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3月10日電(記者 陳靜)中國書畫與中醫藥文化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二者“碰撞”將會產生怎樣的美妙反應?

“中國書畫是一種非常美的藝術形式,和中醫藥文化同屬‘國粹’,二者破圈融合,提升瞭美的境界,變得更有內涵、更有韻味。”畫傢、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陳傢泠10日接受采訪時表示,“新海派水墨和海派中醫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激發海派文化的引領性、創新性、經典性。”

記者10日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獲悉,開學季,由陳傢泠主講的“中草藥書畫藝術與《本草綱目》之美”講座和“岐黃丹青造福人類——陳傢泠中草藥藝術書畫與《本草綱目》展”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校方表示,希望以此搭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平臺,助師生們提高美學素養。

陳傢泠說,中國書畫是一種非常美的藝術形式,和中醫藥文化同屬“國粹”,二者破圈融合,提升瞭美的境界。(上海中醫藥大學供圖)

“中國書畫與中醫藥同源同宗,我們的筆就像你們針灸用的針。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博采眾長、兼容並蓄,中國書畫與中醫藥則需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走出國門的中國畫傢之一,陳傢泠在回答學生提問中,希望中醫學子在中西醫結合之路上融會貫通、開拓創新。

“岐黃丹青 造福人類——陳傢泠中草藥藝術書畫與《本草綱目》展”10日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上海中醫藥大學供圖)

“藝術與時代結合,才能發揮巨大能量。”陳傢泠說,他的畫作《詠梅》一反傳統的梅花樣式,用寥寥幾筆畫出瞭梅的風骨。“從古至今,中國文人墨客對荷花情有獨鐘。在中醫看來,荷花、荷葉、蓮子、藕都有藥用價值,而我創作‘荷花三部曲’則是緊跟我們國傢改革開放的大背景。”陳傢泠重點講述瞭創作《放》《霞光》《不染》三幅荷花畫作的心路歷程。這些作品寓意著開放的自信、民族文化的燦爛和中華民族智慧的最高境界。他鼓勵師生們和他一樣“在精神上與時俱進,在創作中返璞歸真”。

講座現場的大屏幕兩側滾動播出陳傢泠創作的《本草綱目》中草藥畫作和與之對應的藥用功效書法作品,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現場師生的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能力。

丹青繪本草,妙筆頌岐黃。“岐黃丹青造福人類——陳傢泠中草藥藝術書畫與《本草綱目》展”10日正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這次展覽將中醫藥與當代書畫藝術跨界融合,以藝術之美繪出本草之韻,是將傳統文化現代化的一次積極嘗試,也是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開展美育的生動實踐。”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曹錫康表示,希望參觀者在參觀過程中體悟中醫之道、欣賞書畫之美。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表示,本次展覽將丹青妙筆和本草藥香相交融,將傳統中醫藥文化與藝術相結合,是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探索。他希望“岐黃丹青造福人類”的理念,激發出更多的創新與探索,啟發更多人感受到藝術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在采訪中,記者瞭解到,《海派中醫館》短視頻正式發佈,這些視頻將成為面向長三角、全國乃至全世界傳遞海派中醫文化智慧與魅力的有效載體。(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