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
——習近平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詞作者: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賞析
蘇軾(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今四川眉山人。嘉祐進士。曾任祠部員外郎、翰林學士,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晚年貶謫惠州、儋州。後赦還,途中病死常州,享年六十五歲。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詩、詞、文俱佳,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代表瞭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蘇軾“以詩入詞”,一變宋詞之柔媚綺靡,開豪放一派,清奇雄健,氣象恢宏,正如南宋劉辰翁所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著述甚豐,有《東坡七集》《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此調有平仄兩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關於詞牌名,人們多認為源自春秋時期越國浣紗女西施的故事,所謂浣溪沙就是“浣紗溪”,本意即為吟詠西施浣紗的溪水,逐漸擴展到閨情、相思、隱逸、羈旅等題材。其風格音節明快、朗朗上口、婉轉含蓄。《浣溪沙》詞牌還有許多別名,比如《滿院春》《醉木犀》《廣寒枝》《試香羅》等。
這首詞作於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蘇軾時任黃州團練副使。詞前小序說:“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蘄水,在黃州蘄水縣(今湖北浠水),蘄水自城邊流過,經蘭溪入長江。一般河溪水多向東,隻有少數因局部地勢東高西低而向西流。暮春三月,蘇軾與友人龐安時同遊蘭溪河畔的清泉寺,寫下這首詞。
詞的上片一句一景,寫清泉寺幽雅淒冷的風光。首句“蘭芽短浸溪”,依眼前實景描繪“蘭溪”之名的由來,蘭芽,是指蘭草初生的嫩芽。“短浸溪”三字,寫出溪水的澄澈、蘭芽的鮮嫩,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美感。“浸”字,令人感覺溪水都浸透瞭蘭的幽香。次句的後五個字,脫胎於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詩中的“沙路潤無泥”一句,但是將“潤”字換為“凈”字。白詩“潤”字,同其上句“柳橋晴有絮”中的“晴”字相對;蘇詞的“凈”字,是為瞭突出松間沙路的潔凈,一塵不起,正是春雨瀟瀟之景,同時也體現詞人自己內心的澄凈之態,可見其用字之斟酌。第三句,“蕭蕭暮雨子規啼”,蕭蕭,即“瀟瀟”,形容細雨不停的樣子。子規,即杜鵑。這一句是寫暮雨中杜鵑的啼鳴,情調轉為淒冷悲涼,勾人愁思,是蘇軾貶官黃州心情的流露。至此嗅覺、視覺、聽覺三方面都已兼顧,而情緒上的這一“下跌”,又將會使得下文的振起更自然,也更有力。
詞的下片即景抒懷。換頭,以反詰句式發出人生能再少的奇想,繼之以蘭溪水西流的特殊自然景象巧妙作答。“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時間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流水不可逆,時間也不可逆,這是普遍的自然規律。然而,清泉寺前蘭溪的流向,卻給蘇軾以生命的啟示:“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如果生命的歷程如同水流向東奔流不息,那麼眼前的溪水就是反向運行的奇跡,既然“水有西流日”,又怎能斷定“人無再少時”?
白居易《醉歌示伎人商玲瓏》詩有“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醜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裡朱顏看已失”之句,抒發的是紅顏易老、良時不再的悲慨。這首《浣溪沙》的結句“休將白發唱黃雞”也是反用白詩之意,意思是說,不要像古人那樣徒然悲嘆歲月流逝,自傷衰老,一反白居易詩黃雞催曉、白日催年的悲觀調子,唱出頑強樂觀的呼喚青春的人生之歌。
誦讀蘇軾這首詞,就會發現其語言平易曉暢,言淺韻高。尤其是結尾“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三句,由“門前流水尚能西”的眼前實景,即景抒懷,順勢推出絕不服老的昂揚情緒,使句意層層遞進,產生瞭一股前激後湧的氣勢。在暮雨瀟瀟的春末,一個罪謫黃州的官員能如此達觀地面對世界,如此樂觀地看待人生,大概這就是子瞻可以升級為東坡的重要緣由吧。清代詞學傢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結尾這三句說:“愈悲鬱,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所評頗為中肯,道出瞭千古知音級別的感觸。
撰稿:陳才智
欄目介紹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演進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宋詞以其獨特的神韻獨樹一幟,與唐詩並列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
“未來講堂——經典宋詞誦讀與賞析”活動,通過多媒體重新演繹,讓最經典的詞句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把美的享受和寶貴的精神食糧奉獻給兩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們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的同時,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兩岸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隻有全面深入瞭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來源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