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軍營丨高山水兵的“星辰大海”
■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高山雲海。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攝
車輛在蜿蜒起伏的盤山路上,駛過一條又一條彎道,路兩旁的檳榔樹挺拔秀麗,清新的空氣與繁茂的綠植相互映襯,勾勒出一幅南國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快到瞭!”
助理工程師劉旻的一句提醒將記者從美景中拉瞭回來。陶醉得竟差點忘記,從走出機場坐上車開始,已經過去兩個多小時。此刻行駛在盤山路的半山腰上,從這裡望向山頂,雲霧繚繞,可見一座紅白相間的小樓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那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南部戰區海軍某高山觀通站。
(一)
駛入營區大門,“紮根南海 守衛南海 建功南海”12個鮮紅大字十分醒目。“官兵到瞭這裡,信仰便有瞭寄托之地。”劉旻說這句話時,眼裡有光。又經過五十多米長的窄路,觀通站終於露出瞭全貌。一座老舊石屋首先引起記者的註意,站長黃真介紹說,那是老一代觀通兵的住所。觸摸斑駁的石墻,當年的艱苦和不易依稀可見。黃站長指著附近一處新營房說:“為改善山上官兵的生活條件,前些年上級專門劃撥經費,修建瞭這棟集辦公、學習、住宿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樓。”
觀通站綜合大樓。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攝
記者跟隨黃站長的腳步,走進綜合集成值班室。眼前的電子屏幕上,閃爍著大大小小的熒光點,讓人眼花繚亂。“你看,這就是我們的戰艦。看航向,它要出遠門訓練瞭。”班長李坤栓指著一處綠色的回波對上等兵劉志道說。每次值班,劉志道都要盯著這些小綠點看上三五個小時。每當看得疲倦的時候,班長都會告訴他,觀通兵就是戰艦的“眼睛”,他便一刻都不敢放松警惕。雷達屏幕上的光,閃爍在劉志道的眼中,同樣一個星辰大海的夢,也閃爍在劉志道的心中。
成長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雷達兵的訓練課目種類繁多,面對復雜的訓練內容,劉志道曾是一些課目考核中的“拖油瓶”。但是他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兒,遇到不會的專業問題就及時向身邊戰友請教,每天加班加點練習作業課目,如今的他已經可以單獨上機值班,成長也是最快的一個。
“當時選擇當海軍,就是想看看大海是什麼樣子,隻是沒想到會來到大山裡。”說起剛到這裡的日子,劉志道心中不免有些遺憾。但是在這裡時間久瞭,這些失落伴隨著山間的美景一點點地沖淡瞭。“高山雲海的景色,並不比波濤洶湧的大海遜色,”有些遺憾隻在一瞬間,“作為戰艦的‘眼睛’,守護軍艦出航,同樣意義重大。”
(二)
這裡的冬季,每天日照時間平均隻有兩個小時,其餘時間,整個觀通站都籠罩在茫茫霧氣中。霧大的時候,甚至可以透過窗戶縫鉆進屋內。
宿舍裡配備的除濕機。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攝
記者每晚回到房間,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除濕器,第二天起床後,除濕器儲水盒中已經裝滿瞭水。“原來沒有除濕設備的時候,晚上睡覺被窩裡都是濕漉漉的。那時候休假回來,被子都長毛瞭。”通信分隊長、一級上士陳曉光提到過去的糗事,哈哈大笑起來。
陳曉光在這座山上已經紮根16年,是目前站上資歷最老的班長。說起近些年山上的變化,他如數傢珍。“現在營區的條件真是好多瞭,不僅安裝瞭中央空調,每個房間還配備瞭除濕器。”他告訴記者,前兩年機關瞭解到觀通站的實際情況後,專門撥款為站裡購置更新瞭40多臺除濕設備,供戰士們日常生活使用。
為官兵晾曬衣服的陽光房。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攝
三天兩頭不見陽光,給官兵帶來瞭不少煩惱,洗瞭衣服晾不幹,時間一長還容易發黴。“現在好瞭,不僅給我們搭建瞭陽光房,還配置瞭烘幹機,洗完衣服一個上午就能晾幹瞭。”陳曉光滿臉笑容。
(三)
觀通站海拔較高,官兵們的生活用水隻能依靠山谷裡的泉水來供給。泉水需要通過水泵抽到山頂蓄水池,然後經過二次加壓輸送到營區樓頂的儲水罐。維護山溝裡的這潭“生命之源”就是大學生士兵皮卓的任務之一。
