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弦月如弓。

  2月初的大涼山寒風刺骨。3日凌晨,當居住在安寧河谷的村民剛剛進入夢鄉,一群身著藍色工作服的航天人已悄然醒來。加註崗位操作手、發測大廳的01指揮員……一個個嚴肅認真的身影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山谷之間,乳白色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發射塔架前巍巍矗立,靜待出征的號令。

  “5、4、3、2、1,點火!”7時37分,伴隨著01指揮員白春波一聲響亮的口令,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噴發出熊熊的尾焰,將剛剛破曉的天空照得透亮,托舉著吉利星座02組衛星飛向浩瀚無垠的太空。

  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迎來一個全新的歷史紀錄—突破200次發射任務大關。

  從1984年首次執行航天發射任務,到2024年成為我國用時最短突破200次發射大關的發射場,一路走來,這座位於大涼山深處的國際航天港,創造瞭一個個令人矚目的成績,在浩瀚太空一次次留下瞭中國的印記。同時,伴隨著一次次發射任務,西昌航天人也助推著中國航天一步步發展成熟、由大向強。今天,讓我們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瞭解這群航天人燃情追夢的故事。

  首征“36000”,地球同步軌道上從此有瞭中國衛星的身影

  長43.2米、直徑3.35米,乳白色的箭體上印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歷經歲月洗禮依舊光潔如新。

  這枚陳列在西昌發射場某廠房內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是東方紅二號衛星發射任務的備用箭。它的存在與“36000”這串數字緊密相關,也見證著西昌航天人從無到有、走向高軌、填補空白的一段歷史。

  在離地球36000公裡高度的赤道上空,存在著一條特殊的軌道。在這條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周期約等於24小時,與地球自轉速度同步,故而被稱作地球同步軌道。在這一軌道上的衛星因位置與地球之間可以保持相對固定,因而具有很高的通信穩定性,被廣泛應用於衛星通信和廣播領域。

  1964年8月19日,全球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辛康三號步入地球同步軌道,隨即轉播瞭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奧運會開幕式,這一全新的通信方式,讓世界受到極大震撼。

  自此,深邃的太空便開始熱鬧起來,世界各國紛紛向這條軌道發起挑戰。據統計,從1964年到1983年,全世界向地球同步軌道發射瞭約140餘顆通信衛星。然而,在這條軌道上卻始終沒有一顆中國的通信衛星。

  為瞭讓中國在這條軌道上不再缺席,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人就已經開始發起瞭向這條軌道的遠征。鑒於西昌發射場具有緯度較低的優勢,故而成瞭當時唯一能發射同步通信衛星的發射場,遠征的重任就落在瞭組建不久的西昌航天人肩上。

  36000公裡有多高?舉個形象的例子,現如今中國空間站軌道運行高度約300~400公裡,而地球同步衛星軌道的高度是中國空間站軌道運行高度的90多倍。

  “20世紀80年代,中國航天尚處於探索起步的階段,我們西昌發射場是新組建的發射場,發射的又是全新的火箭,第一次執行任務,難度可想而知!” 一位參與首次發射任務的高級工程師回憶道,關於這次發射任務,上級做出瞭一個決定:中國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即東方紅二號衛星的發射時間為1983年底至1984年4月初,發射將準備3枚火箭、3顆衛星,萬一第一次不成功,可再接著組織第二次發射。

  備下三箭三星,隻求一次成功!

  首次發射時,火箭第三級第二次點火出現問題,衛星沒能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參試人員一致決定:從頭開始,誓奪成功!隨後,經過精心排查和萬全準備,指揮部果斷作出決策:馬上準備第二次發射。

  歷經重重磨礪和考驗後,1984年4月8日,他們迎來瞭歷史性的一刻——

  一聲響亮的點火口令中,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劃破夜空,將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送入到距地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中國人首次征服高軌,讓世界看到瞭中華民族崛起的形象。

  同年4月18日上午10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恩茂第一次聽到通過衛星傳來的北京聲音,心情十分激動:“借助通信衛星,烏魯木齊市各族人民第一次看到瞭中央電視臺播送的當天新聞,非常高興,非常激動!感謝你們為祖國、為人民作出的貢獻!”

  從此,中國結束瞭長期租用外國通信衛星的日子!

  從此,中國開始瞭使用自己的衛星通信的歷史!

