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香港8月12日电香港各大专院校近日陆续公布了2014年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一向备受高考尖子生青睐的香港大学,似乎对高考尖子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有媒体指出,英语成绩成为很多冠军进入香港学校的障碍,而香港学校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和全英文授课的方式让冠军压力很大。
母语还是英语用于基础教育?
香港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衍生出“两文三语”的语言文化特征。 作为香港的官方语言之一,英语在这里被广泛使用,从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到商业、旅游等领域,英语无处不在。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英语是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的必修科目。 即使在一些中学,科学科目(即“数学、物理和化学”)也用英语授课。
香港有400多所中学,其中约有100所学校以英文授课,即所谓的“英汉”。 除中文科目外,所有课程均使用英文教材,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 然而,并不是所有这样的中学都是培养“英语人才”的摇篮,英语和汉语的孩子也各有“难处”。 “即使你以前学过英语,一开始也会觉得很不适应,有些内容会看不懂。”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的June,毕业于英国中学。 她说,刚上中学时,她和同学都不习惯学校的英文教学,有时老师还是用广东话上课。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李万红教授拥有7年香港传统名校教学经验。 她觉得这样的英语教学没有必要。 “除了一些传统的名校,很多英语学校的数理化老师只会说很简单的英语,学生不具备接受英语教学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学习?” 在线获取有用的知识?” 李万红认为,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英语有待加强,但使用母语更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 如果语言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适应英语教学要从大学做起”
那么,从中学开始的英语教学是否与大学英语教学“无缝衔接”? 李万红并不这么认为,“这些简单的中学英语句子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水平不符。” 不仅内地学生进入香港大学需要适应英语教学,香港本地学生和很多英汉学生也需要适应。 这种适应对她来说似乎是可行和及时的。
李万红说,大一学生已经足够成熟,可以适应这样的英语教学。 过去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的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加上大学内的英语环境,学生可以快速加强英语阅读和听力能力,以提升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以香港大学会计学为例,除了文学课,其他课程都是英文授课:教材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老师也用英文授课。 “多看多听,习惯就好。” 这个专业的同学说,英语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课堂内容和书本知识。
在国际化越来越普遍的今天,英语逐渐成为年轻人不可或缺的语言技能。 但是,正如李万红教授所说,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是第二语言,我们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女王英语”。 黎万红带领过多名硕士、博士生,其中不乏来自大陆的学生。 “有些同学英语表达能力不强,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年的基础教育,4年的大学教育,我们要清楚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李婉红提出了她对香港和内地教育的看法。 “所谓‘动手能力’的增强,教育的意义不是提高专业技能,而是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生纪梦辉)
編輯:碩谷新聞聚合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