皮卓常走的山路。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攝
往常,皮卓每兩天從山頂走一個小時的山路抵達水源地,打開抽水機電源,待蓄水池裝滿後關閉電源再返回站裡。皮卓介紹,由於營區不大,每次抽取大約50噸的水量基本上可以用兩天。臨近除夕,炊事班要準備年夜飯,加上軍屬來隊,營區用水量明顯增加。為瞭不影響正常用水,以往上午10點出門的他特意提前半個小時下山,爭取能多抽一些水儲備。
下山的路並不好走。漫山遍野的大霧,植被上滿是露珠,起伏的山路又很滑,一不小心就可能摔個大跟頭,皮卓卻走得如履平地,潮濕的小路並沒有影響他前進的速度。“下點霧還算好點,下雨的時候走這條路,一不小心摔一跤,那可疼瞭!要是趕上臺風天氣,就得兩個人一起去,能夠相互照應。”這段下山的路,他這兩年不知往返瞭多少次。
“像這樣往返山谷抽水,可真不是個容易活兒。”記者提到這兒,皮卓瞬間打開瞭話匣子:“這跟以前比好多瞭,聽老班長介紹,原來沒有修抽水泵的時候,一到枯水期就要用卡車到山下用木桶裝水。”
皮卓口中的老班長,就是雷達班班長、一級上士李坤栓。回憶起他剛上山的時候,吃水可是個大問題。那時候整個觀通站的用水,都靠山上的水塔蓄水。條件簡陋,枯枝爛葉都漂在飲用水裡,每次喝水都有一股味。“上級單位給我們修好瞭半山腰的蓄水池,營區也安瞭凈水器,雖然還是喝山泉水,但比我剛來的時候可甘甜多瞭。”李坤栓說。
中午12點,皮卓終於返回到山上,簡單休整一下又要開始忙碌新的工作。
(四)
除夕前一天,營區燈籠高掛、彩燈閃爍,年味十足。山上的官兵們喜氣洋洋,早早地就站在營區門口,準備好迎接來隊傢屬過年。
軍嫂白翠與愛人樊有志團圓。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攝
樊有志的愛人白翠第一個到達營區,這也是她第一次來山上過年。從南昌風塵仆仆趕來的她略顯疲憊,但嘴上卻不叫苦。“別樣團圓別樣甜,一想到能立馬見到他,就覺得很幸福。”
樊有志領著白翠入住傢屬樓,一進屋,隻見潔白的墻面、新置辦的傢具、整潔的床上用品,白翠看瞭不禁感慨:“這居住環境太棒瞭,就像回到傢一樣。”
新修葺的傢屬樓煥然一新。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攝
提起來到這裡的第一印象,白翠說比她想象中的好很多。一開始聽丈夫說駐守在深山裡,就以為是長滿荒草的營盤,真正來到這兒看到硬件設施這麼好,她懸著的心也就放下瞭。
軍嫂白翠和戰士們一起包餃子。中國軍網記者 杜聖智 攝
除夕來臨,觀通站的年味越來越濃。一大早,炊事班的餐廳就熱鬧瞭起來。站裡特意抽調瞭沒有值班任務的戰士們來幫廚,揉面、剁菜、調餡、搟皮……白翠聞聲趕來,挽起袖子加入其中。大傢圍在一張長長的飯桌旁,一邊包餃子,一邊拉傢常。
聊起相識戀愛的過程,白翠回憶二人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在相處中,白翠發現樊有志是個有耐心、細致體貼的大男孩,樊有志也被白翠活潑開朗、樂觀獨立的性格所吸引。自從相識之後,二人互生好感,感情逐漸升溫。那段時間,他們每天通過手機微信聊天,從簡單的問候,到興趣愛好,再到關心對方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白翠常在聊天中問樊有志:“你駐守的地方苦不苦?”樊有志每次都把觀通站最美的高山和星空分享給她。去年二月,他們終於修成正果,利用樊有志回傢探親的工夫,二人領證登記結婚。
作為軍嫂,白翠已經習慣瞭兩地分居的生活。之前樊有志在一座島上的觀通站擔任主官,由於來往陸地交通不便,二人見面極其不易。去年十月,隨著崗位調整,樊有志從海島觀通站來到瞭這座高山觀通站。作為主官,每個戰士是什麼情況,站上哪個設備需要保養,什麼點位機器需要維修,各類物資儲備還剩多少……這座山上的一草一木他都要瞭如指掌。面對每天連軸轉的工作,本打算休假回傢辦婚禮的他,又不得不耽擱下來。“作為主官,站裡很多地方都離不開我,不如把休假的機會讓給那些年輕的戰士,他們回傢一趟不容易。”每次提到休假,樊有志總是關心身邊的戰士們。
白翠的新年願望是希望丈夫年後能夠休假回傢,倆人補拍個婚紗照,再叫上雙方的親戚把婚禮補辦瞭。說到這兒,白翠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熱騰騰的餃子出鍋嘍!”樊有志夾起一個放在嘴邊吹瞭吹,輕輕放到白翠的碗裡,兩人默契地相視一笑。快門閃爍,定格下幸福的瞬間。
天氣晴好時,觀通站的夜景也很迷人。張大禹 攝
除夕的傍晚,微風輕拂,山間的霧氣彌漫。這座遠離鬧市的觀通站裡,同樣熱鬧溫馨。這裡有一群駐守在雲海之中的高山水兵,他們把最深沉的愛,撒播在高山之巔,不斷追逐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