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馬漢躍,國傢一級美術師,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產業工作委員會會長,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等。多次在中國美術館等及美、意、日、韓等國辦展,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佛羅倫薩歷史中心國際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首屆世界華人美術金筆獎時代藝術傢學術創新獎。出版長篇小說、散文集、詩集《多爾袞》《你是我的寶貝》《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傢訪談錄》《傾聽》《永遠的紅果樹》《馬漢躍抒情詩選》《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學范本精選——馬漢躍作品精選》《中國當代名傢畫集——馬漢躍》等三十餘種。

這本小冊子從開始寫作到結集出版大約經歷瞭十幾年的時間,斷斷續續,或快或慢,而最初可能隻是源於一個閃念。 記得是2006年的秋天,我在中央美術學院研修學習,課餘時間,一方面寫字畫畫,一方面開始從另一個角度研讀美術與美術史論。美院的下午總是溫馨而美好,我喜歡一個人在院子裡的甬道散步或者躲在書店的一角閱讀,一杯咖啡,一本書,淡淡的書香與幽幽的咖啡香氣融在一起,陽光的葉子在微風中曼舞,思緒便飄飄裊裊地漫天雲遊。忽然間想到一個句子,一首詩,一件作品,也許就是某位人物,亦如傳說裡夢中的偶遇,靈魂的窗子一扇扇開啟,那精神於是就縈繞於另一個世界瞭。想到什麼,隨手記下幾句,過幾天再看看,感覺還有點意思,突然就想,假如以這種形式論畫也似乎是不錯的吧,七言四句,一首一首地寫下去,會是什麼樣子呢?那就不妨嘗試一下吧。 那樣一個楓葉初染的季節註定瞭有許多的美好與惆悵。綿綿秋雨,如洗月光,瑟瑟秋風,淡淡初陽……由我受命策劃組織的《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傢雙年展》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張仃、馮遠、龍瑞、靳尚誼、詹建俊、張海、錢紹武、程大利等這些當代中國藝術界的重量級人物也都參加瞭這次活動。我在訪問他們的同時偶爾也會說起正在創作的論畫詩系列,得到諸位先生們的許多指教與鼓勵,於是信心滿滿,便決定繼續寫下去瞭。 但寫瞭十幾首之後,終於沒能一氣呵成,因為要大量地閱讀,因為生活、工作、學習、創作……懶散如我,一件事沒有如期做完,總是可以找到許多理由的。中間好像擱置瞭一段時日,偶爾一次,翻看舊書,見裡面夾著幾頁便箋,是酒店客人使用的那一種,很小的紙張,48開,用鉛筆寫的,每頁一首,還有的做瞭一些修改,我很喜歡的那種方式。忽有所念,便想起在央美學習的那個秋天,那些關於中國畫和中國畫論的一些詩句一點點浮上腦海。以新知再續前緣,還是要多寫一點吧。 寫作,就象你懷揣的一個念想,一旦產生,便無法放下。天風浩浩,細雨飄飄,如酒如歌,如絲如扣。無論深夜還是黎明,無論是在畫室還是書房,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在旅途中,在酒店裡,在燈火闌珊、人去酒醒之際,總會想起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翰墨煙雲,那些藝林趣聞,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枝一葉總關情。心有所思,意有所動,如泉水的湧流,總是汩汩而出。如此,把理解一字字記下來,用詩句一行行寫下來,零零星星,集腋成裘。十幾年光陰似箭,不覺間竟有瞭這些積累,有瞭這一組關於畫論的小詩。 所謂論畫,其實不過是一些隨感而已。以“論”稱之,也隻是想附前人之風雅罷瞭。我愛好詩詞,卻不願深究平仄仄平之學,因為總是為語詞的發音之標準犯難。幼時父親就告訴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謅。那時農村裡找不到什麼唐詩宋詞的,直到上初中,帶語文課的李際昌老師悄悄地教我們背幾首唐詩,都是語文課本之外的內容,至今我還能背下來的竟然還有白居易的《觀刈麥》《琵琶行》、杜甫的《三吏》《三別》等。後來我本傢兄長不知從何處搞來一本《唐詩一百首》,薄薄的小冊子,白色封面有點發黃瞭,書脊也有點破損,他說讓我先讀明天就要還給人傢。翻開扉頁,上面應該是書的主人的筆跡,字體娟秀,寫著:急借速還莫久留,休學劉備借荊州。我拿回傢來,顧不上寫作業,也顧不上幹活,就快速抄寫,我想全部把它抄下來。窗臺下,一盞煤油燈,跳躍的火苗閃爍著心頭的光影,窗外蛙鳴如潮。母親知道我是在學習,就一直陪著我,看燈光暗瞭,就撥撥燈芯,再加點油。整整一夜,直到天亮,終於把這本唐詩抄完。這也許可以算作與詩結緣的開始吧。高中時期,有一段時間著迷一樣,竟用稿紙訂瞭一個本本,自己設計封面,上寫道:每日一詩。要求自己每天寫一首古體詩,實在寫不出就硬擠詞也要擠出來一首,一本寫完竟也丟棄一邊瞭。現在記起竟然有點懷想那個紅色封面的小本本瞭。之所以如此囉嗦,實在是想借此說明對詩的愛好之初始淵源。這本小冊子要出版,又配以近年所作部分山水畫,確是當年所未曾想到的瞭。

《論畫詩一百首》序詩墨跡      書法/ 高洪波 

前年之初,友人知道我寫瞭一些論畫方面的詩,就不停鼓動我拿出來與大傢共享。我是經不住勸說的,就試著從中選出一部分,居然有一百多首,幾經刪減,最後定為《論畫詩一百首》,有畫史,有畫論,有讀畫體悟,有關於歷代畫傢的一些感想,有一個大致的順序,不成系列,也難分類別,子遊兄幫我選瞭一部分繪畫作品作為互補並作後記,書安兄費心安排,仙同磊協助作釋註,小友陳旭精心設計版式,才成瞭現在的這個樣子。 本書即將付梓之際,心有所感,即賦詩一首。詩雲: 硯田樂耕秋復春,醉邀明月閑看雲。 一爐百傢熔南北,三餘九鼎問古今。 溪亭阡陌開圖畫,桃源風煙錯繡錦。 回首青山夢裡筆,松嵐靄靄照斜曛。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