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北京3月3日訊(高級記者 王馳雲 特別報道)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在即,借此機會,特推出‖關註2024全國兩會‖續寫春天的故事“正能量強 • 影響力大 • 催人奮進”之系列特稿——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展示中國經濟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2023年,我們見證瞭鄉間田野歲稔年豐的欣喜,看到瞭工廠車間幹勁十足的活力,也重逢瞭大街小巷溫暖升騰的“煙火氣”。這一年,我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回升向好,逆風前行。一組組增長的經濟數據,刻畫出堅韌不拔的奮鬥中國。

新年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字字溫暖人心:“我們要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拓展包容活躍的創新空間,創造便利舒適的生活條件,讓大傢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聲聲關切、宛若暖陽。

圖1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一:牢記小平同志諄諄囑托:“一定要把廣安建設好”!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圖2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二: 數讀中國|31省份2023年GDP數據出爐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截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31個省份2023年GDP數據出爐,2024年GDP增速預期目標——2023年經濟發展“成績單”:

看增速,17個省份增速跑贏全國——據國傢統計局1月17日公佈的數據,初步核算,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經濟總量較快增長,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2023年,我們克服瞭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全國糧食再獲豐收,總產量達13908.2億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再創歷史新高。

2023年,全球貿易需求持續承壓,但我國外貿“新三樣”出口情況依舊表現亮眼。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1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7%,新的增長體現瞭中國制造能力的不斷積累,更顯示出瞭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中新的優勢在不斷形成。

從31個省份公佈的數據來看,2023年,有17個省份GDP同比增速跑贏全國,均超過5.2%。分別為西藏、海南、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吉林、重慶、山東、浙江、四川、湖北、江蘇、安徽、河北、遼寧、青海。

以上17個省份中,有8個屬於西部地區,2個屬於中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占比較多。

看總量,9個省份邁上新臺階——從各地GDP總量來看,廣東GDP總量首次突破13萬億元,山東和浙江的GDP總量分別突破9萬億元和8萬億元。

此外,還有多個省份經濟總量實現重要跨越。其中,四川首次躋身“6萬億元俱樂部”,湖南邁上5萬億元新臺階,遼寧、重慶、雲南均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貴州也邁上2萬億元新臺階。

2023年,除瞭4個省份GDP總值尚未突破1萬億元,其餘均已在萬億元之上。

看目標,13個省份上調GDP增速目標——當前,31個省份均已定下2024年GDP增速目標,其中,20個省份目標在5.5%左右或以上,西藏、海南預期目標為8%左右。與2023年GDP實際增速相比較,有13個省份上調瞭2024年GDP增速目標。

為實現經濟發展目標,各地從多個方面展開積極佈局。記者梳理發現,重慶、廣東、江蘇等多個地區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型工業等,謀劃區域發展新動能;為進一步擴內需促消費,北京、河北、重慶、西藏等地在擴大文旅消費上進行佈局;與此同時,“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成為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征集意見要點,均強調要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圖3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三:羊肉串串 獨具特色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圖4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四:五顏六色 多姿多彩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圖5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五:童年記憶 開心快樂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0年來,150多個國傢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傢庭,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項目陸續建成並投運。2023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我國自貿試驗區也升級擴容至22個,新疆“入群”自貿試驗區大傢庭。

攜手世界,走向繁榮。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398元,同比實增5.9%。2023年,第三批高值醫用耗材、第八批國傢組織藥品集采中選結果在全國落地實施,口腔種植整體費用也大幅下降。2023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1.8萬億元,民營經濟納稅人是稅費優惠政策主要受益對象,金額占比73.8%。

2023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發佈最新成果,深化瞭對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認識。三星堆遺址考古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定6個祭祀坑的埋藏年代集中在商末周初;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再次提升……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圖6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六:爭先恐後 攀登高峰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圖7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七:城市公園 遊樂聖地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圖8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八:音樂公園 休閑打卡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今年,我們更加自信地開放市場,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也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一點一滴的進步裡,是一個越來越好的中國。

今天的中國,人民美好生活不斷實現、高水平開放縱向推進、國際影響力日漸提升,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進步,欣欣向榮的神州大地,生動展示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活力澎湃……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一直以來,我們始終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過去的一年裡: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糧食生產“二十連豐”、綠水青山成色更足、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為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生活水平夯實瞭堅實的物質基礎;體育盛會精彩紛呈、假日旅遊人潮湧動、電影市場紅紅火火、低碳生活漸成風尚,為豐富精神生活、提升文化自信提供瞭深厚的力量源泉。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用辛勤的汗水和勞動澆灌生活的燦爛芳華;在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一些群眾就業、生活遇到困難,一些地方發生洪澇、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更有無數人不懼風雨、守望相助,一起直面挑戰、攻堅克難!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開創性成就。

圖9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九: 順山順水向東南 亮山亮水亮文化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圖10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十:鄉村振興壩壩舞“火爆”朋友圈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孩子的撫養教育、年輕人的就業成才、老年人的就醫養老等問題上持續發力,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時刻關心百姓安危冷暖,千方百計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方能讓人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日子更有“奔頭”、生活更有“勁頭”。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未來,更要勠力同心、攜手同行,不斷為人民造福、增進人民福祉,讓大傢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起磅礴力量!

圖11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十一:鄉村振興壩壩舞“火爆”朋友圈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圖12 一組組增長數據生動彰顯人民美好生活見聞之十二:鄉村振興壩壩舞“火爆”朋友圈 【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攝影

文圖素材來源:光明網、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及【和通社】《亞洲新聞周刊》高級記者 王馳雲 采寫/攝影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