歲起感知到健康狀況的逐漸下滑。多數受訪者指出,大約在37-40歲身體開始顯現健康問題。

其中,背痛通常在44歲左右變得明顯,嗅覺在46歲左右開始變得遲鈍,膝蓋異常和腳踝力量減弱則通常在47歲左右出現,而聽力下降和關節疼痛約在49歲左右發生。

2.容易“發福”

40歲以後,人的基礎代謝率會逐漸下降,這意味著身體對食物的消化及能量轉換效率降低。此時如果不加以控制飲食,攝入的熱量很容易轉化為脂肪堆積在體內,導致“發福”。

然而,過多的脂肪堆積,不僅影響人的外貌,還會增加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或導致不孕不育,甚至增加癌癥發生風險。

3.骨質疏松高發

骨質疏松的發病與年齡密切相關,45歲以上的女性、50歲以上的男性都屬於骨質疏松的高發群體。

4.心腦血管事件風險高

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研究發現,45-64歲的人群,特別是男性,更容易發生卒中。而世衛組織的相關數據指出,全球每6人中就有1人一生中會出現卒中,每6秒就有1人因卒中離世,每6秒就有一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殘。

5.癌癥發病率提升

2019年1月,國傢癌癥中心發佈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的發病隨年齡的增加而提升,40歲以下人群的惡性腫瘤發生率處於較低水平,從40歲以後開始迅速上升。

而根據2014年的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肺癌統計數據,國人在45歲後肺癌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

既然45-55歲這一階段如此危險,我們又該如何防范於未然呢?哪些疾病的預防應早於45歲?

1.骨質疏松癥及肌少癥:45歲以後,人體的骨密度逐漸下降,容易發生骨折等骨骼問題。因此,這一年齡段的人群應該註重鈣的攝入和維生素D的補充,增加運動量以提高骨骼強度。

2.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建議從45歲開始,就應該關註心血管健康,定期進行體檢,控制血壓、血脂等指標,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

3.消化系統癌癥:之所以我國很多胃腸癌患者,一發現就已經到瞭中晚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胃腸鏡檢查的不重視。消化內科醫生建議,對於無癥狀、45歲以上的中年人群,應及早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高危人群要求提前至40歲。

4.阿爾茲海默癥:最新研究指出,阿爾茨海默癥發病前的幾十年就會有征兆,且影像學檢查也發現在癥狀浮現前的3-9年,大腦內側顳葉會有顯著變化。因此,醫生建議人們在45歲後,要開始有意識地預防阿爾茨海默癥,多關註自己身體和心理上的異常變化。

除瞭疾病預防,合理的運動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傢醫君建議,人們在45歲以後,可以優先選擇強度適宜、對膝蓋損傷較小的運動方式。

太極拳:依靠內外兼修,身、心、意一起習練,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同時,太極拳還能增加平衡能力,有助中老年人預防跌倒。

散步:對於心肺功能較好的人群,還可以選擇快步走。散步、快步走對膝蓋損傷較小,同時還能充分鍛煉心肺功能。

遊泳:是對關節傷害最小的運動,同時也能有效鍛煉心肺。

跳舞:廣場舞已成為中老年人常見的一項運動,也可以起到較好的鍛煉作用,還有益於身心健康。

瑜伽:可以幫助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力量和平衡感,同時也有助於減輕壓力和改善睡眠質量。

溫馨提示:無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一定要註意運動的安全性及強度,避免意外受傷。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