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一年。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近期,中央企業多項科技成果成功轉化落地、多個重點工程迎來全新進展。這是創新浪潮的奔湧之聲,更是回升向好的信心之聲!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裝備安裝
中國再次承擔
當地時間2024年2月29日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
與中核集團中核工程牽頭的中法聯合體
正式簽署真空室模塊組裝合同
這是中國在成功安裝其心臟設備之後
再次承擔其核心設備的安裝任務
中國人將再次為ITER計劃順利推進
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
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陽”
由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
韓國、俄羅斯和美國
七方共同實施
據瞭解,真空室模塊組裝
是目前ITER項目最重要設備
在關鍵路徑上的工作
對整個ITER項目的成功
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本次中標的真空室模塊組裝工作
就像穿衣服一樣
將真空室冷屏、環向場線圈在裝配大廳
集成組裝到真空室扇段上
然後再整體吊裝到托卡馬克堆坑內
真空室模塊9個扇區
單獨完工交付
9個扇區的計劃安裝總工期為35個月
突破關鍵技術!
我國首個“地面空間站”正式運行
2月27日
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建造的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
國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正式通過國傢驗收
開始正式運行
該科學裝置可以綜合模擬
低溫、真空、電磁輻射等
九大類空間環境因素
也被形象地稱為“地面空間站”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
聚焦航天領域的重大基礎性科學技術問題
構建我國首個空間綜合環境與航天器
生命體和等離子體作用科學領域
的大型研究基地
據瞭解,“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
從2005年開始論證
到正式通過驗收歷時18年
去年試運行以來
已經服務瞭國內外多傢用戶單位
支撐瞭我國多款宇航電子元器件的研發
和一系列國傢重大航天任務的實施
取得瞭多項標志性成果
驗收委員會認為
這一項目突破瞭空間環境模擬
及其與物質作用領域的系列關鍵技術
項目總體建設指標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部分關鍵技術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全面建成投產!
四川盆地再添一千億方大氣田
3月12日
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
第三個千億方海相大氣田
——川西氣田全面建成投產
該氣田年產能
20億立方米天然氣、13萬噸硫黃
將為我國西南地區及川氣東送沿線
提供更多清潔能源
川西氣田主力氣藏位於川西平原西緣
埋深約6000米
孔隙度低、滲透率低
微裂縫發育易垮塌
儲層地質情況復雜
規模效益開發難度極大
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
自主研發新型防塌鉆井液體系
攻關形成超8000米井深的
精確中靶軌跡控制技術和投產關鍵技術
大幅提升瞭單井產能和儲量動用程度
1.02億噸!
我國發現首個深水深層大油田
中國海油3月8日宣佈
在南海珠江口盆地發現
我國首個深水深層大油田
——開平南油田
探明油氣地質儲量1.02億噸油當量
開平南油田位於南海東部海域開平凹陷
距離深圳市約300公裡
平均水深超過500米
最大井深4831米
油品性質為輕質原油
發現井鉆遇油氣層100.6米
測試平均日產油氣超過1000噸油當量
刷新瞭我國深水深層油氣測試產量紀錄
大國重器+1!
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
首臺樣機總裝下線
2月28日
我國自主研制的
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臺樣機
在上海臨港總裝下線
實現瞭工程研制的重要裡程碑目標
標志著我國大功率重型燃氣輪機
首次走完基於正向設計的制造全過程
全面進入整機試驗與驗證的最終階段
重型燃氣輪機
是能源領域的核心設備
被譽為裝備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體現瞭一個國傢的工業水平
這次下線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
由5大系統、5萬餘個零部件構成
是我國首次自主研制的
最大功率、最高技術等級重型燃氣輪機
國傢電投集團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單位
聯合哈電集團、東方電氣集團和上海電氣集團
組建聯合重燃公司負責具體實施
首臺樣機由上海電氣集團總裝制造
各參與單位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創新實踐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實施有組織創新
關鍵技術突破!
“東數西算”首條400G
全光省際骨幹網正式商用
3月8日
中國移動宣佈“東數西算”國傢工程關鍵技術
——首條400G全光省際骨幹網正式商用
這種由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數據傳輸系統
將大幅提升“東數西算”八大樞紐間的數據傳輸效率
400G全光省際骨幹網
是長距離光信號傳輸網絡設備
能連接邊緣、中心和樞紐集群算力
是算力網絡的連接中樞
相比上一代幹線網絡
傳輸帶寬提升4倍、網絡容量超30PB
樞紐間時延均低於20ms
關鍵主用鏈路時延降幅達20%
安全能力全面升級、單比特能耗降低65%
單比特成本下降20%
原先需要十分鐘傳輸的數據量
基於400G技術隻需兩分多鐘
時速350公裡!
滬蘇湖鐵路全線箱梁架設完成
3月4日零點
在上海市松江區新建的
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鐵路(簡稱滬蘇湖鐵路)
松江特大橋施工現場
中國中鐵一局員工操作
國內自主研發的JQ900B箱梁架橋機
安全平穩地將最後一榀箱梁架設到橋墩上
至此,滬蘇湖鐵路全線箱梁架設圓滿完成
在箱梁預制、架設過程中
中國中鐵一局積極開展技術創新
極大地提升瞭施工質量
加快瞭施工進度
順利實現瞭2月9日制梁完成、
3月4日架梁完成的節點目標
滬蘇湖鐵路是連接
上海、蘇州、湖州等城市的快速鐵路通道
項目建成運營後
將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佈局
有效疏解滬寧、滬杭鐵路通道運輸壓力
對於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和
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
具有重要意義
單機容量最大!
我國新添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項目
3月8日
中國鐵建在福建成功中標
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項目——
華潤連江外海海上風電項目
風機基礎及風機安裝施工工程(二標段)
該項目由中國鐵建港航局承建
是我國首個批量化使用單機容量最大機型
——18兆瓦風機的海上風電項目
標志著海上風電產業成功進軍大兆瓦時代
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發電量可達33億千瓦時
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5.8萬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3.2萬噸
還可節約淡水,減少相應的廢水排放和溫排水等
有十分顯著的環境效益
科技攻“尖”,產業向“新”
2023年
我國授予發明專利權92.1萬件
比上年增長15.3%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7%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
從戰略性新興產業到未來產業
期待國傢隊上新更多大國重器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