  編織“太空絲路”,中國航天從這裡走向世界

  “我們如果從遙遠的太空俯瞰,在地球上空有一顆顆衛星彼此串聯,仿佛一條‘太空絲路’,與蜿蜒的‘一帶一路’遙相輝映。這其中有30多顆外國衛星,是從我們西昌發射場發射升空的。”剛剛執行完發射任務的01指揮員白春波向記者自豪地說。

  白春波所提及的“太空絲路”,是西昌航天人的又一突出貢獻。

  1986年,世界商業衛星發射市場發生重大改變,出現瞭用戶排隊等待發射訂單的局面。

  此時,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和實用通信衛星陸續成功發射,中國成為當時在世界上能夠發射高軌衛星的5個國傢之一,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有能力躋身於航天發射市場。也正是這一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做好瞭發射亞洲一號衛星的準備。

  “為瞭達到國際上對衛星測試大廳的空氣潔凈度要求,西昌航天人穿著凈化服,手裡拿著綢佈,用酒精對地面進行反復擦洗。我們硬是靠著這個土辦法讓廠房空氣潔凈度達到瞭高標準,比規定的要求還要高出瞭一個數量級。”西昌衛星發射場一名時任副主任回憶。

  1990年4月7日21時30分,全世界的目光都集聚在中國這個最年輕的發射場。隨著火箭尾部噴薄而出的熊熊烈焰,中國承攬的首顆商業衛星“亞洲一號”精確入軌,成功打破瞭西方國傢在國際商業發射領域的壟斷地位,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步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的國傢。

  從此,西昌衛星發射場作為我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航天發射場,成為中國航天對外開放的“窗口”,中國航天也從這一天起真正走向世界。

  近年來,西昌衛星發射場又陸續將老撾一號、阿爾及利亞通信衛星一號、亞太6D、亞太6E等衛星發射升空,並逐步探索形成商業發射、搭載服務、整星出口、“天地一體化”等多種國際航天商業服務模式。

  迄今為止,西昌發射場共為澳大利亞、白俄羅斯等16個國傢和地區成功發射30多顆衛星。這條飄揚的“太空絲路”也把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傢緊密相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瞭貢獻。

  從挫折中奮起,中國航天發射能力不斷躍升

  亞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後不久,年輕的西昌航天人就遭受到瞭前所未有的打擊。

  從1992年到1996年,接連發生的幾次發射失利,不僅讓西昌航天人剛剛樹立的信心遭受重創,還讓中國航天進入一段低谷時期。

  失利的陰霾籠罩在發射場上空,是消沉還是奮起?西昌航天人的回答斬釘截鐵: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經過深入分析總結失利原因,西昌航天人深刻認識到粗放式管理帶來的弊端,並找到瞭破解難題的關鍵“鑰匙”——大抓質量建設。

  全體科技人員把曲折當歷練,把失利當財富,大抓質量建設,在一次次任務實踐中,探索出“雙想”“雙崗四檢查”“五按”等法規制度,建立瞭“雙向質量交底”“嚴把三關”“防三躁”“防三誤”等管控措施,並構建起一套組織指揮、技術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管控的制度規范。

  轉眼進入2020年,6月15日晚,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最後一顆衛星發射在即,全國數百傢媒體齊聚發射場,準備實況直播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然而,臨射前測試過程中,工作人員在控制氧流量的穩壓器裡發現瞭一個故障。經仔細排查,火箭艙體的減壓閥上出現瞭一個細小裂紋。

  為瞭不帶疑點加註,不帶隱患上天,發射場區指揮部頂著巨大壓力決策推遲發射,並迅速開展問題歸零工作。6月23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發射,北鬥收官之星順利奔向蒼穹。

  一次次歸零,一次次淬煉,西昌衛星發射場不斷提高發射任務質量管理水平,綜合發射能力快速提升——

  “嫦娥奔月”立新功。2007年10月24日,中國探月工程的首顆衛星嫦娥一號啟程奔向38萬公裡外的月球。從此,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陸續從中心西昌發射場啟程,實現奔月、繞月、落月,將中華民族與月亮的距離越拉越近。

  托舉“風雲”上九霄。1997年,西昌發射場首次執行風雲衛星發射任務,隨後20餘年裡,又陸續將9顆風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一顆顆風雲衛星在軌運行,不僅讓發射場的氣象保障能力有瞭質的飛躍,更服務瞭“一帶一路”沿線國傢地區,為當地的氣象預報、防災減災提供瞭有力支撐。

  ……

  伴隨著一發發火箭升空,西昌發射場發射能力越來越強。從最開始的一年隻能完成兩三次發射到現如今已經具備15次以上的年發射能力,從單一型號火箭到如今能發射9種型號火箭,從“一箭一星”到如今“一箭11星”,西昌衛星發射場為航天強國建設提供瞭強勁有力的支撐。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